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縫隙主要是指在成熟市場中,而在成長市場中不是一個縫隙問題,而是空間問題。在成長市場中有很大的需求空間需要去滿足,不存在有多大縫隙需要去切入的問題。但是到了成熟市場,別人已經(jīng)把這個市場擠滿了,你再進入的時候市場的空間已經(jīng)沒有了,而這中間還是有縫隙的,所以只能在這個縫隙條件下考慮如何沿著縫隙鉆進去。
有時候我們管沿著縫隙叫切入市場。在進入縫隙市場的時候,要把縫隙的概念擴大,然后去擠壓別人的市場空間。所以,縫隙市場的存在說明市場已經(jīng)成熟了,這時需要把握的就是搶占縫隙這個先機。成熟市場剛開始的時候,會看到縫隙的存在。其實,縫隙是從市場的需求選擇里找出來的,要看到市場機會后把握先機下手。如果市場連縫隙都沒有了,就要考慮是否需要采用尾隨策略。這個策略需要花更多的資源去搶奪市場。
有些企業(yè)看似很強大,由于營銷行為不專業(yè),在成長市場上靠無序的廣告把銷量推上來了;但進入成熟市場之后不知道如何進行建設(shè)和保護市場,留下了很多市場的縫隙。面對這樣的縫隙,如果我們能采用非常專業(yè)的營銷手段,把它已經(jīng)占有的份額搶回來,還是有機會的。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估計有10~20年的時間可以有很多這樣的市場搶奪機會。所以,我們不僅要看到縫隙的存在,還要看到由于多數(shù)企業(yè)的營銷活動不專業(yè),留下了很多的市場空間,只要懂得營銷的規(guī)則,還是有機會用專業(yè)的行為把市場掠奪回來的。
在中國做市場營銷,看似都是在運用營銷手段,其實很多都不專業(yè)。由于市場的需求空間大,讓很多人可以獲得機會,然而,真正掌握營銷策略的人是非常有限的,這就是機會點。
來源:牛津管理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