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種文化要多久?西門子說,一百年。然后呢?
然后就有一位取了一個古色古香名字的西門子中國公司執行副總裁博格先生在“2004中國最有影響力的跨國企業”峰會上揮灑自如。
和那些爭著表白自己是一家“中國公司”的跨國企業不一樣,西門子說,我們已經試圖創造西門子文化。博格說,我們雖然是德國公司,但是我們不是德國文化;我們的業務雖然是國際業務,但有些技術只在中國才有;我們是跨國公司,但是我們有中國特色。所有這些,都是西門子文化。
德國人嚴謹務實、精益求精;中國人通達應變,注重關系,融合日爾曼民族和中華民族的文化,打造西門子文化,是西門子的自信,也是博格的底氣。
去年8月,博格第一個向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提出了永久居留的申請。雖然他說的是英文。但是在上海,西門子有那么多的投資,上海是西門子在華首家辦事處的所在地。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氣和電子公司之一,西門子在中國的業務已經在西門子全球業務中起著越來越舉足輕重的作用。西門子的所有業務集團都已經進入中國,活躍在中國的信息與通訊、自動化與控制、電力、交通、醫療、照明以及家用電器等各個行業中。時至今日,西門子在中國已建立38個地方辦事處和45家運營公司。截止到2004財年,西門子在華長期投資總額超過85億人民幣,銷售額達到了384億元人民幣,擁有31000多名員工。
“我們看重我們的消費者,我們盡量去做好我們每一筆業務,這是塑造我們影響力最重要的一方面。”博格說。“還有,西門子在中國的發展絕不會威脅中國的企業。西門子已被證明是一家能夠而且愿意轉讓技術的公司,我們在中國的員工本土化率達到99%,并且僅2004年在中國的采購額就達220億元人民幣。”
但僅僅以經濟表現而贏得社會影響力還遠遠不夠,對這些來自遠方的跨國資本,如何游刃在無間的文化當中,將是永無止境的探求。正如同中國的那句老話,必先入世,而后出世。要想獲得商業的成功,必不能將商業作為終極追求。
西門子參與的德國企業聯合體,是中國連接浦東機場和上海市區的磁懸浮項目技術的主要提供者;而磁懸浮是上海的驕傲,西門子打造了上海的圖騰。這是上海對西門子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