金融危機對中國實業的影響愈來愈深,中國的企業家還沒有看到危機的盡頭。
對于中國中小企業來說,討論危機的起源似乎沒有意義;等待危機見底好象也只是一廂情愿的事情。給民企信心,給國企黃金。中國企業家等待黃金的迫切程度遠遠高于經營下去的信心。顯然,光靠信心是無法渡過危機的,就象光有理想沒有面包一樣。重要的是眼下的日子要怎么過?
很多企業家在去年年底還信心十足、指點江山,但是今年第一季度經營的慘淡讓他們不得不悄悄地盤點起自已的家當,沉下心來考慮員工的工資和銀行的貸款。
等待,是金融危機發生后,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家所持有的共同心態。但是,當僥幸被現實一層層打破時,企業家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程度遠遠高于他們當初的判斷。當他們盤點家底后發現自已的企業并不具有想像中的實力,而銀行也不再象以前那樣容易獲得貸款時,企業家們開始反思:我有多少時間可以等待?企業還有多少錢可以支撐到未來?
突圍,對于企業家來說已不再是一個概念,企業家們現在面對的是實實在在的突圍操作和自救的方法。
一、突圍,本身就是企業經營的常規戰略
如果不是金融危機,中國企業界對“突圍”的理解可能會永遠停留在“藍海戰略”的層面上進行理解,因為半年以前的中國企業共同面對的只是產品同質化問題、低成本競爭問題和品牌知名度問題。我們更多考慮的是如何超越競爭對手、增加自已的市場份額和提高企業的銷售業績。
然而,今天所談到的“突圍”卻是企業的生存問題。
實際上,在企業管理的概念里,突圍戰略是企業一種常規的戰略措施,它不僅體現在企業的創業期和衰退期,更是體現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方方面面。在戰略管理的概念里,無論是收縮戰略還是低成本擴張,無論是差異化戰略還是專業化集中,都無不體現出它的最終目的:獲取優勢、突出困局!
如果把企業戰略理解成單純的企業發展和擴張,而忽略企業生存和改進的話,至少我們對戰略的理解是膚淺的、低級的。人人都恐懼危機,人人都相信危機本身也是一種機遇。但是當我們真正置身于危機之中時,我們的恐懼就徹底擊潰了我們的信心,我們的思路就不自覺地陷入了狹隘和孤立。而這時候,恰恰是企業必須引入或正視“戰略管理”的關鍵時機!
二、“瘦狗”與“現金牛”:有多少錢可以等待?
日前,剛剛接手的一個管理咨詢項目讓筆者感慨萬分。這是一家以電動工具、房地產和服裝加工為三大業務的集團公司,電動工具和服裝加工的銷售主要以外貿為主,兩大主業務所產生的利潤率占到集團總利潤的50%,另外50%的收入來源于國內的房地產開發。在經濟景氣的年代里,三大業務互為犄角,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由總部統一調拔資金、統一管理。各事業部由于業務相關性不強而自已獨立運作。
金融危機爆發后,40歲剛過的集團老總專門和各事業部的負責人在江西開了個三天的“廬山會議”,以封閉式和腦力激蕩,討論公司如何利用金融危機,尋找集團的第四大業務板塊。當時討論的范圍涉及到汽車制造、新能源、電子游戲和教育等產業,會議中老總群情激昂,大家也意氣風發。
但是半年后,集團引進了管理咨詢。在項目啟動前,筆者受總裁約請專門和他進行了2小時的預計訪談,但這個預計的時間后來延長了4個小時。在長達6小時的溝通訪談中,筆者了解到:
1、2009年第一季度,集團整體利潤同比下降60%,電動工具和服裝加工受到沖擊都很巨大,而房地產公司對除了對現金的極度需求外,第一季度以來尚未為集團貢獻一分錢的利潤;
2、集團內部討論的應對策略是:削減房地產投入,暫停電動工具事業部的部分生產線,服裝加工業務全面停產。以等待經濟的復蘇。
3、但是,集團老總很不甘心。他的思路是:依公司現有的實力即使一分錢不賺也可以維持公司一年以下的運作,他不相信一年后世界經濟仍未復蘇。如果現在放棄電動工具和服裝加工,等全球經濟回暖時,他原有的客戶就將被競爭對手拉走;同時,巨大的外貿市場在經濟危機之后的機會會遠遠大于經濟危機之前。因為,金融危機所導致的行業洗牌必將清洗掉部分原先的對手,“剩”者為王的局面很可能隨后到來,他更愿意付出現在的資金,讓自已在為最后的“剩”者。
4、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剛性需求比任何一個國家的房地產市場都要巨大,集團目前對房地產的投入和付出,同樣會在金融危機之后為集團產下巨型的“金蛋”。
5、但是,集團現在無法解決的問題是資金問題。銀行對房地產貸款的政策已傾斜給并購性貸款,而集團目前要完成在建房產項目的資金缺口達到公司年均正常收入的3倍。而以前可以依靠客戶按揭款、銀行信貸和其他兩個事業部的統一資金調拔等途徑顯然在目前都無法滿足。
面對一系列無法解決的難題,企業應該、可以做什么?
三、收縮,企業最現實的突圍戰略
收縮戰略,故名思意是指企業為緩解眼下困局而采取的一種臨時性措施,它包括:1、組織收縮; 2、業務收縮;3、價值鏈收縮;4、資產收縮;5、區域收縮;6、成本收縮等多種方式進行企業戰略調整。
收縮戰略是企業的一種短期戰略行為,根本目的在于幫助企業渡過暫時的危機、等待未來的發展機會;先解決生存問題,再考慮未來發展問題。適用于該戰略的企業需要具備以下特征和條件:
企業特征: 1、企業外部生存環境發生巨烈變化,對企業經營產生巨大影響; 2、企業內部抗危機能力差,無充足的資金及實力支撐; 3、現有業務對資金的需求量持續增加,現金回籠無法填補資金缺口; 4、短時間內無法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 5、產業或行業有明顯的發展空間等。
戰略條件: 1、企業可自主控制主業務; 2、企業擁有部分主客戶市場保障、差異化產品或服務、高士氣團隊 3、準確的企業自我定位與適應變能力 4、清晰明確的戰略目標和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法。
戰略方法:
從收縮戰略的理論上分析,企業采取收縮戰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常規的模式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1、核心主業務分析:“現金牛”與“瘦狗”的識別 2、資源與能力分析:最需要的,不一定是最迫切的 3、資源與能力獲取:匹配的,才是最高效的 4、戰略規劃與定位:謹慎對待非專業領域和看似機會的機會 5、企業變革與蝶變:優化流程、重組業務、再造團隊 6、戰略目標與績效保證措施 7、領導者作用:經營者是突圍戰役的第一發炮彈 8、匹配能力建設:與戰略相匹配的能力組合
作者:陳竹友,管理暢銷書《企業成長密碼》作者。中國企業發展能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企業發展能力體系管理咨詢理論創始人,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特聘講師,清華大學高級總裁研修班客座教授,中國華僑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 上海影響力、北京慧泉天行健、上海德魯克、杭州千匯、深圳確利達、福建德力、安徽商曌等四十余家著名管理咨詢首席戰略管理咨詢師、企業管理培訓師。
主講課程:《企業密碼-構建企業發展能力的基因戰略》、《企業基因戰略-構建企業未來的競爭優勢》、《企業領導者必備的八大能力》、《戰略績效與目標管理》、《團隊執行力》、《執行領導力》、《管理藝術與管理文化》以及“中國咨詢師資格認證戰略管理系列課程”等。
聯系方式:e-mail:hmchen007@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