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里總是有對領導說“不”的人。
那些人說“不”總是會有原因的:比如有損形象,比如違規違法,比如有欺詐嫌疑,比如存在政策與法律隱患,比如違背人倫常理、受到良心的譴責等等。
同時他們說的“不”都是有價值的,至少在企業發展的前方或許會有險灘,陷阱甚至是懸崖,會使企業避免遭遇致命的打擊。
如何面對那些人,將決定企業是否能夠安全而迅速得發展。
那么有一個問題就很值得深思:
破壞性的工作誰都會做——做不好還做不壞嗎?下屬是應該為領導多提供一些縝密的思考下的規范運作方法?還是要從專業的角度讓領導知難而退呢?
其實讓老大打退堂鼓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難的是為領導提出困難之后,再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建設性的工作卻僅僅是真正出色的人才能夠做的好。
通常一個持有悲觀、消極態度的員工往往都是有專業素養的,前怕狼后怕虎會給企業規避潛在的風險與損失,但是過于謹小慎微勢必會影響企業前進的步伐。相對而言領導是不能寄希望于讓他們去做一些拓展性很強的事情的。
通常人都會對這種負面反饋抱寬容與歡迎的態度——這貌似也有充足的理由。
首先是敢于說“不”的人都是有一定的責任心,有一定的專業素養與職業道德的。
在人浮于事,辦公室政治滿天飛的整體職場環境中,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明哲保身原則,僅為生存的人到處都是——甚至占有絕大多數。他們中相當比例的人習慣于不思考、不作為、不預警、不防范的從業準則,只要不發生重大事件并危及自己的切身利益,他們就不慌不忙,即使企業明天就面臨破產的命運,似乎也與自己無關,大不了再去找一條船。
更有甚者——在內部策動嘩變的、挖企業內部墻角的、充當競爭對手間諜的、賣主求榮爭寵的、有了客戶與業務機遇就拿到外邊去做私單的,這些人我們在企業中見到的還少嗎?而那些切實從企業生計、發展、安危出發,為領導提出預警的人,在對領導說“不”的時候,至少是以企業利益為出發點,恰恰是幫助企業避免損失、對企業有價值的人。
——他們何罪之有呢?不僅無罪,而且有功,是值得尊重的!
其次,領導通常都是需要具有更高的涵養,有更寬闊的胸襟的。
如果只能聽取正面的頌揚,聽到否定意見就暴跳如雷,就要給提反對意見者穿小鞋,排擠打擊報復,甚至找機會讓他走人,那么此等小肚雞腸的領導是不具有領導的基本素質的。即使下屬出現工作疏漏,都要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寬容態度,給他足夠寬闊的成長空間與機遇。容下屬所不能容,這才是為領導者應有的胸襟與膽識。
與其被別人的質疑激怒,倒不如想想怎么能讓他們的見解幫助你進步。
第三、從積極的角度去看,任何負面反饋的背后都有價值。
至少是從另一個角度去考慮潛在的風險與危難,因為也許短暫的激情的前面就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傾聽一下唱反調者愿意分享的信息和經驗,到處都有真理的光芒閃現。任何一種情況下,都有可能發現幫你發展業務的隱藏機會,只要能克服挑戰就會帶來新機遇。如果你擅長利用這些機會,那就能打開下一扇戰略突破之門。
生存是困難的,發展就更是艱辛的,毀滅卻是相當容易的。即使某一個建議僅僅是避免了企業的某次致命的打擊,提出那個建議的人對企業都是有大貢獻的有功之臣。
以上的分析都貌似很有道理,但硬幣的另一面卻有著截然相反的說明。
首先,反對意見與負面反饋有一定價值,但要看是在什么時候。
比如圣明的君主與圣賢的臣子之間,還可以通過勸諫而形成一段佳話;現實生活中的諍友之間也可以互相提出犀利的批評,并勸阻其采取非理性的冒險行動;在治理國家與地區的時候,穩定與長足的發展就成為壓倒一切的原則。
在社會管理、人的生活節奏方面,需要遵循穩健之道。特別是政府工程,不斷地修改設計方案,拆了建,建了拆、拆了再建,建了又拆的拉鏈工程與重復投入的工程,本身就是對民眾財富的揮霍浪費,是對當世犯罪!同時過于強調經濟效益與物質財富,卻忽視了精神家園與生活情調的,勢必會造成與傳統文化的割裂,對后世是犯罪。
但在現代企業中,這種情況卻無法完全復制,很多時候甚至截然相反。
其次,企業雖然從本質上與人有很多相通之處,但畢竟企業與人相比也有本質區別。
如果員工不作為,尚可在企業中有立足之地,從別的角度體現自身價值的話。那么企業卻一定要有作為,并通過業務、業績、現金流與利潤來得到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并通過依法納稅、聘用員工、采購設備與原材料等方式向社會和國家證明企業的價值。通過現金流贏得穩定的人員團隊,通過所創造的利潤來保持并提升自己的股價。
那些都是在有作為的基礎上才能夠實現的。因此,一批不作為的員工,總是對領導說不,為企業提供負面反饋的員工,不能在找出問題的同時,也提出切實可行的針對特定問題的解決方案,從積極而建設性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那么這樣的員工是很難發揮積極作用的。
第三,對領導說不的人,難免不作為,因為總有瞻前顧后的感覺,這直接違背企業的銳意進取精神。
當面臨沖鋒的時候,成敗往往是在一瞬間,做英雄與做逃兵也是一念之間的區別。
這種負面態度直接影響到決策的果敢與團隊的士氣。真正的企業家是治軍的統帥,并不需要太多的智囊與幕僚,需要的更多的一支有強大沖擊力的快速反應部隊,成為創造價值的直接動力源,是油門與離合,而不是拖企業發展后腿的剎車。
不管是做事還是創造利潤,都是需要精誠團結的,很多時候是不需要多問為什么、顧慮重重的。
如果沒有了對領導說不的人,領導會成為獨裁者,甚至成為高處不勝寒的孤家寡人。縱然可以勇冠三軍,卻依然與一界莽夫無異。
企業也不是要排斥發表負面反饋的人,更不是要對所有說“不”的聲音都一概封殺,而是要看時機。比如在一年之際的春天、在一周之際的星期一,在一天之際的清晨,在誓師大會上,在頭腦風暴的時候,在眾目睽睽之下,提出反對意見就難免有不合時宜之嫌了。
另外,所就的職責也決定了某些人是不能有反對意見的,比如即將上戰場的士兵,比如面對將領的軍事布置,比如企業里的業務環節,比如關于企業服務質量、平臺的完善牢靠程度的技術人員,比如在面對投訴的客戶服務人員,比如在面臨“開天窗”的風險的媒體從業人員,其任何負面反饋都會是一種致命傷害,對企業與對自身都是如此。
電話:13269258122,89581930 MSN: bekings@yahoo.cn QQ:469063961
作者:賈春寶 來源:價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