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企業的運行簡單快捷嗎?你企業的資源能吸引人才并能發揮人才嗎?無論是老板還是管理人員;無論是老員工,還是新員工,他們共同的感受就是“好累”、“好煩”、“好復雜”!你想輕松點嗎?
五十年代初期方便面在日本產業化后,他就象一列高速奔馳的列車再也停不下來。不僅在日本形成熱潮,在中國,在其他國家也形成消費的熱潮。問小孩對方便面的評價,他一定會說“好吃,我都想一袋接一袋地吃”;問大人,他也一定會說“簡單,快捷。走道哪里帶到哪里,可干吃,也可水泡,方便極了”。這其中的差別你思考研究過嗎?“便捷”、“好吃”、“多味”是方便面的精髓。
“便捷”讓你感悟企業管理要素的運行效率是否快捷?讓你感悟企業是將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了還是將復雜的事情簡單化了?
“好吃、多味”讓你感悟企業拿什么吸引人才,拿什么留住人才,拿什么讓全體員工舍生忘死地為企業拼搏?下面筆者就由方便面產生的一點感悟與你分享:
一、簡化流程、提高運行效率
一個重要的現象仍然在眾多的企業中存在,那就是運行效率嚴重低下:決策得不到快速的響應,市場信息得不到及時地回饋,內部資源得不到快速的整合等等等等。低下的運行效率正在吞噬著企業的生存效益,再好的管理模式、再好的決策、再多的制度也是海市蜃樓。
筆者的一位朋友在深圳開辦了一家中等規模的家用電器零件制造的公司,他公司的招聘,無論是生產線上的主管還是職能部門的員工面試基本上是遵循人力資源部經辦人初步面試,然后讓其主管面試,再讓用人部門主管面試,最后由老板親自面試決定。一兩個小時就可決定的事,可該公司卻至少要一天,如果碰上哪位主管不在就得花更長時間。如此拖沓的流程折騰得管理者抱怨,員工抱怨,應聘者抱怨。不僅抱怨效率低下,還抱怨權責移位,員工的人心和凝聚力就在這里喪失,新的應聘者也在這里流失。如此低下的效率何談競爭力!
流程就象人的經脈,如果經脈不協調人就會感覺累、感覺煩,就會加大人的生活成本,甚至讓人付出沉重的代價,這種經歷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
“便捷”和“好吃”是方便面成功贏得市場的最顯著的特點。“便捷”是它創造的初衷,是它的“經營靈魂”。“便捷”對于企業的管理來說那就是“運行效率高”。
1994年萬向集團開始了不相關多樣化擴張,在原萬向集團養殖公司的基礎上通過與江蘇龍山鰻業合作進入鰻魚的養殖和深加工領域,后來還進一步進入農業領域;1995年萬向集團開始進入房地產領域;1996年萬向進入旅游酒店領域。由于相關行業和不相關行業多領域的擴張,萬向集團采取了“事業部管理模式”。如下流程圖。
當時萬向集團的銷售額僅為7億元。編制這樣的一個復雜的流程結果怎樣呢?首先從流程的結構看,下面的子公司、孫公司所需要的“人”、“財”、“物”都集中在集團公司管理,而“產”和“銷”又在子公司和孫公司。那高高在上的事業部管什么?這種讓部長們尷尬的流程能讓他們不“累”不“煩”嗎?不僅如此,在子公司和孫公司的老總們都是當初跟魯冠球一同打江山的人,有多少人不跳過部長而直接向魯冠球匯報呢?這個復雜的流程在萬向三年的運行中讓萬向的經營效率大大降低,創新能力大大受挫。
很多管理人員抱怨、離職。據說魯偉鼎在1997至1999下野也是因為這個復雜的圖惹得禍。
幾乎所有的企業在剛剛開始創建時,因為財不大,氣不粗,為了節約所以流程簡單,效率特快,但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快捷的優勢也就慢慢喪失。方便面是一種與時俱進的產品,之所以能從眾多的面食中脫穎而出,迅速風靡成潮,就是因為它抓住了節奏快的時代特點,抓住了人們需求快餐的愿望,充分地體現他“便捷”、“方便”的差異化!
企業建立管理制度也好,建立工作流程也好都要認真分析企業時下的規模、時下的市場位置、時下的產品結構和時下的員工狀況。不同的發展時期呼喚與之相匹配的不同的制度、模式和流程。相信大家對十年前去政府辦事的情形還記憶猶新,為辦新生小孩的戶口是先跑醫院開出生證明,再到派出所找戶籍,然后到糧食部門登記糧油關系等等等等,就這點小事卻有時要花上一天的時間。看如今,只要到一個行政中心就能搞定。“便捷”影響效率,“便捷”揚起激情。有了高效和激情何愁沒有發展速度?
“效率”也是企業與對手競爭的一種差異化。經常關注分析你企業所在的發展時期,大膽砍棄煩瑣的制度、拖沓的流程,讓企業充滿活力。因為只有“高效率”才能帶來“高效益”,只有“高效率”才能讓你的企業領先與對手觸摸到目標,只有“高效率”才能走在發展的前列!
二、改變環境,讓人喜愛
如果說“便捷”讓方便面打開了市場,那么“好吃”和“多味”就是吸引消費、創造業績!方便面不只是“好吃”,為了滿足和吸引更多人群,方便面開發了很多種口味:辣的、鮮的;牛肉的、雞肉的等應有盡有。通過多種口味從不同的角度來吸引不同的消費人群。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是企業與企業競爭的重要手段,那企業創造怎樣的環境才能如何象方便面一樣能長期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呢?
⑴正確認識企業文化
方便面無論是辣的還是鮮的,無論是牛肉的還是雞肉的都“很好吃”。“好吃”是方便面的內涵,這種內涵的味道是無形的,無形得讓人神往!這就是方便面的“神”、是“靈魂”!人們常說“萬物同一理”,不斷更新的“好吃”是方便面的“靈魂”,那么企業的“靈魂”是什么?不斷更新的“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百年不衰的“靈魂”!
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世界經濟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事情莫過于日本以火箭般的速度一躍成為當時的世界第三大工業國和經濟強國。是什么力量和“魔法”使一個資源匱乏、疆域狹小的日本竟能在戰后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內以如此快的速度崛起?靠什么樣的管理讓其產品具有如此強大的競爭力?眾多專家在認真研究過日本之后得出:除了企業管理水平高外,最主要的是日本的家族主義企業文化優于美國的個人主義企業文化。美國注重硬性管理,而日本不但注重硬性管理,更注重企業中的文化因素的建設。美國IBM公司董事長小托馬斯·沃森說過:“一個企業的基本哲學對成就所起的作用,遠遠超過其技術或經濟資源、組織機構、發明創新和時機選擇等因素。”所以,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
很多中小型企業的老板和高層對公司構建企業文化不屑一顧,甚至嗤之以鼻,認為搞企業文化是那些大企業的事,中小型企業主要抓銷售就行了。
毫無疑問,銷售是企業生存的命脈,但這種理念下的銷售是一種笨拙的銷售,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讓銷售額成數十倍甚至上百倍地跳躍發展,靡亂的企業文化可以很快將一個企業吞噬。
眾所周知,癌癥是無聲無息地在人體中滋生,等感覺到疼痛時也是人的生命計數期了。據醫學專家研究,如果平常多注意體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癌癥在早期是可治愈的。同樣地,企業文化也是一個靠平常及時“去偽存真”的成長過程!是一個隨時要注意“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成長過程!是一個“不積跬步無以成江海”的成長過程!優秀的企業文化是靠平常的點點滴滴的正確引導形成的。
企業文化對提高企業的品牌和市場占有率就在你不知不覺中得到充分的發揮巨大的作用。
方便面如果只注重“便捷”,而不注重“好吃”的內涵,它豈能吸引如此龐大的人群喜愛?在方便面剛開始暢銷之時,孝感的一個企業在分析市場后投資生產“方便飯”,在他們看來米飯是南方人的主食,“方便飯”至少可以占領南方市場,可以與“方便面”“劃江”而治。可結果呢?終于在苦苦經營了兩年后以虧損數千萬元而退出舞臺。原因何在?米飯用水泡后變得干不干,稀不稀,這樣能好吃嗎?“方便飯”雖說達到了“快捷”,但卻忘了“好吃”這一精髓。一個好的口味讓人回味,一個擁有優秀企業文化的平臺也會讓人神往、讓人自豪!
吉姆·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一書中講道:偉大的企業不是把企業看作是產品的橋梁,而是把產品看作是企業的橋梁。因為一個好的創意或好的產品并不能保障公司的百年基業,經營公司比經營產品更重要,而一個企業家的主要精力不是構想偉大的創想,他更主要的精力是考慮企業的運營,琢磨如何搭建管理架構和企業文化。正確認識企業文化是搭建健康的企業文化的重要的第一步!
⑵“錯味”易致“內訌”
喜愛看電影的人,他不會去買戲票;喜歡聽戲的人,他也不會去錄像廳。同樣地,喜歡吃辣味方便面的人,他不會主動買鮮味的,否則就是“錯味”。幾天前筆者帶兒子坐火車去山東,中途不停車,兒子一直是吃鮮味的,車上只有辣味方便面賣,沒法就買了一桶辣味的。半個小時左右,因為“錯位”導致腸胃“內訌”,不停地拉肚子,這種“內訌”如不及時得到治療就會讓人“脫水”危機生命。同樣地,企業里因“錯位”產生的“內訌”也會象讓人“脫水”一樣使企業喪失營養和健康。當總經理的特別愛干部門主管的事;當部門經理的很愛替上級思考,這種“錯位”現象在眾多企業中是司空見慣,屢見不鮮。優秀的人才是企業的營養,優秀的經營管理模式是企業的營養,優秀的團隊是企業的營養。企業的領導就是要象方便面一樣調整“配方”,調整運作系統,讓這些營養協調地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壯大而做出各自的貢獻。
做企業就要象方便面一樣要具有“快捷”特質、可口的“好味”和優秀的“內涵”!“便捷”提高你的效率!“好味”吸引更多的人才!“內涵”留住人才和發揮人才!“快捷”、“好味”、“內涵”是企業的發動機,不僅能提供企業運作的動力!而且還能將企業的一個個“齒輪”和諧地轉動起來,能讓企業在這種和諧之下達到一個個高潮,實現一個個飛躍!
來源:牛津管理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