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于斌
日前,華為終端總裁余承東接受采訪,在談到榮耀的時候明確提出了榮耀品牌也要獨立,走電商。從2012年中興成立nubia,到2013年金立成立互聯網品牌IUNI,OPPO副總劉作虎獨立出來的的互聯網品牌也在路上。為什么傳統手機廠商紛紛要做互聯網品牌呢?我們來做一個解讀。
小米的沖擊
其實小米并不是第一個通過互聯網渠道實現低價高配的手機。在小米上市前幾個月,淘寶網和天宇搞過一個W700,低價的雙核手機,還給予老用戶幾百元的優惠。但是只有老用戶才能享受到低價,最終沒有掀起波瀾。
而小米手機,在沒有實體渠道的情況下,用互聯網打出低價高配牌,首發30萬獲得成功,之后一發不可收拾。2013年1500萬的目標已經不是問題,加上紅米的異軍突起,小米已經從零起步,三年成為手機巨頭,而且利潤率非常高。
小米成功的核心
小米成功的核心是雙重價格的營銷,扁平化管理帶來的執行力,和互聯網式風險投資上市圈錢模式帶來的資金和人才。
雙重價格是指,一個1999、799的名義價格,實際價格根據需求隨行就市。消費者真正能拿到的價格與其他廠商的同配置產品差不多。而名義低價抽獎有很好的廣告效應,把性價比高的印象深入人心。
扁平化管理帶來的高效率決定了小米決策執行的高效率。
互聯網模式融資上市圈錢,可以獲得更方便的融資。上市圈錢,員工們可以一夜暴富成為億萬富翁,什么高薪都比不了,所以對高端人才有吸引力。
這幾個核心,加上小米在合適的時間進入了合適的市場,成為了站在風口的豬,所以一飛沖天。
傳統企業的困局
對傳統企業來說,看到小米異軍突起,分走了自己一大部分市場份額,不震動是不可能的。
但是小米的成功之道傳統企業很難學習。
小米有雙重價格,而傳統企業如果也做雙重價格,打出名義低價,那么他們運營商渠道、公開市場渠道就會無法忍受。而且名義低價必須有互聯網的低成本才能實現,公開市場渠道的房租、水電、人工無法承載名義低價。
OPPO在2012年推出過Finder試圖模仿小米走精品低價路線,但是對線下來說,當時的定價利潤太低。而對線上來說,它的定價又不夠低。陷入了兩頭難以兼顧的困局。
至于扁平化管理、互聯網融資,傳統企業要學習就更難,一個已經成型的管理機構再去扁平化會傷及很多人的利益。而互聯網式融資就更難。
電商品牌求變
小米攻勢咄咄逼人,傳統方式陷入困局,破局的方式就是成立一個新品牌,采用小米模式。繞開渠道的利益分配難題,繞開利益糾葛。
成立新品牌,可以只走互聯網渠道,也做到名義低價。Nubia z5s打出1999元,與小米3同價,而這在傳統渠道是不可想像的。Nubia Z5開放預訂已經突破了200萬,雖然不一定能全部轉化為銷量,但是名義低價的威力已經展現了出來。
所以,金立、OPPO紛紛成立互聯網品牌,華為榮耀要獨立。
新品牌新企業架構簡單,可以學小米的扁平化管理,實現高效率。即使中興這種國企,nubia小團隊的效率也體現的淋漓盡致。金立和OPPO這種私企基因一旦成立獨立品牌,效率絕不會比小米差。
而金立更是提出了資本自由進入的口號,要學小米的互聯網式融資。雖然沒有雷軍多次圈錢上市的經驗,但是提出口號本身就是巨大的進步。
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過了高速成長期,趨于成熟,未來一段的競爭會非常激烈,2、3年后塵埃落定,各家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