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實戰派企業管理專家李任飛,致力于研究企業管理實用方法)
規劃,是一套優化過的用于完成任務的系統方案。一般情況下,需要規劃的事情都會具有多個對象,比如多個目標、多個階段、多種條件、多種方法、多類問題,而且還將面臨著多種變化,所以不論多么小型的規劃,都是一個系統工程,應該說需要掌握一定的系統知識和技術才能求得正解。但是,如果要求在做規劃之前,人人都先把自己學成系統專家,顯然是不現實的。而解決這一矛盾的優選方法就是制作一套工具。
人比動物的高明之處,在于率先學會了使用工具。人比人的高明之處,在于率先使用了更趁手的工具。
計算“123456789”的九次方,一位心算的數學家,顯然比不過使用電腦的小學生。為人民代表大會統計投票結果,人工唱票顯然比不上投票器來得及時準確公正。任何一個工具,都是前輩知識和經驗積累的結果。所以,使用工具,就等于在無形中邀請了眾多的專家共同參與工作,就等于以更低的成本得到了更有價值的結果。所以,聰明的人研究工具,最聰明的人使用工具。
關于規劃,東西方都有一些工具,這些工具對于規劃中遇到的問題,都有不同適用范圍,也有一定的有效性。但是,一個完整的,普遍適用,并且容易理解的模型,也就是工具,卻一直游離在人們的視線之外。以今天的認識審視過去,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學說,應該說是最早的最具概括性的系統工具,也可以用于人生、企業、社會等大小型規劃,也取得過“中醫”這樣輝煌的成就,但其理論的艱澀,技術的復雜,又為普通人使用設置了過高的門檻,工具本身的精深和完美反而成了應用的障礙。而與此相反,西方的一些用于規劃的系統工具,普遍還停留在二元四象限的思維水平,所以更適合解決規劃當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對規劃的整體結構建設的幫助不大。比如,定位,雖然在西方比較流行,但定位只是規劃的一個步驟而已。即使西方現有的一些相對概括的工具,但以系統的高度進行思考就會發現在全面性和內在聯系方面,都存在較大欠缺。比如,5W1H,當我們回答了5個W(做什么?為什么?在哪兒?什么時間?誰來做?)和1個H(怎樣做?)以后,就算完成規劃了嗎?其實不然,因為我們還需要考慮到風險的存在,還需要考慮到基礎、條件、資源、規則,以及核心優勢等等問題,所以5W1H方法更適用于制定短期局部的小型計劃,而非規劃。
既然規劃是需要工具的,既然使用工具是最聰明的,既然現在東西方以往的工具還無法滿足大眾規劃的需求,那么開發規劃工具,就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一套趁手的規劃工具,將突然把一代中國人的規劃水平帶上新的臺階;將把以往在茫茫大海中尋找彼岸變為看著地球儀繪制航線。一套趁手的規劃工具,將使目標更明確,思考更現實,設計更科學,安排更具體,努力更有效;將幫助更多的中國人和企業達成目標,實現價值。這樣的工具,是否應該具有如下一些特點呢?
1、相對完整地概括了規劃的多個對象和過程;
2、適用于眾多規劃的基礎模型;
3、符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相關推薦】企業培訓網2009年度培訓計劃
·【相關推薦】企業招聘、面試技巧培訓專題
·【相關推薦】薪酬體系設計、薪酬管理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