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進取型企業是七種企業DNA類型中最常見的一種,在這種企業中,成員看上去協調一致,沒有任何沖突。在進行重大變革時,大家很容易形成一致意見,但改革實施起來卻異常困難,根植于員工中的無形阻力,往往會使企業的努力付之東流。
要真正徹底地讓消極進取型企業恢復健康,首先必須識別癥狀,消極進取型企業的癥狀通常有:沒有執行力、決策效率低下、信息溝通不暢、激勵機制彼此矛盾。當然,不是每一家消極進取型企業都會表現出上面的所有癥狀。找到病因、發現問題的根源后,該類企業就可以找到解決方案。下面是企業改革的一些通用的總體原則:
后退一步,展望未來高層管理者必須首先確定企業最主要的問題所在,并且弄清它們如何阻礙了企業的進步,然后,展望未來,為企業描繪出一幅藍圖。高層管理者必須領導這場變革,各團隊要緊緊跟隨。
做出決策,然后堅持不懈地執行要讓該類企業變得更有成效,最先需要考慮的事便是分配并明確企業的決策權。這些權力應該授予那些擁有相關信息、最可能實現企業目標的人,他們通常是一線員工。還必須讓決策責任制度化,優化決策流程。
傳播信息和數據根除企業內的信息傳播障礙,構建一些系統,使決策人員能夠很容易獲取關鍵信息;制定激勵措施來鼓勵信息的有效共享;建立一些機制,以確保流向市場的所有信息都是一致和清晰的。
獎勵機制與業績掛鉤必須設置嚴格的員工業績評估標準,把獎勵機制與這些標準直接掛鉤,并將這一信息傳達給員工。績效管理系統應該與決策權和一些關鍵的指標聯系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