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很可能為綠化和美化環境而購入一些樹苗、樹木和花草等植物類生物資產,也可能為護衛經營區域和資產的安全而購買警衛犬等動物類生物資產。目前絕大多數企業都將購買這些植物或動物類生物資產的費用直接列入了管理費用,從而使得這些生物資產基本上都游離于會計賬簿之外。
有觀點認為,對這些生物資產應該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 —生物資產》的規定作為生物資產進行核算。但又有人認為,從會計準則的角度來講,生物資產是指與農業生產相關的有生命的動物和植物。于是又出現了將企業擁有的這些生物資產計入固定資產或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兩種觀點,莫衷一是。
針對上述對植物類和動物類生物資產的情況分析,筆者從4個方面分別提出一些會計處理的建議:一是盡管《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 —生物資產》規范的是與農業生產相關的生物資產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但如果企業擁有的與農業生產無關的生物資產金額較大,發生比較頻繁,則可以根據《企業會計準則》附錄的規定,即“企業在不違反會計準則中確認、計量和報告規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行增設、分拆、合并會計科目。”所以,企業完全可以從增設“生物資產”會計科目的角度出發(農業企業需增加相應的明細科目),并參照《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 —生物資產》中對生物資產規定的核算要求和特點,對擁有的生物資產進行簡要和必須的一些會計處理。
二是如果一些企業認為上述建議不妥,或者認為沒有必要對擁有的與農業生產無關的生物資產進行賬面核算,還是直接計入期間費用為好。
但筆者認為,即使不核算,企業也不應對這些生物資產沒有任何記載和控制,應該從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和規范資產管理的角度出發,建立健全對這些生物資產如何進行內部管理和控制的規章制度,從生物資產購進的申請、領用、維護、保養(喂養)、后續費用的計量,直至對生物資產的處置(包括死亡)等各個環節做出明確規定。
此外,企業還應該建立一套記載生物資產從購進領用到正常管理,直至最終處置(包括死亡)完畢的備查登記簿,并根據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原則和設定的標準,對購入的單位價值在一定金額以上的生物資產的有關情況進行必要的登記(按購進價登記),并落實管理責任人。
這樣,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企業一定價值以上生物資產的安全和完整,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堵塞漏洞,防止虛假購進、虛列成本費用等違法違 規及腐敗問題的發生。
三是必須予以說明的3種特殊情形。一是一些企業可能專門實施帶有土建工程的綠化美化工程,如建一些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假山噴泉等,即使企業能夠分清其中的綠化費發生額,但由于工程中發生的綠化項目屬于整個工程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這些綠化費支出也應該并入整個工程成本作為固定資產進行核算;二是一些企業可能伴隨著辦公大樓或生產廠房等基建工程,同時實施配套的綠化工程。如果綠化工程能夠與大樓或廠房的基建工程分清核算,則綠化成本可以不并入基建成本,反之則應該并入。但必須注意的是,即使沒有并入,如果綠化美化工程本身就屬于前述帶有土建性質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則其中的綠化費支出應該并入整個綠化工程的成本一并作為固定資產單獨進行核算;三是一些企業可能在籌建期間對生產經營區域進行綠化美化,企業發生的這些綠化支出,除屬于前述兩項應該作為固定資產核算的以外,可以作為企業的開辦費計入管理費用。
四是對涉稅問題的處理。如果企業購入的生物資產應該計入管理費用,且符合稅法規定的對農產品扣除進項稅的規定,則可以按照購進農產品的收購發票或者是銷售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3%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并按扣除進項稅后的余額計入管理費用。但如果企業購入的生物資產應計入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或者不符合稅法規定的對農產品扣除進項稅的規定(如沒有收購發票或銷售發票),則不可以扣除進項稅,企業應該按購入農產品的買價全額計入固定資產。
來源:財務顧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