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販都有著自己的一套營銷學(xué),我們需要去了解這些看似普通的營銷方法。只有了解這些營銷方法,才能去制定更好的營銷戰(zhàn)略。
老大爺?shù)母行栽V求
上周三回家在北京火車站候車大廳等車,下午早早從公司趕過去。在候車廳找了一個地方坐著消磨時間,也思考著下周的工作。
買一份報紙看看當(dāng)天的新聞吧,這樣時間過得也快一些。我留意了幾個賣報紙的,最后專門找了一個老大爺買了一份。一是覺得老大爺那么大年紀(jì)真不容易,二來時覺得他賣的報紙?zhí)馗蓛簟?/P>
以往我買報紙都只追求閱讀信息量,沒有在意人家賣報紙的方法。現(xiàn)在看那個賣報紙老大爺,其實里面也有很大的營銷學(xué)問呢。他自力更生的精神和保存得看上去比較舒服的報紙,是我特意購買得原因。這就像在營銷中,我們怎樣對產(chǎn)品定位呢?用感性訴求,還是理性訴求?有些廣告主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最后結(jié)果卻不怎么樣。這其中的原因在哪兒?單從廣告感情定位來說,是沒有把握住此時產(chǎn)品的特點,以及消費者的心理。就像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所見的科技產(chǎn)品,一般廣告都強調(diào)產(chǎn)品的科技含量和產(chǎn)品的性能等,注重理性訴求;而那些比較熟悉的產(chǎn)品則注重一種親情的關(guān)系,用感性訴求來打動消費者,使消費者心中更忠誠品牌和企業(yè)。
賣報紙的老大爺就是在運用感性訴求。他把報紙放在布包里,一是防止夏天手上的汗水把報紙弄臟,二是報紙看起來整齊干凈。這樣站在讀報人的立場考慮,自然最后受益的也是他自己,自然他的報紙會多賣一些。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考慮問題,讓消費者看了廣告覺得舒服地說到了自己心坎,這就是最完美的感性訴求。只有讓別人滿意你,才能最終滿意自己。俗語講得好:予人方便,予己方便。就是這個道理。
盜版報紙的噱頭
就在我大略瀏覽著報紙時,突然聽見有人喊:“劉德華被槍殺了!”媽呀,這喊聲猛地嚇我一跳,扭頭一看,原來是賣報紙的小販。她手里拿著那種印刷很差的報紙,紙張粗糙得看上去很像是盜版的。她邊走邊吆喝著“劉德華被槍殺了”的賣點口號,手里晃動著那幾份質(zhì)量差的報紙。不過這招還挺好使的,她手里的報紙真的一份份少了。這個小販走到我座位前,還是喊著同樣的話。我拿起她手里的報紙大致看了一下,還是前兩年一樣的報紙,頭版上寫著她嘴里喊出的那個賣點。
我試探著問她:“這個是真的嗎?”她笑笑說:“最新消息,來一份看看吧!”
我搖搖頭,她又向別的旅客推銷了。
小販這種利用名人效應(yīng),而且對別人名譽造成了傷害的做法我不贊同,但她這種能抓住賣點的營銷還是值得贊同的。小販很清楚自己手里的報紙和日報、晚報的區(qū)別。作為一份質(zhì)量差的報紙,怎么樣才能賣掉,只有開拓其他的點。她的報紙內(nèi)容多是反映影視明星的動態(tài),所以她鎖定人氣比較旺盛的,而且是大眾所喜歡的、家喻戶曉的人物。在營銷學(xué)上,這就是怎么樣分析你的目標(biāo)客戶,怎樣分析你的優(yōu)劣勢,怎么樣去找新的賣點以及新的結(jié)合點。賣報紙的小販做到了,她利用名人的效應(yīng)避免自身報紙的不足,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銷量超越了其他質(zhì)量比它好的報紙。
車站的不同小販都有著自己的一套營銷學(xué),而我們卻需要去了解這些看似普通的營銷方法。只有了解這些營銷方法,才能去制定更好的營銷戰(zhàn)略。也只有了解這些平常的方法,才能去制定更宏大的營銷戰(zhàn)略。
來源:世界營銷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