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當年創業的車庫被美國政府確立為硅谷誕生地,而HP的創新精神則激發了千千萬萬硅谷人的創業激情。目前,全世界有超過十億人正在使用HP技術。如今的HP,作為全球領先的高科技公司,在美國財富500強中名列第14,在全球財富500強中名列第41,并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2008全球最具價值品牌”。
讓科技傳承責任
對于惠普來講,2007財年是個不錯的年份,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077億美元,這在科技公司中尚屬首例。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馬克·赫德(MarkHurd)認為:“健康的財務狀況是惠普(HP)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的必備條件。尤其是在中國,惠普(HP)已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年增長率!
然而2008年,對中國和中國惠普又都是不尋常的一年。四川地區的地震牽動著全體國人的心,中國惠普在第一時間對身處水深火熱的災區人民伸出援手,并且攜手其他行業巨擘,為災區人民重建生活、特別是為災區的孩子們恢復學習持續地付出自己的努力。8月31日,四川廣元青川縣關莊鎮“寶潔抗震希望學校”開學典禮暨“惠普希望電腦教室”開課儀式上,300多名師生、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及寶潔、惠普50多名員工志愿者共同參加了莊重的升旗儀式。
對于孩子們來講,新的學期開始了;對于災區來講,這或許標志新希望的起航;對于希望工程來講,這種跨國公司強強聯手的公益合作模式,在其捐助史上尚屬首次;而對于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來講,建立20個“惠普希望電腦教室”的項目則正式啟動。中國惠普集團副總裁張永利先生表示:“希望‘惠普希望電腦教室’的設立,使災區的同學們也能和普通的孩子們一樣接觸到最新的信息技術,利用惠普的IT技術優勢為希望工程的進一步發展添磚加瓦!
截至2008年8月31日,惠普捐贈總計2273萬元人民幣的現金及設備用于四川賑災及災后重建。這其中包括今年7月,惠普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捐贈的500部支持全球定位系統(GPS)的iPAQ掌上電腦,用以支持受地震影響的四川省公共衛生監測與評價工作的開展。GPS掌上電腦的應用能使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衛生工作者能夠追蹤、收集疾病信息,防止傳染病在地震幸存者中的擴散,同時評估受傷和致殘狀況,重建災區公共衛生系統。
最近,惠普公司決定再次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捐贈應用服務器、刀片服務器以及刀片機柜等設備,用于滿足地震災區疫情監測數據中心的應急擴容需求,為公眾提供更好的公共衛生服務。
對于惠普來說,他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讓科技傳承責任”。
責任貫穿始終
8月14日,2007年惠普全球企業公民責任報告《責任貫穿始終》中文版正式發布。在這份報告中,惠普承諾:“我們相信領導能力首先來自于對自己更嚴格的要求。這就意味著不僅僅是提供卓越產品與服務。它包括恪守企業道德、誠實互信;在幫助他人減少環境足跡的同時,也限制自己對地球的影響;豐富生活、支持社區;同時促進公司員工的發展和福利。調動各方因素、追求更高標準。”
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惠普公司創建于1939年,在將近70年的發展過程中,HP從未停止過創新和變革的步伐。這種精神使HP從一家年收入4000美元的公司,發展成為今天的信息產業巨擎。
2002年5月7日,惠普公司與康柏公司合并,誕生了IT界的新巨人“新惠普”。
而在此之前的1985年,惠普公司就正式進入了中國市場,成立了第一家中美合資高科技企業——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作為對中國市場承諾的一個重要部分,惠普致力于為中國培養國際一流IT人才,成立了惠普商學院和信息技術學院。
惠普的奠基人在他們營利的第一年就開始了傳統的社會投入,F在,對于惠普而言,公益事業早已超越了傳統定義,他們認為,比捐贈物資更重要的,是把寶貴的經驗和更多機會饋贈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讓他們直接接觸高科技,掌握跨越數字鴻溝的本領。
“企業家孵化工程”
2008年,對于中國經濟來說,也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受國際環境等因素影響,大量出口型企業遭遇寒冬,創造了“中國制造”神話的民營制造工廠成為最大的犧牲者,而它們的失利除了造成商業資源的極大浪費之外,也帶來了失業人口增加、區域產業經濟空心化以及上游壟斷企業利潤下降等多種效應。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成為2008年度經濟生活的一個重要議題。
對于在車庫中創業的惠普來說,支持微型企業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2008年3月17日,惠普公司宣布,向澳大利亞、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的19家亞太地區從事微型企業發展的非營利機構提供23項捐助,每項捐助均高達8萬美元。其中中國地區獲贈8個項目,占總額的36%以上。這其中就包括由茅以軾先生創辦的北京富平學校提交的農民工綠色創業培訓項目。
今年7月,惠普公司再次宣布,“惠普企業家孵化工程”與中國青年國際創業計劃在災區綿陽增建1個“微型企業發展中心”,專門針對重建家園的創業青年提供扶助。至此,惠普在中國已經建立了21個“惠普微型企業發展中心”,覆蓋了13個省市自治區。2008年年初,由湖北省英山縣“惠普微型企業發展中心”推出的“農村富余勞動者創業援助項目”成功入選湖北省勞動保障系統評比的“2007年湖北就業十件大事”。
實際上,普惠微型企業發展捐助項目自2007年2月啟動以來,已有超過849個企業家接受了培訓。中國在2007年獲準6個項目,分別針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社會青年及在校大學生開展。這個計劃主要是針對性地開展創業與微型企業家發展項目,以緩解當地的就業困難,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
惠普公司除了對每個捐贈項目提供培訓所需的電腦、具備打印、復印、掃描功能的一體機及無線接入設備之外,還提供包括價值22萬元人民幣的現金以及惠普專門針對這些未來企業家開發的培訓輔導課程“先進科技推動業務成長”。課程主要為幫助微型企業家們獲得應對日常挑戰的技術解決方案而設計。
“環保巨人”的“中國綠E行動”
關注環保、提倡綠色已在世界范圍成為主流聲音。在中國,節能減排也是全社會的主旋律之一。對于這家世界上最大的IT企業來說,惠普如何應對環境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成為這個行業的標桿。
作為惠普在全球推動綠色環保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惠普隨著2008奧運年的到來,不斷推出新舉措,來促進國內市場的環保事業的發展。今年4月21日,由中國電子節能協會廢舊電子產品綜合利用工作委員會和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共同發起的、中國惠普積極參與的“中國綠E行動”在北京正式宣布啟動。
“中國綠E行動”的宗旨是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為今后出臺中國有關電子廢棄物的相關法律、技術、標準、規范等提供支撐,探索和實踐適合中國國情的廢舊電子產品回收和處理的模式,同時在消費者之中倡導綠色回收的理念。
為配合“中國綠E行動”,中國惠普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回收舉措。首先,中國惠普將原有的全國33個回收點增加到78個,進一步擴展面向個人消費者的回收體系。在這些遍布全國48個城市的78個回收點,惠普都設有專人提供回收服務,為消費者上門交投廢舊電子產品提供更加完善和便捷的服務。隨著這次回收體系的擴展,惠普已經在中國逐步建立了一個面向大、中小企業和個人消費者的全面立體的回收體系。
此外,惠普公司還將其供應鏈合作伙伴富士康科技集團的5個額外回收網點也納入到了此次綠E行動的回收體系當中,以方便消費者交投廢舊電子產品。為了達到更好地宣傳效果,中國惠普還推出了“惠普綠色回收有獎”活動,以鼓勵消費者將廢舊電子產品積極交投到正規的回收渠道,這是惠普首次針對其產品開展有獎回收活動。
作為全球最大的IT公司,進入中國20余年的惠普一直在“與中國共成長”過程中,更深地融入這個“神秘”的國度,這是一個給惠普帶來奇跡的地方,惠普也回報以真誠,截至目前惠普在中國用于助學、扶貧、就業、衛生醫療、救災等各方面的社會投入已超過2.4億元人民幣,而他們相信,這還僅僅是個開始。
來源:新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