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上市曾在當天引起相對密集的關注外,似乎很快陷入靜悄悄的狀態,未能如百度、網盛科技等先行者的IPO那樣連續性地保持升溫。事實上,高新技術股中,金山算得是辛苦的那類。
從1988年公司成立,1999年籌備上市,19年創業歷程,8年烽煙歲月,金山在跑完WPS、毒霸、詞霸、網游之后,終于也跑上了IPO之道。10月9日,金山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發行價3.6港元。在網上披露的雷軍致員工的信中,不難看出這位創業者的喜悅之情躍然字里行間。如果說金山做了眾多的產品線,從網絡安全,到字處理軟件,從門戶到互聯網,雖然都不是太順,或者都不是行業的老大,但在一定程度上其目標總是實現了的,而公開發行上市,也是金山籌謀多年、努力多年,而至今方見成效的一件事情。
創業者,不易也;長途奔襲者,更不易也。
翻開納斯達克、港股、紐交所的中國概念股黃頁,從中不難發現由70年代創業者構成的先鋒方隊們奔跑的足跡。從1995年開始,這場奔襲戰即已打響,中國互聯網及軟件業注定不再寂寞。1999年7月,中華網作為“中國概念股”的先驅,揭開“中國概念股”進軍世界資本市場新時代的帷幕。2000年3月,新浪登陸納市;6月,網易掛牌;7月,搜狐躋身納市中國概念股行列。
緊接著,中國互聯網經歷3年時間的閉關修練后,攜程登陸納市成功,成為第五家中國網絡概念股,隨后,空中網、分眾、華友世紀、靈通網、第九城市、e龍、51job、金融界、騰訊、慧聰、新東方等新經濟領域標桿企業相繼IPO,完成企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一環。
這其中,可能空中網的跑步前進、攜程缺乏懸念的完美演繹算得上個奇跡,或者說e龍的資本操作較為明顯,華友世界、靈通網們搭上了SP的熱潮,而其它上市公司的創業者們的奔襲戰卻是精彩得多,而背后遭遇的艱苦與磨難可能也只有創業者們自己最有體味。
這個長途奔襲,可能包括不停地給團隊打氣,因為不是每名成員都具備無畏而又堅定不移的精神與斗志,也不是每一名團隊成員都能夠為夢想而努力,能堅持不懈地為夢想而奔跑的人畢竟是少數,但做事卻要多數,怎么辦,只有不停地鼓勵,采取策略,尋找辦法,建立制度,尋求激活點;可能包括確立一個又一個階段性目標,帶領團隊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或者從這一個失敗的地方爬起來,尋找下一次機會,這過程中,某一點的勝利并不值得驚喜,也不值得去固步自封,追逐更遠大的前景與未來是令創業者們最心動的事情,而如何帶著團隊、讓更多人一起去完成,則又是一場消耗戰;當然這種奔襲還將包括每天高達14、15、16,甚至1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也許還可能一手端著泡面,另一手握著鍵盤。早晨起來西裝格履地坐在客戶的會議室里,而連續趕了幾天的方案,而這種辛勤換來的也可能是合作未能達成。
還有許多種奔襲,這些奔襲需要的不僅是體力與腦力,還將是心力、能力及財力,財力可以通過前幾力去掙取,而前幾力卻很難通過財力去購買。誰能熬過去,誰能堅守住,誰能繼續往前奔跑,誰能保持團隊的持續戰斗力,也許誰就能取得最終勝利。成員的流失或許不可怕,可以通過改變自己、改變策略、改變成員,或者補充新力量而解決,財力的短缺或許不完全致命,因為只要還能帶著隊伍奔跑,再塑一個“帝國”并非不可能,而勇氣與斗志的喪失卻是致命的,這將意味著長途奔襲宣告終結。
求伯君與雷軍是創業者群體中很好的榜樣,雖然他們的身價還遠遜于百富榜上的眾位大佬,雖然他們的知名度也不及風頭正勁或一直就旺的一些風云人物。但誰能堅持這么多年商海搏擊,誰能換過如許多產品線而仍堅持不懈,又有幾家能打出民族軟件產業的旗號?
看看金山,再觀這兩位創業風流,準備好長途奔襲了嗎?創業者們!(贏道服務中小企業知名度塑造www.pushway.com.cn鄧超明)
作者:鄧超明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