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專心致志咬住自己的目標而且不猶豫、不走神,我看什么都能做好,就像打井一樣,打到一半深度可能沒有水,這時你轉移方向,就可能前功盡棄,而只要你堅持下去、再深挖一下,這口井就能打成。”
海爾集團總裁楊綿綿的學習精神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企業要有新聞眼、有新聞感覺。媒體是上層建筑,研究的是思路和思想。而張瑞敏的新觀念層出不窮,他給我們提供了無數的素材。”擔任中國危機公關網總編輯和東方英雄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策劃多年的筆者明顯地感覺到,楊綿綿對營銷和公關的駕御,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正當許多50多歲女同志閑賦在家頤養天年的時候,65歲楊綿綿不僅每天精神抖擻的照常上班,而且還在58歲又學會了開車。
“張首席對務實的人很欣賞,覺得這個人能干實事,就是他所需要的助手,而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機遇。”
“當年力邀楊總裁一同創業,就是覺得她和別人不同,在她的同齡人還在利用上班時間買菜、織衣、洗衣服的時候,她在認真地讀書學習。”
張瑞敏不僅為海爾集團挑選了一名卓越的總裁,關鍵的是,張瑞敏把楊綿綿身上的潛力挖掘出來,并發揮出去。
“是楊總把您寫的《從事件營銷看低成本擴張》推薦給我們學習的”
一個統領年銷售額上千億企業的集團總裁,不僅自己能借鑒后輩的經驗、方法,能難能可貴的是,她還能推薦給分管營銷的集團副總裁參考,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企業!因為它們不拒絕學習。
12月9日,筆者在海爾總部和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先生進行了一次“頭腦風暴”。
“去年海爾集團的銷售額中,海外銷售額大概占到三分之一,在海爾集團的規劃中,海外銷售額比例還要繼續加大。根據海爾集團最新制定的戰略,今后海爾集團銷售額中有三分之一比例為‘國內生產、國內銷售’;三分之一比例為‘國內生產、出口銷售’;三分之一比例為‘海外生產、海外銷售’,其中,要以海爾集團的自有品牌產品為主,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銷量。”
周云杰,1988年剛從武漢華中理工大學機械系畢業,張瑞敏會怎樣使用這樣一個初出茅廬的秀才呢?
1990年元月,23歲的周云杰被任命為銷售處的副處長,主管廣告業務工作;1993年元月,周云杰被調到海爾冰箱二廠任副廠長;1995年7月,周云杰又被任命為冰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8歲的他,成為最年輕的上市公司總經理。
據融資網統計數據顯示:旗下擁有240多家法人單位的海爾集團2005年全球營業額實現1034億元,全球員工總數超過5萬人,已經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立本土化的設計中心、制造基地和貿易公司,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制造商。
“我們把所有的企業分成兩類:進步快的企業和進步慢的企業”,我似乎想在我面前氣定神寧侃侃而談的海爾少帥周云杰身上尋找到海爾進步快的原因。
海爾是個可怕的企業,不僅因為海爾有個杰出的首席執行官張瑞敏,關鍵是,張首席用賽馬的方式為海爾挖掘出人才,還把每個人才身上的潛力發揮的淋漓盡致。
也許有人會問,海爾究竟為啥“可怕”?
因為海爾不簡單!
什么叫做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認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