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考評而不將結(jié)果反饋給被評估者,考評就失去了它的激勵、獎懲和培訓功能,反饋的主要方式就是績效面談。通過績效面談,讓被評估者了解自身績效,強化優(yōu)勢,改進不足,同時將企業(yè)的期望、目標和價值觀一起傳遞,形成價值創(chuàng)造的傳導和放大機制,促進企業(yè)的持久發(fā)展。
績效面談為何難談?
但事實上,績效面談往往成了主管和員工都頗為頭疼的一件事。由于績效面談主要是上級考評談論下級在績效上的缺陷,而面談結(jié)果又與隨后的績效獎金、等級評定有聯(lián)系,一旦要面對面地探討如此敏感和令人尷尬的問題,給雙方帶來的可能是緊張乃至人際沖突!正因為如此,績效面談常常是比較難談的,難談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面談容易起爭執(zhí),雙方都想回避
績效面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情況是雙方容易起爭執(zhí),一個重要原因是許多企業(yè)的考核標準,本身就定的比較模糊。有一些企業(yè)更是一張考核表考核所有的員工,沒有根據(jù)工作的具體特點有針對性的考核。評判標準的彈性較大,這樣往往導致上下級對考評標準和結(jié)果認知上存在偏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甚至可能形成對峙和僵局。面談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對今后雙方的工作帶來麻煩,面談還不如不談,那樣反而相安無事。這是雙方都想回避面談的原因。
二、員工抵制面談,主管感覺很費勁
許多員工往往對面談采取排斥態(tài)度和抵觸情緒,認為績效考核是走形式,沒有用處,是為了制造人員之間的差距,變相扣工資,而且許多員工在面談時害怕因吐露實情而遭到上級的報復和懲罰。因此,面談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況是:要麼員工對績效考核發(fā)牢騷,夸大自己的優(yōu)勢,弱化自己的不足。要麼是保持沉默,難以吐真言,主管說什麼就是什麼。這樣雖經(jīng)過面談,主管對下屬的問題和想法還是不了解,主管也感覺面談費勁。
三、面談成了批斗會、和稀泥,員工不滿意
面談時一些主管喜歡扮演審判官的角色,傾向于批評下屬的不足,績效面談往往演變成了批評會、批斗會,績效面談成了員工的鬼門關,員工懾于主管的權威,口服心不服。再者面談時主管往往包辦談話,下屬只是聽眾的角色,很少有發(fā)表意見的機會。這樣造成員工對面談發(fā)憷。
另外就是主管的老好人傾向,主管往往怕得罪人,打分非常寬松,每一個人的分數(shù)都很高,而績效面談成了大家都好的走過場,讓下屬感覺面談沒有實際作用。
四、面談沒有解決問題,雙方都認為是浪費時間
許多管理者考核時缺乏科學的數(shù)據(jù)標準,僅僅憑印象打分。而面談時只是籠統(tǒng)的就事論事,沒有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意見,也忽視了今后的工作安排,讓人員看到面談歸面談,面談后工作照舊,自己仍不清楚今后努力的方向,感覺面談無用。而許多主管也感覺到雖然多次面談,費了很多精力,但員工的績效還是原地踏步走,也感覺面談是“浪費時間”。
如何讓績效面談好談?
我們認為,績效面談存在的問題,是比較錯綜復雜的,概括來說,面談起爭執(zhí),員工抵制面談與績效制度設計不完善有直接關系;而面談沒有用,變成批斗會,與主管的面談技巧缺乏有關。這幾方面相互影響牽連,導致面談不能成功。因此,需要從制度和技術層面同時入手,雙管齊下,才能有效解決績效面談中存在的困境。
一、制度層面:
成功的績效面談是建立在科學的業(yè)績管理制度基礎之上的,否則,面談就成了無本之木。員工對面談的不滿,很大原因是對考核不滿。因此,做好面談,從制度層面要做好以下幾個工作:
1、業(yè)績管理體系要完善:
科學的業(yè)績管理體系主要包括幾個方面:要有明確的職位說明書,每個人職責清晰;針對職責每人都有明確的目標,考核依據(jù)目標來定;目標達成與否與薪酬、晉升直接掛鉤,獎優(yōu)懲劣;針對員工考核弱項要有相應的培訓輔導,而不是撒手不管;考核投訴要暢通,員工受到不公正的評價有冤可訴。這樣整個體系形成閉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企業(yè)目標和個人努力緊密結(jié)合。許多企業(yè)的業(yè)績管理是弱項,或者體系本身不健全,或者各制度之間缺乏連貫,考核完了后沒有了下文,這樣導致業(yè)績管理制度派不上用場,被束之高閣,這也是績效面談難以達到效果的根源。
有了業(yè)績管理體系,要讓員工了解認知才會有效,因此,宣貫和培訓非常重要,通過宣貫和培訓,讓員工了解到:企業(yè)對他的期望是什么,他應該怎樣發(fā)展才符合企業(yè)的要求,怎樣做會受到獎勵和處罰。而績效面談給了他一個客觀認識自我的機會,讓他了解到其績效與組織期望之間的差距,使他有努力和前進的方向,有意識的彌補自己的短板。通過體系的建設和宣貫,最終讓員工認識到:考核是手段,發(fā)展是目的。考核和面談是幫助個人和組織提高績效。這樣員工才會把制度刻在腦海里,貫穿于行動中,有效的消除對績效管理和面談的錯誤、模糊認識。
2、考核標準要明確
由于目標是變量,因此考核前明確目標和標準,是績效面談的重要一環(huán)。目標要符合SMART原則(具體的、可衡量的、有行動導向的、現(xiàn)實的、有時間限制的),如果考核標準采用等級評定法,則要對各等級的含義做出明確解釋。主管要力戒往下壓目標,部屬不理解也要執(zhí)行的情況。這樣雙方開始就對目標和標準達成共識,可以避免因理解偏差而導致面談爭執(zhí)、陷入僵局的情況。
如果在開始面談后,雙方對標準理解還有出入,這時主管就應該尊重部屬的意見,因為目標和標準主要是主管來制定和審批的,他有義務向部屬解釋清楚。如果目標中確實有歧異或模糊不清地方,主管就應該在今后工作中對目標進行修改明確。
3、主管要學會角色認知
作為承上啟下的紐帶,主管稱職與否,對自身角色是否認知清楚,這也直接決定面談的成敗,許多主管自身業(yè)務很強,但下屬業(yè)績一團糟。而這時,他往往認為是下屬不稱職。事實上,獨木難成林,團隊績效高的主管才是一個稱職的主管,主管不僅對自身的績效負責,更要對部屬的績效負全部責任,上下級是績效伙伴關系,只有下級做的好,主管的工作才會出色。
同時,在制度設計和培訓宣貫上,也要突出主管對下屬績效的連帶責任。使其意識到:績效考核不是主管對員工揮舞的“大棒”,主管也不是審判管和老好人,主管要做好教練、輔導的角色,幫助部屬走向成功。而績效面談給了雙方一個互通有無,共同改進,解決績效問題的絕佳機會。
二、技術層面:
有了業(yè)績管理制度做基礎,從技術層面來說,主管要掌握面談技術這個基本功,面談才會成功。在績效面談中,比較可行的面談流程如下所述,根據(jù)該流程,主管應掌握的主要面談技巧有:
1、 面談準備要充分
面談準備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心理準備,主管要事先了解部屬的性格特點,工作狀況,充分估計到部屬在面談中可能表現(xiàn)出來的情緒和行為,準備可能的應對策略。二是數(shù)據(jù)、資料準備。如工作業(yè)績、計劃總結(jié)、管理臺帳等。在面談前,主管對有關資料熟諳于胸,用科學的數(shù)據(jù)、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員工也同樣如此,這樣上下級的分歧就很小。這就需要建立管理臺帳,及時記錄員工的行為表現(xiàn),對員工的計劃、總結(jié)、報告等也要及時批示評點,這樣面談時才能言之有物,也避免了對部屬工作不了解,分難打,提不出意見的窘?jīng)r。再者,績效面談開始后就把面談程序、目的和原則講清楚,通過輕松的話題來培養(yǎng)融洽的氣氛,這也是面談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
2、雙向溝通,多問少講
面談是一種雙向溝通的過程,發(fā)號施令的主管很難實現(xiàn)從上司到“幫助者”、“伙伴”的角色轉(zhuǎn)換。主管不要包辦談話,應該給下屬充分的表達機會。首先要感謝部屬這一階段的工作貢獻,引導部屬說出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對問題的看法分析等,讓員工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表達心聲。對有歧異的地方,要讓部屬陳述和解釋。這樣主管才能有效的了解下屬的問題和想法。
主管要善于發(fā)現(xiàn)部屬的閃光點,分享部屬的經(jīng)驗。尤其對績效不佳的員工,也要表揚其好的一面,樹立部屬的信心,讓其再接再厲,把工作做好。同時,主管給部屬的反饋應具體,無論批評和表揚,都針對員工的具體行為或事實反饋,避免空泛陳述。如:“你的態(tài)度很不好”或是“你的工作做的不錯”。模棱兩可的反饋不僅起不到激勵效果,反而易使員工產(chǎn)生不確定感。
3、問題診斷與輔導并重
一旦發(fā)現(xiàn)部屬績效低下,雙方要查找原因。是組織因素還是個人因素,是目標制定不合理,還是人員能力、態(tài)度有問題,一旦查出原因,雙方就需要齊心協(xié)力解決。如果是客觀原因造成員工績效下降,主管要協(xié)調(diào)各方面的關系和資源去排除障礙。通過診斷輔導,要讓員工認識到:主管就在他的身邊,在他前進的過程中會隨時得到主管的幫助。這樣他就不會抱怨面談無用。
在診斷輔導過程中,要對事不對人,只能說部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能涉及到人格問題。最好不要拿他和其他員工做比較,而是與他的過去相比。當員工做出某種錯誤或不恰當?shù)氖虑闀r,主管應避免用評價性標簽,如“沒能力”、“真差勁”等,而應當客觀陳述事實和自己的感受。
4、不僅談論過去,更要發(fā)展未來
績效管理是一個往復不斷的循環(huán),一個周期的結(jié)束,同時也是下一個周期的開始。因此在對人員績效進行評價和回顧后,還要幫助員工找準路線,認清下一階段的目標。主管與員工合作,對下一周期的工作重點,績效的衡量標準、主管提供的幫助、可能的障礙及解決方法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探討并達成共識。最好的方法是讓員工提出目標和解決方案,主管作為部屬的支撐者,幫助他解決其中的疑難,而不只是下達命令,員工被動接受。這樣績效面談就可以達到了它的最佳結(jié)果:無論部屬來的時候是什麼心態(tài),結(jié)束的時候都笑瞇瞇的出去,而且精神百倍,干勁十足。
5、面談溝通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
考核和面談是幾天的工作,但績效溝通貫穿于工作的全過程。績效管理的核心就在于通過持續(xù)動態(tài)的溝通真正提高個人和組織績效。不懂溝通的主管不可能擁有一個高效的團隊。主管與員工在目標實施過程中隨時保持聯(lián)系,及時排除遇到的問題和障礙。這樣考核結(jié)果也不會出乎意料,因為在平時溝通中,員工們已就自己的業(yè)績情況和主管基本達成共識,績效面談只是對平時討論的一個復核和總結(jié)。此時,主管已從“考核者”轉(zhuǎn)變?yōu)椴繉俚摹皫椭摺焙汀盎锇椤薄?
績效面談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成功的績效面談背后是科學的業(yè)績管理制度、稱職的主管和充分交流溝通的企業(yè)文化,再加上企業(yè)領導的大力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缺一不可,只有這幾方面都具備,績效面談才會真正傳導企業(yè)的期望和價值觀,激勵員工向更高的目標發(fā)展,這不僅能促進員工的進步,更能促進企業(yè)持久的發(fā)展。
(作者:高強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