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領導不了內行,可有好多公司的決策者在專業(yè)方面是“盲人”,特別是一些科技公司,決策者以為只要有一個技術過硬的團隊就OK了,本人不懂技術沒關系。術業(yè)有專功,不懂技術的而把公司管理的非常到位的成功案例很多,那些管理者是真正的老大,懂得該如何用人,會用人,用什么樣的人,簡言之就是一個真正懂得管理之道的人,給項目策劃和技術總監(jiān)相對的權限與空間,知道不懂就下放權利,不去瞎指揮。可是最郁悶最撓頭的就是你很不幸遇到了一個即不懂技術又不懂管理之道,瞎指揮,朝令夕改的老板,這樣的管理者不但阻礙了公司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企業(yè)潛伏著莫大的危機,人才流失,項目落實的不到位,因為在技術環(huán)節(jié)上朝令夕改,不尊重項目技術人員對項目的定位與策劃,致使拖延了合同的驗收期,使公司信益受損,越位管理的危害,簡直是罄竹難書。
與幾位朋友相約去打高爾夫,休息時看見老A不時的撓頭嘆氣,平時是一個很樂觀的人,今天感覺他特郁悶,蕭杰湊到老A面前,端詳并從生理構造的角度現場評點了一下老A的腦袋,說他的后腦勺很圓,前臉兒又很方正,符合中國人天圓地方的審美觀點,還說這種人特聰明特智慧,我在旁邊聽著直想樂:這不是鳥巢和水立方么?這丫頭是要在人家頭上辦奧運呀!老A苦笑著說“聰明什么呀,煩著呢”!澳銦┦裁囱,說出來大家給你解解煩。”老A是一家公司的高管,主抓技術管理,可他的上司總是越過他直接給技術編程人員下指令,編程是需要程序設置的,技術總監(jiān)要規(guī)劃出一條主線來,為了這條主線設置,項目策劃與技術總監(jiān)要與開發(fā)的甲方做各個方面的溝通,比如界面的風格,操作系統(tǒng)的靈動與實用性,后臺的管理等等,而這條主線就是這個項目的靈魂,一但確定了輕易是不能更改的,因為合同的驗收期限是根據這個策劃方案定的,一旦項目確定,以下的跟進程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就會直接影響驗收,合同延期就得予以賠償,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老A的問題很多人都曾經遇到過,該怎樣應對不懂技術的上司越位管理?剛性處理還是懷柔政策?剛柔并濟仰或三十六計走為上?首先我不贊成逃避,良禽擇木而棲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你保證你將棲息的下一棵樹就是梧桐嗎?不是怎么辦?接著飛?與其如此被動的跳來跳去,不如運用自己的智慧,主動的解決改變這一現狀,那才是大智慧,才會給你帶來成功的喜悅。不逃避就得想辦法合情合理的排除上級的越位管理,讓自己的工作按你的規(guī)劃平穩(wěn)運行。那用什么辦法呢?先說一說剛性處理吧。
第一,剛性處理:這個辦法對付剛愎自用的老板,當你接到一個項目時,在立項伊始就要跟上司攤牌,用人不疑,你既然用我了,就要給我相對等的管理權限,這種相對等的權限是絕對的,你給我一個完全自我梳理項目的過程,我給你一個完美無撼的結果,口說無憑,立據為證,立軍令狀,一切不良后果自負,這其中也包括項目做砸了所付出的經濟賠償。當然,這需要你要有一定的實力與能力,如果你屬于濫竽充數混職場那類人你就死定了。不過我估計你也不敢用這一招。
第二,懷柔政策;攻心為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認同老板“管理有方”的前提下深刻解析你運做這個項目程序的科學性合理性,讓他也認同你的方案,不過這種懷柔正策是拉鋸戰(zhàn),你要不斷的跟老板解析,因為這樣的老板只要心血來朝就要指點江山。第二點的重點就是認同,不管對與錯,你先要認同他,架好溝通的橋梁,然后再有理有據的讓他把指點江山的那根手指收回去。先認同,再懷柔,老鼠也會變成貓。
第三,剛柔并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枝葉末節(jié)可以聽,但主線不要降低自己的格調,如果老板叫真一定要過濾你的工作,就把原始代碼給他看,非專業(yè)人員一定看不懂,怎么講就隨你了,不過這一著有風險,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數。
應對越位管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辦法,以上僅屬個人拙見,雖非羊皮書那般經典,但也是職場歷練的經驗之談,僅供參考。
來源:牛津管理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