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行天下成就第一品牌;國內第一家擁有世界超細羊毛的企業;國內第一家擁有全新男子人體數據庫的企業;2005年12月,恒源祥與北京奧組委簽約,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贊助商,并成為奧運史上毛紡行業的第一家贊助商!
2006年11月,恒源祥集團榮獲全國質量獎這一我國質量領域的最高榮譽,成為中國紡織服裝領域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獲獎企業;…………
據統計,我國的"老字號"正以每年5%的速度消亡,有80%以上的“老字號”都在新經濟條件下面臨著經營危機。恒源祥卻在這股大潮中逆流而上。
提起恒源祥的廣告語“恒源祥、羊羊羊”,恐怕無人不知。談起恒源祥的成功之道,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朱廷杰一再強調“恒源祥的制勝法寶是獨特的品牌經營。在恒源祥,企業不只是在生產絨線,更重要的是在發展品牌,用無形的品牌驅動著有形的產品。”
據介紹,2006年由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中國500最具有價值品牌排行榜中,恒源祥位列279位,品牌價值超過21億元。
“個人興趣”是第一要素
朱廷杰直言,恒源祥集團的品牌經營之所以成功,人才是關鍵。公司現在是因人才設部門,因人才設崗位。恒源祥選取人才,先是產生漁網效應,再提取核心力量。
在恒源祥,員工的和公司業務相關聯的“個人興趣”是公司實施人力資源配置的第一因素。朱廷杰告訴記者,恒源祥品牌運作的經營模式,要求員工對自己所選擇和從事的工作,要有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創新激情,而興趣正是催生和激發創造激情的原動力。
據介紹,恒源祥在招聘員工和選拔經營管理人員時,總把應聘人員和競聘者對未來崗位及相關業務的“感興趣”因素及程度,作為考核、考察的重要一關。
“通常,公司會根據員工的學歷背景、知識能力、性格興趣、價值觀取向,向員工提供職業發展咨詢,在做好員工自我分析的基礎上為員工指明未來發展途徑,為員工量身定制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同時通過選拔和評估發展重點培養對象和干部后備梯隊。”
因為“工作首先要的是興趣,而做品牌工作更要注重興趣。”“興趣是培養員工熱愛品牌、忠誠品牌、服務品牌、創新品牌的第一動力。”朱廷杰如是說。
用人最重獨創性
朱廷杰說,恒源祥希望每一位員工都成為具備卓越能力和高度能動性的人才。公司經常會有一些業務項目,需要員工與不同部門、經銷商、甚至工廠的同事合作完成,因此,恒源祥希望員工有良好的協作能力和推進項目能力。恒源祥界定人才的標準是:不論你的學歷,不論你的背景,在創新的業務模式下為恒源祥的品牌創造價值。
此外,恒源祥更歡迎有獨特見解、有獨立分析能力的員工。在朱廷杰眼中,員工應該主動提出問題,自問,我能為公司做什么?我應為公司的發展提供哪些建議和方案。員工應該時刻考慮,如何才能把自己個人的發展與公司發展結合起來。公司鼓勵員工制定職業發展目標,并提供達到目標所必須的資源,包括,為員工量身訂制培訓計劃、鼓勵員工去國外培訓,提供發展空間。
朱廷杰比喻說,公司就像一只大船,你有才能,就能在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得到提升;反之,你就會被驅逐出船。“英雄不問出處,只要你有創造、創新的欲望,公司就為你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
“職業領航員”培養新員工
恒源祥集團有一個“職業領航”計劃,大意是師傅帶徒弟,讓老員工擔任新員工“領航員”的角色,以此加大培養年輕人的力度。
給20多位新員工尋找各自匹配的“領航員”并非易事。據介紹,入選“領航員”有兩個硬條件:一是必須在恒源祥工作2年以上,二是在崗位中取得一定的工作業績。此外,還有一些軟條件:必須具有一定的組織和管理能力,能及時發現徒弟的優缺點并嚴格加以指導,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等等。
朱廷杰說,“師傅言傳身教對徒弟的影響最大,所以我們對人選非常謹慎,就像‘媒人’一樣,盡量配好對。”對于入選“領航員”的員工而言,這也是一個職業發展的好機會:除了身兼培養徒弟的職責外,也能夠促進自己成長,提升業務能力與領導能力。
朱廷杰說,“師傅帶徒弟”的傳統做法,其實是最有效的培訓方法。“職業領航員”會熱心地告訴大學生一些在操作手冊上看不到的細節,而這些細節恰恰是特別重要的。此外,師傅會根據徒弟的職業興趣與潛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規劃方面的輔導。
用心留住核心人才
朱廷杰認為,上下不平等,讓員工有做被雇傭者的感覺,肯定會把人氣走。但在恒源祥,公司高層主管沒有架子,與普通員工一起同甘共苦。這種強調平等的做法能使員工有主人的感覺。
如果員工遇到任何問題或是意見,都可以與公司的管理層對話,因為,在恒源祥,員工與管理層之間有著十分暢通的溝通渠道,總經理辦公室的門是敞開的。而且,恒源祥總經理劉瑞旗和青年員工定期溝通,通過此種方式使經理層與普通員工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恒源祥從不吝嗇為每位員工提供良好的業務培訓機會。
恒源祥公司建立了一整套包括員工入行、上崗、轉崗等各時期,包含企業文化、經營理念、職業道德、崗位技能等內容的員工教育培訓制度和規范,平均每年每個員工接受培訓的課時達60小時以上。與此同時,公司還為各個崗位設計了個性化的“培訓套餐”,即根據不同崗位、不同類型人員的不同需求,實施不同教育培訓內容的組合。不僅有專業知識、品牌運作、企業管理等“必修課”,還有諸如職業修養、溝通技巧、表達能力等“選修課”。
為了幫助有發展潛力的員工提升和開發職業能力,恒源祥還以派遣任務的方式,組織員工就讀MBA和到中歐商學院進行短期培訓,并以更富有挑戰性和承擔更大責任和風險的崗位,實施人才的戰略開發實踐。
“事實上,當員工最終選擇留在一家公司時,高薪和升遷都不會是終極目標。因為只要有能力,到哪里都可以獨當一面。在這點上,恒源祥強調認同感。這種認同,往往比物質的獎勵更能深入人心。”
“轉會制”尋找員工最大潛能
在用人方面,恒源祥本著“在最恰當的時間將最好的人放到最恰當的位置上”的原則,在公司內部實行輪崗制,員工能夠得到多方面的鍛煉,培養跨專業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便于發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恒源祥還建立了“人才轉會”制,即,所有員工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自身發展需要,向人力資源部提出“轉會”要求,只要有愿意“摘牌”的部門或公司,“轉會”即可實施到位。
朱廷杰表示,“轉會制度的施行,完善了公司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框架,為人才的全面發展和公司對人才的全面培養、考察,打開通道;也為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目標,創造了更為寬暢、有效的平臺。”之所以給員工寬容的環境,是希望給予員工在公平、公正的職業舞臺上更多地展示自己。當一個員工的潛力等級比較低時,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會與他一起找原因,使他在下一次的考核中改變自己,提升等級。
為員工晉升開辟“綠色通道”
對每個員工,恒源祥都會進行系統而全面的評估。其結果,企業會為他們提供培訓和輪崗機會。
在恒源祥,剛畢業的大學生只要努力工作,也可以上升到高層管理。朱廷杰介紹,員工有系統的發展計劃。例如,一個基層員工業績出色,他將先被提升為部門的負責人;然后,他會參與項目;接著,公司會安排接手一個項目的開發或拓展;合適的會安排進入集團管理層,經過領導崗位的鍛煉,成為成熟的企業管理者。整個過程呈螺旋式上升。
朱廷杰說,公司選拔人才是從基層選取的,他可能從未從事過現在擔任的職位,但他具備這樣的潛能,我們就培養他,最終觀察他是否具備領導能力。恒源祥不會以原有的模式和已有的慣例來指揮和管理員工,我們嘗試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