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在一個單位熬三年,不如跳三跳”,當然衡量這個“不如”的標準很大一個方面就是薪水。時近歲末,不少白領又已開始算計自己一年的付出和所得,思慮著是否該“跳一跳”了。
對此,您是否也認為跳槽是通往“加薪”大門的最佳道路呢?
劉先生男30歲(深圳某化工企業工程師)
我承認要提高自己的身價,跳槽往往是最簡便也是最普通的方法。尤其是你自己本身擁有一手出色的業務技術,而原單位又對你的加薪要求視而不見時。
我自己原本在珠海一家合資化工企業工作,五年了,我在自己的崗位上出類拔萃;但每次我給公司提出要求加薪時,他們要么不置可否,要么幅度太小。于是兩年前,我將求職材料分送到了幾十家職介,并上網放置了我的簡歷。不到一星期,就有幾十家化工企業致電或電郵我表示有興趣或錄用。就這樣,我跳槽了,新公司的薪水是原公司兩倍。今年,隨著化工市場的形勢看漲及這類技術人員的匱乏,我的行情再度看漲,我又跳了一家公司,薪水自然又往上翻了一翻。
其實,以前我們一直視跳槽為“不忠”,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力資源已成為商品,誰出的價高就賣給誰,又有什么值得厚非的呢?而且,我認為,在今天的職業市場中,各種職業中介和網上信息量越來越大,每個人都在找尋著能體現自己價值的最佳位置。你要是一勞永逸地呆在一家公司里,那么你的加薪步伐將永遠比別人慢半拍。所以,我認為不要畏言跳槽,待價而沽的跳槽,將成為白領加薪最有效的“三級跳”。
余小姐女(某IT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人事行政助理)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綜合來看的。年底許多人會萌生一些跳槽的想法,可能一方面是一年下來覺得公司不是很賺錢,為前程計;還有也不排除一部分業務員完成不了任務只能跳槽;當然也有可能是一個公司的薪酬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一些有業績的人覺得屈才了,這都是有可能的。
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講,不排除有的公司寧愿高薪從外面請人,也不愿給內部的人大幅加薪的可能。(我個人是很不贊同這種做法的。)而實際上,該高薪請來的人,卻可能在某些程度被原來的人認為還不如自己,這也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的離心。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每個公司的薪酬管理對加薪的限制都比較死,有些公司認為加你三個點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但在員工看來,其加薪幅度遠不如對自己有意向的另一家公司。于是,他就跳槽了,他的工資也隨之邁上一個新臺階。
但從雇員的角度講,如果你年紀輕,老想換換工作、加加薪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年紀大一點點的人,你還老是換來換去地跳工作,新公司對你這個人也會有所懷疑。因此,雖然跳槽是加薪的一個捷徑,但它的運用也要有一個度。
陳小姐35歲(某著名外企亞洲區市場促進主任)
從我入職以來,我總共換過四家單位,既然是跳槽,不免會涉及薪水問題;但是在我看來,我的每一次跳槽,薪金水準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我并不是為了漲薪而跳槽的,我也不贊同有些人單獨為了漲薪而跳槽。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花園酒店做公關人員,但一年后,我的工作就變動為公關部部長,當然薪水也跟著增長。這是我第一次漲薪,建立的基礎卻并不是跳槽;而是我做出了業績,領導自然給我加薪。在花園五年后,我考慮的已不再是薪水問題了。之后,我跳過幾家單位,如香港電視,飛利浦中國公司等,薪水都是不錯的。而我之所以跳動,就是因為這幾家公司的相關工作都能給我一些新的挑戰和新的學習機會,我認為這才是跳槽的最主要目的。當然這些工作與我原來的職位又有一些聯系,也就是說,我從不同的角度充實了我的本行。現在,我相信無論我跳不跳槽,或是我跳到哪一家公司,我都會擁有別人羨慕的高薪,我認為這才是跳槽的最高的境界。
劉先生男28歲(某廣告公司客戶主任)
在廣告界,人員的流動是很頻繁的,大部分的人都因此而獲得了加薪,但并不是全部。我想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也有許多人越跳越差的,也有一些人工資并沒有增加,但另一家公司的前程則比較廣闊得多。
我對跳槽的經驗總結是:1、你必須確實有實力,這是一切的根本。2、如果公司不給你合適的待遇,不要與之多費口舌,跳槽遠比找人事經理要求加薪更容易。3、如果舊公司行業地位明顯高過新公司,而新公司開出的薪水不是特別令你心動,你不妨再等一等
王先生26歲(聯想電腦深圳分部人力資源處)
我覺得,跳槽不是加薪的捷徑,畢竟為加薪而跳槽的人不是跳槽大軍的主流。員工加薪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
從公司的角度來看,高薪吸引員工是不少企業的招聘策略,但企業的薪酬政策其實相對固定,企業一般不會為個別員工而屈服;更何況目前人才市場供給相對充裕、招聘人才也相對容易。在這種大環境下,跳槽者找到更高薪的職位就相對較難,除非原單位的薪酬水平遠遠低于市場平均標準。薪酬的支付是應該充分體現績效導向的,而加薪的前提則是建立在良好的績效之上,包括企業的績效與員工個人的績效。企業不可能為一個新入職的員工提供很高的工資。要想加薪,更多的需要后天的努力,加薪的路上沒有捷徑。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跳槽中機遇與風險并存。由于薪酬體系是多樣的,其構成是多元的,側重點是不同的,跳槽前后單位的薪酬水平比較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月薪的比較。作為跳槽者,不可能通過短短幾天的接觸就對新單位的薪酬水平有比較準確的了解,結果往往是進來后感覺并不是招聘時承諾的那樣,甚至感覺還不如原單位。而且不少企業為了保持企業員工的長期激勵,在老員工的晉升、加薪、股票期權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傾斜,甚至以一定年限的廠齡為加薪的必要條件之一。對于這種跳槽者,他喪失的可能更多,而且在新單位,他還得從零開始。所以雖然高薪的誘惑的確存在,但為了高薪而跳個不停的人卻很少。作為一個成熟的跳槽者,應該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避免盲目跳槽。
來源:天下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