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源,這個被家電媒體稱為“流著兩種血液的新領袖:廣東的精明,海派的時尚”。廣東神州燃氣用具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1990加盟神州,從上海分公司經理干起,與神州不離不棄堅持20年。
他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又何以在神州廝守20年,從剛畢業時熱血沸騰、理想橫飛的青年,到如今已是不惑年之男人,還與神州相擁為伴?這里面究竟有怎樣感人至深的故事,或是為外人所不知的秘密?
這一切問題的答案,還是交給劉炳源先生自己來說吧,讓他親口講述,這本就令人詫異與感動的20年!
劉炳源:
雖然距離我來到神州已經20年了,但我仍然清晰地記得,20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與當年的神州創始人張鴻強先生結識,并聽他親口訴說他是如何突發奇想,決定要在中國生產燃氣熱水器。如何召集了幾十人,建成當時只有幾臺簡易車床的“手工作坊”,開始生產燃氣熱水器。如何半年多的時間就造出了燃氣熱水器成品,送到日本大阪神菱株式會社去檢測,甚至連已擁有十三年燃氣熱水器研發與制造經驗的日本同行也驚訝地說,“中國人一年趕上日本三年。”
張鴻強先生,僅僅是不經意間在香港看到了燃氣熱水器產品,卻成為了國內燃氣熱水器開發生產的第一人,產業的開創者,俗話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作為一個燃氣熱水器新產業的開拓者,它所帶來的愉悅并不像“吃螃蟹”時感官刺激來的那么快。做產業的開拓者,其中艱辛細數難盡,半年多的時間——近兩百個日日夜夜,在興奮與失望、精力旺盛與精疲力盡的循環往復中悄然度過。
可以說張鴻強先生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只不過像農民要辛勤耕作一樣——經辦企業,但是研發制造出中國第一臺燃氣熱水器的他,又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樣偉大。
之后,神州在張鴻強先生手中一路做大,到1995年和萬家樂并列成為中國燃氣具兩大品牌,并囊括了中國熱水器企業所能拿到的殊榮。神州在1990年研制出第十一屆亞運會火炬,震驚亞洲。1995年和世界排名第4位的跨國公司德國博世集團合資... ...
神州就像一個孩子一樣,在張鴻強先生的指導之下,順利的成長,每一階段的勝利都好像必然要經過的成長期一樣。一個退伍軍人,靠著永不服輸的氣質,哪怕條件再艱苦,也能拿下“戰略高地”。神州由此發展到最鼎盛的時期。
而我就是深受當時神州企業主張鴻強個人的氣質,加上他所經辦的神州企業表現的影響,懷揣著我個人追求理想的激情,加入了神州企業,從而得以見證一個偉大人物如何締造了他強大的企業王國。
1999年,神州集團和德國博世集團合資破產,分道揚鑣,留給神州的好比是一座美輪美奐的大廈被洗劫一空:品牌價值下降、客戶散失、產品種類缺失……
神州處在生與死的十字路口,神州的后來掌門人、MBA出身的胡桂林先生開始力挽狂瀾,肩負重建神州的重任。經過兩年的艱苦奮斗,脫胎換骨的神州——廣東神州燃氣用具有限公司成立,胡桂林任董事長,并以“品牌共享、價值分源”的模式快捷的建立起神州全新的運營體系,使神州熱水器銷售量重返行業十強。
2003年,我在胡桂林董事長的支持下走上神州的前臺,擔任常務副總一職。當我接手神州市場營銷工作后,協助董事長迅速“全國破局”。目前神州公司已擁有燃氣具、吸油煙機、電飯鍋、電風扇、電熱水器、快速電熱水器、電磁爐、飲水機8個事業部,并形成了一個以燃氣熱水器及廚衛產品為龍頭、橫跨多元化小家電產品的集團式新型家電公司。神州由此再現輝煌。
20年,我與神州的不離不棄,還是因為張鴻強先生,以及幾十位神州的老前輩,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對神州、對市場、對社會的那種責任感,讓我感動。不是有句俗話嘛,“凡事堅持堅持,再堅持堅持,就成功了。”
神州在堅持,我也在堅持,我和所有的神州人一起堅持。
就是說著這樣樸實語言的人們,他們在實干,他們保持神州火炬不滅,并且光芒四射。
2005年,神州向2008年北京奧組委提交申請制造2008年奧運會火炬的報告。
2006年,神州公司和英國沃克曼普工業設計機構合作,推出全新技術的冷凝式及超級強排三大系列熱水器新產品,同步在中國和歐洲上市。
……
作者:秦秋 來源:博銳管理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