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柏明頓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高級顧問師 徐老師) 一 婚戒,職場心結! 案例1:結婚快一年了,可漂亮的馮女士在公司從來不敢戴婚戒,不是為了要繼續吸引回頭率來滿足虛榮心,實在是自己吃一塹長一智。她在原先那個公司做HR,工作非常出色并深受上司夸贊,還承諾來年升職加薪呢。由于已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因此她決定索性趕快把婚事辦了,以為了以后全心拼事業。請帖在辦公室一發,老板那個詫異:“你都要結婚啦?” 度完蜜月,馮女士趕緊上班,卻發現崗位已有人代替,她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被炒了。后來,有同事告訴她,老板是怕她休完婚假,沒多久要休產假,公司要白白賠進一年的工資,所以才趕緊找借口讓走人。現在馮女士重新開始,事業剛有點起色,又不打算馬上要孩子,所以從來不敢將婚戒示人,對自己已婚的事守口如瓶! 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隱婚族正在悄悄盛行,這些人接電話時神神秘秘,語氣又相當曖昧;自稱是快樂的單身貴族,卻避談感情婚姻,平時與異性關系熱絡,可是私下卻不會保持聯絡。結婚本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過去結婚通常要大張旗鼓,好好地熱鬧一番,恨不得讓普天下所有人都分享自己的幸福與快樂,然而現在卻有很多已婚的人卻刻意隱藏著自己的已婚身份,以“單身”、“無婚史”的身份示人。為什么有人會選擇隱婚呢? 二 隱婚,折射生存、生活策略 1應對職場競爭的生存策略 案例2:張女士是某公司的銷售人員,有一次她去拜見客戶,剛一見面,客戶就夸她年輕漂亮,一定是才出校門,而她則笑著說自己孩子都快上學了。盡管當時客戶并未表現出什么,讓張女士感覺業務必定可以成功,但是事后那位客戶卻再也不和聯系她,而是轉而聯系另一位未婚同事,這讓原本信心滿滿的張女士納悶了很久,從此再也不會向客戶透露自己的婚姻狀況了。 案例3:李同學是某名牌院校的研究生,在校期間已經結婚,但是這給即將畢業的她卻帶來無盡的麻煩。在無數次的應聘中,在得知其已婚狀況后盡管口頭上稱贊其“研究生,又有相關工作經驗,我這里急需你這樣的人才啊……”仍然是毫不猶豫的將其淘汰。不得已,在接下來的應聘中,李同學隱瞞了自己的結婚事實,很快就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目前,很多公司的外部客戶存在對于已婚的偏見和異樣看法,而公司內部也存在規定公司內部員工不能談戀愛、已婚的職員常常被其他單身同事疏離的現象,因為這些職場潛規則的存在,面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很多人為了自己在競爭地位不因為已婚而削弱,可能就會刻意對婚姻狀況進行隱瞞,而這主要發生在外企、大型私企、銷售行業的白領中較為普遍,隱婚甚至已成為很多白領的生存策略。 2處理人際關系的生活方式 案例4:小李長得年輕漂亮、性格開朗,到公司后很快就和同事打成一片,下班后總會有很多朋友約她一起吃飯、娛樂,這讓他很是開心,但是好景不長,在一次她無意透露自己已結婚的消息后,再也沒有同事相約她出去玩耍了,因為在同事眼中已婚女性再也不屬于她自己,而是家庭的代名詞,這讓小李有些后悔,換了新公司之后,小李就與老公“約法三章”后加入了“隱婚族”行列。 案例5:劉小姐兩年前就結婚了,因為工作的原因,一直沒擺酒席。結婚的事除了非常親密的朋友外,一般公事往來或泛泛之交的人都不知道。一來她對目前的老公并不太滿意,不想把他帶給朋友看,二來她還是覺得單身生活更為自由自在,因此她不想刻意張揚自己結婚的事,況且她認為結婚是個人隱私,沒有必要讓所有的認識她的人都知道。 可見,希望與朋友、同事保持婚前的融洽關系也成為“隱婚理由。”她們擔心“公主”變成“皇后”必然遭到朋友同事的冷落,那么就不會再享受以前的生活了。而潛意識里對配偶不滿意和對婚姻不自信也會引導自己做出不在婚姻狀態的反射,因此把隱婚有意無意地作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 三 職場隱婚須慎重! “隱婚”成為時下白領的一種生存策略,或是一種生活方式,隱去已婚的身份,換來的是職業上公平的機會、上司的青睞及更多的發展,或是生活上自由的空間。不過,盡管進行隱婚會給當事人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就必須做一些違心的事,要面對被同事揭穿的尷尬,還要顧及家人的感受,如果處理不慎,恐怕還會引起大變等。因此不該不分場合的“隱婚”,比如在應聘時,應該本著“誠信”的態度,相信自己的實力,如實填寫婚姻狀況;在接觸客戶時則可以根據需要作選擇。而且“隱婚”隱去的是婚姻的神圣性,也不是一個在職場上立足的長遠方法,只有靠自己的自信、能力爭取到機遇,創造生活,才能獲得職場認可,實現自我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