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有幸參加了一次培訓的戶外拓展訓練。體驗式拓展訓練讓不熟悉的學員組成一個團隊,在齊心協力完成任務的同時迅速熟悉了解自己的同學,為今后的學習與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同學們在活動中團結友愛,奮發向上,順利圓滿地完成了各個拓展項目,獲得了許多有益的啟示。而其中一個叫做“孤島求生”的項目更使我感慨良多。
在“孤島求生”中,隊員作為健全人、啞人和盲人被分在珍珠島、啞人島、盲人島三個島上,按一定的規則,健全人在完成自己任務的同時要將盲人和啞人全部接到珍珠島上來,游戲讓人體會到:掌握信息以及溝通的充分和有效程度是做出正確決策的基礎。層級間的溝通協作貫穿在整個項目中,管理溝通的意識就這樣在一個游戲當中悄悄地植入每個同學的意識當中。潤物細無聲,參與者無不慨嘆游戲設計者的匠心獨運。
除了溝通協作等游戲設計者巧妙安排的內容外,另外一個現象引起了我的注意。拓展活動間歇,在與其他小隊成員進行交流時我發現,大部分小隊在完成“孤島求生”這一任務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往往是難以順利表達自身意愿的啞人,而不是健全人。是啞人主動考慮如何冒險嘗試登上盲人島,推動健全人去了解和協助盲人完成任務,實際上起到了整個團隊的推動甚至領導作用。
是什么導致這一現象呢?仔細分析孤島求生項目設定可以發現,啞人的任務中明確指出只有在盲人完成其第一項任務后才可以使用手頭的木板實現跨島——而盲人僅靠自身是不能了解和完成其規定任務的。這使得啞人“天生”具有與盲人聯系的緊迫感。而項目中健全人的任務除集合所有人到本島來以外還有另兩項不需要其他島人員參與的任務,這就使健全人在與其他島聯系的緊迫性要差很多。
從項目設計角度講,“孤島求生”中的健全人、啞人和盲人分別對應于企業里的高層、中層和基層人員,反應了這樣一種情況:健全人往往能全面地獲得信息,并能隨意表達自身意愿;中層人員往往缺乏良好的與高層管理者溝通的渠道;基層人員更是只能獲得很不全面的信息,其意愿和信息的傳達渠道也十分匱乏。
無獨有偶,有趣的是現實生活中也經常是中層管理者在許多事務的溝通和實施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或許是因為高層管理者主要著眼于整體戰略的考慮和制訂,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關鍵信息(如突發事件)獲取的及時性和詳細程度都是中層管理者更勝一籌。在與基層管理者和基層員工的溝通方面,中層管理者更是具有先天的優勢。承上啟下的中層管理者基本上決定了一個公司對外界變化做出反應的靈活程度。
由此我們就更容易理解為什么一個公司中層管理者的能力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該公司的發展潛力,決定了該公司的戰略達成能力。推而廣之,我們甚至可以武斷的說,一個國家中層政府官員的管理能力和廉潔程度如何,極大地影響這個國家的未來。因此,我們在進行中層管理者或中層官員的選拔、培訓、監督和評估時,尤其應該花大力氣。從某種角度講,其重要性甚至是第一位的。
北大縱橫是國內本土管理咨詢業的先行者和領導者。公司創始人王璞先生等50位合伙人領導數百名由名校MBA和大中企業高層管理者組成的精英咨詢團隊,為中國各級政府和大中企業提供區域經濟、戰略、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解決方案。作為中國知識服務業的一面旗幟,北大縱橫把《成為中國企業的成長與變革的一種重要推動力量》作為自己的使命,公司愿景是《做中國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詢企業》。公司曾榮獲2002年度中關村最具發展潛力企業最佳團隊獎、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組織評選的中國21家最具成長性企業、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獎、首屆中國管理學院院長獎等多項榮譽。
作者: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顧問 張貽翔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