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6日這一天對于中關村這個品牌來說是個可悲的日子,隨著國美系三位高官的悄然離去,國美老總黃光裕試圖通過接手中關村股份公司,來為自己商業帝國轉型的目的以失敗而告終。同時,從目前的狀況看來,中關村這個極具號召力的商業股以悲劇收場的結局似乎并不遙遠了。在短短的一年里,中關村結黃光裕帶來了幾多悲歡。究竟是黃光裕的運作失敗,還是中關村股份公司內部問題絆住了它前行的腳步。
債務擔保成堆
第一:盈利不足觸發送股要約
06年的股權改革中,中關村的非流通股股東作出如下特別承諾:如果2007年度中關村全年實現凈利潤低于6,748.4694萬元,即每股收益低于0.10元,全體非流通股股東將按每10股流通股獲送0.3股的比例追加送股一次,追送股份的總數按本次相關股東會議股權登記日中關村流通股股本計算為11,245,408股。
07年中期報告顯示,中關村的凈利潤是-4900萬元,按照目前中關村的盈利能力,年末盈利6000萬元無異于天方夜譚,如果達不到目標,按照6月30日的持股數,鵬泰投資公司持股15353萬股,將送股46059870股,剩余股數只占到總股數的15.9%。
一旦如果送股要約預期出現,黃光裕可能就此失去對中關村的絕對控制。
第二:債務負擔難以化解
首先是巨額銀行貸款的還款壓力。中關村的銀行貸款余額高達12億元,70%的貸款已經逾期。要求中關村支付高昂的貸款利息和罰息,這對本已十分緊繃的中關村資金鏈來說,基本上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除了巨額銀行貸款,中關村還肩負著沉重的擔保債務。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關村的對外擔保總額為42.54億元,占到其凈資產的832%。
截至2007年7月31日,公司本部累計對外擔保金額為49,505.74萬元;對聯營、參股公司的擔保金額為339,000萬元。合并范圍內公司互保金額為22,200萬元,控股子公司累計對外擔保金額為86,250萬元。
截至2007年7月31日,公司本部累計對外逾期擔保金額為16,930.10萬元;對聯營、參股公司的逾期擔保金額為339,000萬元。控股子公司累計逾期對外擔保金額為5,000萬元。可公司的總資產只有五億元。
市場戰略不明
中關村雖然總資產只有五億元,但是它的攤子卻不小,截至去年12月底,關聯企業包括北京中關村四環醫藥、中關村科技軟件、中實混凝土、中關村數據科技、中關村青年科技創業投資、中關村開發建設股份、中關村科貿電子城、中關村科技軟件和北京中科泰和物業管理等數十個。
其所涉及的領域包括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高科技產品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技術培訓;計算機軟硬件、電子產品、機電產品、通信設備的開發、生產與銷售;電信增值服務;藥物開發、生產與銷售;高科技園區的建設,高科技項目的開發,工業與民用建筑、能源、交通、市政、地鐵、城市鐵路、公共建筑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高速公路,燃氣輸送管線建筑,裝飾裝修,設備安裝,建筑設計,房地產開發,銷售商品房,物業管理;購銷金屬材料、木材、建材、機械電器設備;金融證券、創業投資、證券投資及投資管理與咨詢。
對于黃光裕的拂手而去,作為第一大股東海源控股及其控制人段永基來說,當初引入鵬泰投資可能對于化解中關村目前的擔保危機有正面作用。所以在當時的股改方案中,海源控股還特意提出了單獨送股承諾,如今看來是失策了。
內部結構生變
由于海源控股受讓北京住總集團所持25%的股權還沒有完成,黃光裕極有可能最終成為第一大股東,并對段永基的股權地位形成挑戰。
如果鵬泰投資完成對中關村包括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收購,其持有中關村的股權比例將達到19%,雖然不比段永基的持股比例,但以其實力通過比如二級市場的舉牌收購,還將對段氏的控股權地位發起挑戰。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海源控股受讓北京住總集團所持25%的股權還沒有完成,不排除黃光裕最終成為第一大股東的可能。這樣,黃光裕和段永基,一個是國內家電零售業巨頭國美電器的領軍人物,一個是國內IT界的元老級人物,勢必在誰將成為中關村的實際控制人方面發生控股權的爭奪。而國美有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鵬泰收購的目標是成為第一大股東。
“對于第一大股東海源控股及其控制人段永基來說,引入鵬泰投資可能對于化解中關村目前的擔保等危機有正面作用。”業內人士認為,此前確定的轉讓方重慶海德雖然與段永基無直接關系,但在造成中關村巨額擔保的CDMA等項目上,重慶海德均有參與,因此對中關村來說顯然不如鵬泰投資,這對段永基來說也不無好處。
2007年7月14日,中關村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旗下子公司中關村建設被訴抽逃富瑞達的注冊資金,法院責成其近期支付2000萬元人民幣。
富瑞達僅僅是冰山一角。此外,中關村內部孱弱的管理也隱藏著諸多風險。
2007年9月16日,中關村發布公告表示,該公司參股的中關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將進行破產治理。中關村之前投資2.46億元,持有中關村證券15.58%股份,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目前正是證券公司業務黃金時期,中關村證券反而死掉了。”一位證券業人士評價道。
而中關村旗下另一塊重要物業中關村科貿電子城則深陷管理不善泥沼。據知情人士透露,內部管理不善使得地處黃金地段的科貿電子城一直沒有被有效開發,其經營遠遠不如地理位置次于其的鼎好電子城,比之海龍電子城更是相差甚遠。“有的攤位竟然4000塊錢租一年,而有的攤位則長年欠租。”
就此中關村今年特意刊登了關于加強公司治理的公告,指出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1、三會的運行機制、制度條款存在不足;2、伴隨公司主業的調整,對內控制度不嚴格;3、公司信息披露不夠,需要提高公司透明度。
對此北京某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師對記者發表了個人的觀點:
“中關村”是中國改革的前沿,一度也成為中國IT行業發展的重要標志。所以,“中關村股份公司”引起人們普遍關注也就不足為奇。
要反思“中關村股份公司”發展過程中的得失需要關注的問題也很多。但就管理制度本身探討可能涉及的太多,難免掛一漏萬。倒不如從管理哲學角度去分析一些問題,也許會更有些意義。
第一,“中關村股份公司”出現現實的境況,主要是沒有選準自己的發展重點。傳說古時希臘大畫家亞比利,一次公開展覽他的作品。他藏在幔子后面,留意聽取觀眾的批評。有個鞋匠,對于作鞋面用的帆布極有研究。他在參觀之下,指出亞比利之杰作尚有美中不足之處,因為鞋的著色錯了。亞比利完全接受他的批評,在夜間把錯誤糾正過來。因他相信鞋匠對鞋比他更為洞悉靡遺。第二天,鞋匠看見他的批評已被采納,大為得意,以為自己是了不起的批評家,就進一步指摘畫中其他毛病,這一回,亞比利知道鞋匠是在不自量的信口雌黃,就從幔子后面跳出來,喊道:“皮匠老兄!你光批評鞋好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辦企業更是如此,一定要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否則一定會由于自身條件所限,造成經營不善。
第二,即便是全能冠軍也應當考慮自身體條件。因為在田徑比賽中十項全能比賽也不是一天就比得完的。“中關村股份公司”把自己的經營項目搞得越來越多,勢必造成顧此失彼的局面。就像有人準備用八個瓶蓋兒蓋十個瓶子一樣,到頭來一不小心就會出現某個瓶子里的東西噴涌而出的現象。
第三,“中關村”是一個有著強烈地理特征的概念,“中關村股份公司”的成敗得失雖然僅僅是一個企業的發展問題,但卻是可以引起許多人關注的話題。我們不能苛求一家小公司一定要承擔太多法律以外的責任;但是,一家有影響的大公司似乎很難回避自身的社會責任。正如一條小船的沉沉浮浮也許是這條小船自己的事情,而一條大船的沉沉浮浮則絕對不會是這條船自己的事情,因為,對港灣、對水道都會有影響。這些也許就是我們的企業家應當承擔的責任和思考的問題吧。
來源:世界經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