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胡玫導演的《喬家大院》上映以來,我相信很多朋友對喬致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是在為人處事、經商策略、管理用人還是在公共關系上,喬致庸都體現出了過人的智慧與高超的技巧。此前的《葉東點評喬致庸用人策略》系列篇講的主要是喬致庸在管理、用人上的策略與技巧,本文主要來看喬致庸在公共關系上的過人之處。
在平息包頭高粱霸盤事件后,喬致庸與孫茂才、高瑞三人來到了市場考察,無意中聽到了幾個歲數大的市民在竊竊私語。大家來看以下對話:
這些老人閑來無事,七嘴八舌地講起來:“這復字號可不比從前啦,這些年,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像當年復字號老掌柜喬貴發那樣,你買一斤胡麻油他給你一兩一的事,再也不會有了……”
一個老人說的起勁,竟手中拐杖敲得咚咚響:“告訴你,就這一陣子,復字號賣的胡麻油都不香了,攙了假!”
旁邊一老人附和道:“是這樣!昨晚上我媳婦兒還說呢,怎么這復字號通順店的胡麻油一股陳年棉籽油的味兒!”
喬致庸聽的又驚又怒,向幾位老人一躬到地。
剛要走,唯見一老人趕上幾步拉住他又叮囑道:“年輕人,我多說一句啊,你現在跟復字號做生意可要小心點了……”
喬致庸連連稱謝。
喬致庸怒沖沖的和孫茂才干到復字號通順店時,偌大的店堂冷冷清清幾乎沒人,唯見一個無賴兮兮的伙計正和以為老人拉扯爭執。
老人一見喬致庸他們進來,趕進道:“官爺瞧瞧,這里的胡麻油不香,我不愿意買,這伙計就這樣扯著我!
那伙計一點不怕,繼續扯著老人蠻橫道:“老東西,你胡說八道什么呢?說我麻油摻假不香,就是敗壞本店的名譽,我要揪著你理論!”
喬致庸氣極了:“還不放手,一點規矩都不懂嗎?”那伙計臉一橫:“關你何事?你是哪里來的蔥啊?”
孫茂才喝道:“放肆,這是喬東家,叫你們掌柜出來!”
喬致庸滿臉通紅,回身對老人拱手道:“老人家,讓您受委屈了,在下是山西祁縣喬家堡的喬致庸,本店的東家。這個伙計剛才對您無禮,是喬致庸用人無方,我這里給您賠罪了!
老人心頗善,趕緊道:“哎呦,這可當不起。喬東家,其實這位小兄弟也沒怎么著我, 您別責罰他。”
正說著,順通店的李掌柜趕了出來,一見喬致庸,嚇了一大跳,趕緊道:“東家,您來了?對不起,這張二狗是新來的……”
喬致庸不理,對張二狗道:“你懂不懂規矩?客人來買東西,當然要貨比三家。你的貨不好,人家當然可以不買。你怎么能這樣對待客人?你學過徒嗎?復字號里怎么會有你這樣的伙計?你馬上辭號!”
那張二狗大驚,但仍很強硬地哼了一生,轉身跑走。
老人看看這架勢,反而跺跺腳為張二狗求情:“喬東家,可別這樣,不能因為我一個老而無用的人,砸了哪位小兄弟的飯碗!”
喬致庸回頭道:“老人家,家有家法,店有店規,怠慢您了,先請回吧!”
老人嘆息而去。
不多會兒,通順店的幾位掌柜和伙計都到了后堂。
喬致庸看著他們,道:“你們都給我聽著,這些日子全包頭的人都在講,喬家復字號通順店臉胡麻油都不香了,現在你們給我一個說法!”
當下鴉雀無聲,幾位掌柜互相對看,眾伙計則低頭默然不答。
喬致庸哼了一聲:“你們不講也行,那我只好請你們全部出號!”
喬致庸厲聲道:“你們以為是我砸了你們的飯碗?錯了,主顧是我們商家的衣食父母,你們把他們都得罪了,是自砸飯碗!
眾伙計還是不說話,但內心搖動,齊齊看著掌柜們。
二掌柜胡大海看著眾人,終于低聲道:“……去年店里有一批棉籽油沒有賣掉,我們幾個人貪圖小利,把它兌進胡麻油里。這事是我和老胡、老趙、老馬幾個老人干的,跟別人沒有關系。該打該法,東家您就看著辦吧!”
喬致庸盯著他道:“很好,其他人沒事了;你們幾個,今天就去柜上算賬出號!
眾人大驚,紛紛開言請求放過他們這一回。
喬致庸絲毫不為所動,痛聲道:“你們把喬家復字號的老招牌做砸了,就該負責。”
……
“孫茂才兄,現在我明白了,復字號為什么會到今天這個地步。我們不能馬上走,不清理門戶,不現在復字號把誠信之風建立起來,復字號就是躲過了今日的危局,明日還是要一敗涂地的!”
不一會兒,顧天順和通順店的大掌柜李順就被喬致庸一起喊到了總號。顧天順道:“東家,通順店出這樣的事,我是大掌柜,要負首責!”
李順則趕進道:“東家,雖說事情不是我干的,可我是通順店的掌柜,我有失察之罪!”
喬致庸怒極,道:“你豈止失察,你簡直就是奸商!那么多人在你眼皮子底下干出這樣的事來,你難道一點也沒發覺?就是真不知道,也是瀆職!”
顧天順面子上下不來,道:“東家,我說過了,通順店出這樣的事,我負全責!”
喬致庸也不搭理他們,沉默半響,突然對李順道:“你多找幾個人,連夜寫出告示,天亮之前貼遍包頭城!”
李順一下子沒明白:“貼告示?”
喬致庸點頭道:“對!你就寫:喬家復字號名下的通順店賣胡麻油摻假,復字號總號決定將這批胡麻油以每斤一文的價錢賣給人做燈油!”
李順大驚,吐口而出:“一文錢一斤?那不等于白送……”
喬致庸看他一眼,繼續道:“對,一文錢!再給我寫,只要到通順店買過胡麻油的客人,都可以到店里全額退銀子;不但如此,我們還要九折賣給他們不摻假的胡麻油,向他們賠罪!”
李順滿頭是汗:“可是東家,這樣的話,通順店可就賠大了!”
顧天順看他一眼,沒好氣道:“到了這會兒你還替東家想這個?照東家說的辦!”李順趕進點頭,擦著汗快快去了。
喬致庸余怒不息,對顧天順道:“你今晚上也別睡了,盯著他們,明天一大早,一定要讓全包頭的人都知道這個消息!”
第二日清晨,包頭大街小巷出現了一張告示。眾人三五一群地圍著看,紛紛議論。
“誰要是買了通順店摻假的胡麻油,可是占了大便宜了,又能退錢,又能九折買到不摻假的胡麻油!”
“老店就是老店,犯一會錯就這么較真,還是這樣的老字號信得過!”
商人們也在交頭接耳。
“別看喬東家年輕,這一手了不得,有氣魄!以前我都不敢跟復字號做生意,可以后還就得跟這樣的老字號做生意!”
“聽說他還很年輕啊,原來復盛公和達盛昌兩家一直在斗,那邱天駿也是老狐貍了,和他交手不到三下,便弄趴下了,這會兒在復字號面前乖得很!”
邱天駿和崔鳴九路過,剛好聽見。崔鳴九欲發作,邱天駿拉了他一把,笑了笑很快離去了。
復盛公好大掌柜室,二掌柜小心的問道:“通順店真要一文錢一斤賣胡麻油?”
顧天順發泄般怒道:“你就甭問了,他是東家,賠了銀子是他的!他都不心疼,我們心疼什么?”
二掌柜、三掌柜互相看啦看,不敢再說話。
我相信大家看完這段話會有很多的感受,喬致庸面對的是信譽危機,而這信譽危機是由于產品質量問題造成的。喬致庸認為這種危機是致命性的,會讓多年建立起來的口碑毀于一旦。喬致庸認為顧客就是上帝、顧客就是商家的衣食父母,沒有顧客沒有企業的長遠發展。我們來總結下喬致庸的具體做法。
第一、如果喬致庸不去市場考察就不會知道摻假事件。領導人主要負責戰略工作,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而執行工作應讓中層以及底層員工去做。領導人執行工作做得越多,越會影響下屬的工作積極性,也會對戰略問題失去敏感度,但這并不代表領導人不去了解市場一線工作。任何戰略的制定與實施都需要對市場一線工作的了解與把握,如果不去了解市場一線,制定出來的戰略是飄渺的也是不會有結果的。走訪市場一線也可以及時發現組織運營中的問題,從而及時調整市場策略。喬致庸正是通過走訪一線發現了摻假事件,從而發現包頭商鋪種種違規事件,及時的整頓使得喬家的生意重新回到了正軌。領導人務必要記住如果天天坐在辦公室不去市場就會變成盲人,而一個盲人是不可能將企業帶大的。
第二、當喬致庸發現二狗子強行強賣后,喬致庸立刻制止了這種行為并向老人家賠禮道歉,同時勒令張二狗立刻出號。這就是態度,出現問題態度是首要的。任何危機的發生首要的是讓公眾看到你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決定公眾今后對你的看法。哪怕是沒有結論,也要表達對利益相關者的關心。這讓我想起知名品牌三株這個案例:1996年,湖南一農夫在喝完八瓶三株口服液后身亡,死者家屬認為這是三株的問題,向三株提出了索賠。三株據理力爭,沒有表達出任何的關心。盡管后來三株贏得了官司但卻輸了市場,輸了人心。如果三株一開始就表達出對死者家屬的關心,很可能就是另外一個局面?扇晏谅,竟然與死者家屬打起了官司,要知道老百姓永遠是同情弱者的,盡管你有理。
第三、喬致庸在賠禮道歉后迅速做出了行動,態度先行但更重要的是行動。僅僅有態度沒有行動是假把式,最終得不到顧客的原諒與重新選擇。喬致庸開除了包括張二狗在內的涉及到摻假的工作人員。這向百姓表明摻假事件僅僅是這些人的行為,不代表復盛公的行為,這種做法叫“區隔”。危機發生后,企業要做好區隔工作,向公眾表示這僅僅是某個人或者某個部門的工作,并不代表整個企業,是不符合企業價值觀的。同時大家會發現喬致庸對這些人是毫不留情的,因為這些人違反了制度違反了喬家的祖訓違反了做生意的原則,開除是必須的。
第四、事件發生后喬致庸吩咐李順立刻寫告示,要求第二天就貼滿全包頭。這反映的是什么?是速度,危機發生后企業必須以盡可能快的速度應對危機做出反應。在傳統的媒體環境下,企業要在危機發生后的48小時候做出回應,否則將失去危機公關的主控權。但在新的媒體環境下,這個時間已經大大縮短。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必須在危機發生后的8小時內做出回應。為什么時間變得怎么短?因為在互聯網環境下,人人都是媒體,人人都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人人都可以通過渠道傳播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特別是SNS網站、博客、BBS流行以后,這就要求企業轉變思路,加快危機應對的速度。這里有個誤區需要提醒大家一下:速度是重要的,但并不是盲目地追求速度。在注重速度的同時,還要有借助正確的策略,只有這樣才會有好的結果。
第五、喬致庸讓李順寫告示寫什么?寫的是喬致庸對此事件的歉意以及拿出的實際行動:喬家復字號名下的通順店賣胡麻油摻假,復字號總號決定將這批胡麻油以每斤一文的價錢賣給人做燈油!只要到通順店買過胡麻油的客人,都可以到店里全額退銀子;不但如此,我們還要九折賣給他們不摻假的胡麻油,向他們賠罪!事實上這樣,喬致庸會虧很多,但喬致庸并不在意。他需要靠這個向大家傳達喬家做生意的原則,從而挽回先前失去的聲譽。要想挽回聲譽,就必須先付出,先舍才能得。喬致庸的做法贏得了大伙的贊譽,也挽回了聲譽贏得了口碑。這里有三點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1、危機管理有三個步驟:危機預防、危機應對以及形象修復。企業最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整套危機預防的系統讓危機不發生,建立一整套危機預防的制度以及應對的流程才能在危機來臨時達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境界。當然危機事件的處理并不代表整個危機管理的結束,還有形象的修復。畢竟企業的形象在危機中或多或少地受到損害,這就需要企業拿出實際行動修復受損的企業形象。
2、危機是辨證的,既有危險也包含著機會。應對不好就是危險有可能讓企業萬劫不復;應對好就是機會,一個讓公眾重新認識你、了解你以及宣傳企業形象、傳達企業理念與價值觀的大好機會。
3、大家會發現在整個危機處理的過程中,喬致庸始終抱著一顆真誠的心,始終以顧客的利益為中心,這是喬致庸危機公關成功的關鍵。也是靠這一點,迫使競爭對手順從其的做法,改變做事的規則,從而在包頭商界立起誠信的商規。這在誠信普遍缺失的今天,顯得尤為可貴。
作者:葉東 來源:博銳管理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