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中國)終身榮譽總裁、盛大總裁、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10億元的轉會費等等,頭頂環繞著一大堆炫目光圈的唐駿先生鄭重其事地向業界宣告,要做中國職業經理人的標桿。我們當然會精神為之一振,但振奮之余,心中卻不免產生起一連串的問號?
職業經理人是什么?是以經理為職業的人。
經理是什么?是馬克斯•韋伯所講的企業(官僚)組織中的一個職位。
企業(官僚)組織是什么?是1、以明確規定的權力為基礎,2、企業組織內的成員有著固定的職責,并權責一致,3、采用由上而下逐層控制的體系等等。
這么一層層地問下去,我們很快發現離開微軟后的唐駿,或者說作為盛大總裁的唐駿,雖然表面看風光依舊,但實際上早已不是一個名符其實的職業經理人,而異化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沒有明確權力的,介于老爺與奴仆之間的紹興師爺。
君不見唐駿先生不無得意地作如是說:“很多職業經理人在民營企業失敗就是因為權力——他們一定要這個事兒歸我決定!
“其實他們不明白,這是中國企業的一個潛規則:董事長就是CEO。你別看他把CEO的職稱給了你,其實他還是公司最重要的。這是集權式、帝國式管理,有點像中國的傳統政治,一人說了算,權力極其集中,其他人幾乎都沒權力。你應該看淡權力,甚至放棄權力。而外企就不一樣,是分權式管理。外企就是權力為中心的,最重要的就是權力,而且外企的小員工都有權力,美國一個小的移民官的權力就超過任何一個人。”
“陳天橋(注*盛大的老板)一開始說要跟我分工,我說不用,我是輔佐你的,不是來跟你分江山的,你不做的事情,我做!
學貫中西的唐駿先生能一眼看出中外企業在權力分配上的區別,卻不知道(或不愿知道)沒有了明確權力可依的中國經理人,原則上已不能稱之為經理,頗有點令人意外。好比中國企業一權獨大的董事長兼CEO,雖然有現代企業管理之名,卻無現代企業管理之實。
如果僅僅從個人轉型的角度上講,唐駿無疑是成功的,不但無可厚非,迫于生計,迫不得已,而且還非常的不容易。誠如他自己所言:“我一直做老大的,突然做老二了,我也是很牛的一個人呀。我在微軟的時候呼風喚雨,一來盛大,必須進行這么一個屬于老二的心態調整!崩蠈嵳f,這樣的心態調整,決非尋常的凡夫俗子能夠做到,至少我本人對此是十二分地敬佩,甚至是景仰。
但現在的問題是,唐駿先生要“做中國經理人的標桿”,這就難免有誤人子弟之嫌,我們也就不能不說上幾句以正視聽。我一向堅決地認為,在職責不清、權責不一的中國家長制企業,從來就沒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經理人,只有混得好的和混得不好的(類似于魯迅先生的求作奴隸而不得的人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人),只有各種各樣的飯碗。在盛大混得好的唐駿先生,充其量不過一過在四年之內坐穩了位置的紹興師爺,根本不是什么經理人,更談不上中國職業經理人的標桿。
唐駿先生是一個有大智慧、大器局的人,完全有資歷、有能力做中國職業經理人的標桿,只是一定要拿出當年在微軟的牛氣來,該主張的、該明確的權力一定得明確才行,而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防井繩,患得患失地委屈自己。委屈了自己不說,還要拿來作為成功的經驗,讓后來者向自己看齊,這就害莫大焉。
由此,我要由衷地奉勸唐駿先生,錢也賺得差不多了,該是為自己的理想做的事情的時候了,別把自己迷失在紹興師爺的不歸路上。
作者簡介:趙伯平,主張傳統文化糟粕乃中國企業病根的第一人。長期致力于中國企業管理進化的系統集成研究,先后出版過的著作和培訓光盤有《中國企業的病根子》(名列“2006年影響中國企業管理的十本團購圖書”之一)、《三階梯管理》、《以權威破除權威》、《老調新談》,業已形成一個從中國企業的病理分析、到管理模型設計、到可供操作的變革路線圖,首尾一貫,環環相扣的完整架構。
來源:價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