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管理文摘>營銷銷售>正文 |
切割營銷:中國營銷的般若智慧 |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09-4-30 15:19:13 |
|
>>[精彩推薦]點擊此處,立即獲取數十萬份經典管理資料/工具/范例/文檔! |
自求學以來,筆者就一直是個讓老師們“愛恨交加”的學生,喜歡者贊譽有佳,怨責者避之唯恐不及,這可能是因為愛問一些“怪問題”的緣故吧,一些老師經常被搞得窘態頻現,也有許多老師雖然每次都被弄得滿頭大汗卻依然倍加愛惜筆者,也可能是這些老師的緣故,一步步助長了目前的一些“陋習”吧。 對于路長全老師寫的《切割營銷》這本書,筆者依然是用“放大鏡”仔細審視和思考過多次,曾經似乎“發現”過一些“問題”,但總是在幾天后又被自己否定了,這本書筆者在近兩年中不斷參讀過多少次,已經記不清了。進入寶山,不能空手而回,最后讓筆者找出的是一個非?尚Φ摹叭毕荨保褪沁@本書的裝楨設計和印刷做得有點不讓人爽心悅目。也許是受古典文化影響較深的原因,路老師是有意將書設計成“武功秘籍”一樣的感覺也說不定。 路長全老師,是筆者從內心里真正敬佩的前輩大德之一,他的思想猶如一把鋒利的智慧戰刀,能迅速將中國市場上的許多問題和中國營銷人的多年困惑刪除枝繁,而讓我們領悟到其中的精要。同時,又用優美如詩歌一樣的飽含哲理的文字,讓你如醍醐灌頂般恍然大悟。筆者的強烈感受是,每讀一次他的書,就如同接受一次智慧的洗禮。 筆者個人認為,路長全老師以20多年的市場實戰經驗和精深思考,總結出一系列能有效解決中國市場現實問題的營銷智慧,將中國營銷人的心智引領到另一個目前尚不可逾越的高峰,因此,為了更好地解讀他的思想,而且筆者自幼對佛學也非常喜愛,今天就借用一個佛學名詞“般若”來進行下面的闡述。 切割營銷:本土營銷的般若智慧 智度論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焙唵蔚闹v,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就是般若。當然,首先說明一點的是,這里講的“般若”不是佛經中的本質意思(即道體上的根本智慧),而是指在目前中國營銷思想界中尚難以超越的一種實戰思想,佛學界的朋友不要誤解。另外說是“高深智慧”可能也有點違背路老師的本意,因為他強調的一個觀點是“越本質的東西就越簡單,越本質的東西越使人進步!”但對沒有領悟的人說,依然是高深智慧,需要仔細思考和實踐才能體會的。 在目前中國營銷界中,已面世的著作或流行的一些思想中,能直面迎擊且有效破解中國市場難題的見解實屬鳳毛棱角,其實際是充斥著太多的“吃土類”思想——或是作為西方思想的傳聲筒,或是漏洞百出經不起推敲,或是偏見和邪見等;誠然,這也跟中國市場的自身進化歷史有關聯,在市場實踐沒有到一定程度和沒有真正經過多次的推倒式思考時,要想創立出真正有效的思想是很不現實的。 大體說來,中國市場的營銷思想也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的進化和涅槃:第一,模仿期,即西方泊來的思想與策略先拿來套用,由于西方品牌的巨大成功和其思想的完善體系,似乎都將中國的問題說得很透徹,因而大家就紛紛效仿;第二,思辨期,隨著市場歷練的增加,我們發現西方的東西雖然科學系統,但并非醫治中國問題的良藥,中國市場不同于任何一個外國市場,在具備營銷共性的同時還具有許多獨特的個性特點,很多在國外大行其道的策略在中國卻處處碰壁,正如路老師所說,以前我們總是習慣用西方管理駱駝的方法來管理中國的兔子,其結果依然不夠理想。這時一批先行者的意識逐漸覺醒,逐步過渡到土洋思想激烈碰撞的時代;第三,創造期,就是目前至更遠的時間。伴隨中國營銷人市場功力的加深、視野的擴大、中外各類思想交流的增多等,融合中西思想及對中國市場更加精通的人士,就將自己多年和他人的市場實踐轉化和提煉為能有效解決本土問題的思想體系,如路老師的《切割營銷》和《品牌背后的偉大兩極》等。 如同《金剛經》是佛經中的真正大智慧一樣,乾波慧達品牌營銷顧問機構也以為,《切割營銷》也是目前中國營銷思想叢林中的大智慧之一,它能真正讓營銷人穿越市場迷霧、拋棄心中的淺見和邪見而建立看待中國問題的正知正見。此乃筆者所指的“營銷般若”提法之一,另外就是兩點,其二,蘊涵豐富的哲理,沒有豐富和深刻的體認很難提出這些穿透力很強的見解,這也是折服筆者的一個重要原因;其三,文字也很優美,尤其是《品牌背后的偉大兩極》,富有韻律感的節奏,能讓你的心隨著他的思想一起跳動,佛經上也講“文字般若”為般若的五大內涵之一,在這點上,路老師也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示范。 路長全:中國營銷界的“得道高僧” 一直以來,筆者將營銷界中的值得自己學習的眾多老師分為兩大派——學師派和僧師派,前者是指純粹的學者型老師如盧泰宏先生等,他們以研究理論為主,眼界也十分寬闊,為我們提供了不少值得稱道的優秀著作和思想;后者筆者稱之為“僧師派”,是指他們不僅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而且更有豐富的市場實戰經驗,如修煉佛法一樣他們更強調實證;也是在市場戰火中磨練出來的真正精英,就像那些真正的“高僧大德”一樣——他們起身和行走于“充滿疾苦”的人間,雖然功力渾厚也不忘入世修煉。 《金剛經》上說:“佛說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币簿褪钦f,佛所說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廣度眾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層面的權且施設,并非實相般若本身,眾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門,到徹底覺悟佛法時,則一切名相皆可舍棄。同樣的是,今天筆者寫這文章,也是想說明,思想雖好,也只是我們營銷人借此通達成功彼岸的有力工具之一,只有真正體悟其思想背后的思想,我們才能真正成長。 注:本文與路長全老師無關,純屬筆者個人觀點和行為!_乾波
作者:羅乾波 來源:價值中國 |
【添加到收藏夾】 【查看培訓課程】 【瀏覽更多文章】 【返回網站首頁】 |
相關推薦: |
|
|
版權聲明: |
1.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 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