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28日至今,格蘭仕已經從一個7人創業的手工作坊發展為一個擁有4萬名員工的國際化經營企業,在廣東順德、中山兩地擁有國際領先的微波爐、空調、生活電器及日用電器研發和制造中心,其自主開發的空調、冰箱、洗衣機及電烤箱、電飯煲、電磁爐、電水壺等小家電為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所使用。對于這樣一個立志于“建百年企業 造世界品牌”的公司來說,吸引和招攬大量優秀人才便成為重中之重的任務。
利用中心優勢大力攬才
雖然格蘭仕總部所在地順德并不是一個中心大城市,但順德卻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家電業的中心基地,除格蘭仕外,美的、海信科龍、萬和等家電知名企業的總部也都設在順德;除此之外,順德地處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帶,交通非常便利。格蘭仕人力資源部部長杜金永坦言,與其他一些行業的優秀人才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不同,家電行業的性質決定了真正在中心城市工作的對口人才很少,格蘭仕希望招募的人大多集中在東莞和深圳關外的制造基地,而順德作為家電業中心的地位以及與東莞、深圳之間方便的交通條件使得這些人才非常樂意來順德工作,這讓格蘭仕在招募人才時顯得游刃有余。
當然,對于那些在中心城市工作的對口優秀人才,格蘭仕也在極力爭取他們加盟。杜金永透露,公司最近剛剛招到一名從事研發技術規劃的高管,他畢業于清華大學,之前一直在北京從事研發工作。“格蘭仕能夠吸引他加盟,主要基于公司的三大優勢,首先是發展平臺,他來格蘭仕將管控整個集團的研發規劃工作;其次是工資,格蘭仕許諾的工資比他現在高30~40%;最后是福利,公司特別給他安排了探親假等福利,解決了他的后顧之憂。”杜金永表示。
大學生:下一個30年的核心人才
除了高管人才外,格蘭仕非常注重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招募和培養。杜金永介紹說,格蘭仕的校園招聘已經持續了6年,去年雖然遭遇了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襲擊,但格蘭仕仍然招了600名大學生,減去培訓試用過程中流失的人員,最后真正到崗的是583名。對于這些大學生,格蘭仕的計劃是,在未來2~3年時間內培養成中、基層的管理干部。
杜金永還介紹說,今年10月份,格蘭仕就將啟動2010年的校園招聘,將招聘銷售類、生產制造類、研發技術類、質量控制類和綜合管理類這五大類職位,300名以上的大學生。“格蘭仕已經走過了超過30年的發展歷程,而近幾年招來的這些大學生,公司計劃作為人才第二梯隊培養,希望他們成為下一個30年發展的核心人才。”
3+4+5=人才培養機制
杜金永表示,為了有效吸引和留住人才,格蘭仕確立了 “人是格蘭仕第一資本”的人才觀。圍繞這一人才理念,人力資源部制定了三大計劃、四大流程、五大制度的人才培養機制。
三個計劃:
向日葵計劃——大面積地培養基層后備力量。
長青藤計劃——有計劃地培植中層后備力量。
紅高粱計劃——培養接班人,為每個關鍵崗位培養接班人。
四大流程:
招聘——把第一個紐扣扣準,招好合適的人,招才進寶。
選拔——把種子選對,放到合適的崗位,優化優選。
培訓——把苗子育好,精心培育,提高成活率,提高成材率。
留用——把根留住,把心留住,提高人心占有率,提高口碑影響力。
五大制度:
導師制:所有新人進行入職教育后,分配到新崗位,要指定部門負責人,找到前輩作為新人的職業技能和精神態度的導師,定期輔導并反饋情況。
1369制:新人進入一家公司心理變化波動最大的幾個關鍵點,就是第1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 因此,在這個幾重要的關鍵點上,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與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要與試用期員工進行面談,掌握其心理動態,及時給予指導建議。
職業規劃制:新員工進入公司時,要與新員工簽訂目標協議書,給予其挑戰性工作,提出希望,塑造新員工,幫助其制定職業生涯規劃。
輪崗換崗制:新員工進入公司后,經過幾年的培養,要根據其個人條件與能力,進行輪崗與換崗,培養其全面綜合素質,通過不同崗位的輪換,能培養其團隊協作精神。
終身交往制:對于核心員工與關鍵性人才,要保證“流而不失”終身交往,即使由于各種原因離開了公司,人力資源部門也要保持與其聯絡,離職前要進行面對面溝通,了解其離職原因,以便進一步改進改善人力資源工作不足。
對核心人才的人性關懷
對于其他非中心城市的企業來說,核心人才流向周邊更大的城市是頗讓人力資源管理者頭疼的一件事,然而杜金永表示,這種情況在格蘭仕很少發生。“我們的人才流動去向一般是同類家電企業,很少有人會去周邊大城市發展。”
針對這種情況,格蘭仕與公司的核心骨干員工(主要集中在研發和銷售這兩個部門)一般都簽訂了競業禁止協議和保密協議。同時在對他們的人性關懷上,格蘭仕有明顯的傾斜。人力資源部每年都會找這些核心員工開座談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并反饋給集團,盡可能地給予支持和幫助。“通過這樣的措施,我們有效保證了最大程度上減少核心人才的流失,尤其是流向競爭對手。”杜金永介紹說。
作者:許金晶 來源: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