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執行,企業的生命力往往取決于企業的執行力,任何一個企業并不是倒在沒有好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而更多的是缺乏執行力。企業的輸贏往往在于企業的執行力。
執行力應該是任何一個企業都在探討的問題,可往往并沒有太多的成效,薪酬抬高了、績效明確了、人員素質提高了、辦公條件改善了、信息化水平升級了,可依舊不能明顯改善執行力?企業領導人、企業員工、企業制度、企業文化都在被研究,究竟問題在哪里?
執行力在于領導,這是無可質疑的。國有企業的領導就不談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他們都想把企業搞好,至少讓面子好看一點,榮耀一點。民營企業更不用說了,領導尤其創始人天天關注企業的執行力,這可是他們的心血;可在強調執行力的問題總不能得與很好得解決。有人說是他們素質不高,沒有什么文化底蘊,對管理根本就不明白,靠的是有錢。對此我想說得是,和這些民營企業家們一起起家得人很多很多,為什么他們殺出重圍?請深思這一問題。不少民營企業老總的素質不高,但現在有多少民營企業的老總在進修、在尋找老師、在尋求出路,他們的素質比社會想象的要高很多。自私,這是人類的通病。沒有人不是自私的,這個問題經濟學家早已幫我們闡述過了?高執行力企業的老總不自私,那就請拿少點工資,剩下的就捐給/回饋社會吧。能力,呵呵,我相信每一個中國人能力都很強。更不用說已經小有成就的老總們。驕傲,是會有點,但每個人都是有點自知之明的,傻子都有。性格,這個我贊成,不過所有人都有改變不了的性格缺陷。其他的因素我也不在分析,領導并不是影響執行力的至關因素?
員工的整體素質,十年前的企業員工的素質和今天存在很大的差異,但企業的執行力似乎沒有抬高的提升,反而有回落的趨勢。員工整體素質的提升就不用我在這里列舉了,簡單看看幾天辦公設備就可以知道了。有人說關鍵是道德素質尤其是職業道德素質的不高造成的執行力不高,職業道德素質究竟指得是什么?真的回落了嗎?還是低執行力的替罪羊?再來看看其他一些高執行力的組織,軍隊,整體素質應該沒有企業高了,職業素質是比企業員工高,那們黑心窯的違法組織那,我想執行力更高,基本素質、職業道德?員工整體的素質也不是執行力的關鍵所在。
企業制度/機制一直是企業執行力指向的矛頭,多少企業在改革,但是取得的效果似乎比預想的要差了許多,甚至于部分企業沒有得到任何改善,有一句話歸結:執行不到位,回到了執行力的問題上來了,是執行力影響了企業制度/機制還是企業制度/機制影響了企業執行力?筆者沒有找到答案。
正如“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沒有答案,怎么也要找個答案”,企業文化成為了幕后者,深究其源是中國文化的不良后果。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留下的是些糟粕?我想并不是?否在也就沒有5000的歷史和輝煌了,沒有4大古發明了。可無論專家學者也好企業管理者也好,折騰了半天也沒有弄個所以然來。企業文化一直都是個沒法解釋的黑洞,也自然成為沒法解釋的現象原因所在。至少反駁缺乏證據和力度。
那么企業執行力的根源就在在哪里??還是從執行的角度來分析,看看軍隊組織吧!高的統一性、絕對的服從性,這是軍隊高執行力的根本保障。再來看看企業,職能多樣化、目標多元化、行為個性化、利益多重化、因素多樣動態化。勞動的合理分工必然致使部門多樣化、各部門除了共性目標,還有自己的目標,各部門行為本身就是個性的整體行為,崗位的要求同樣致使行為的個性化,這些在任何組織中都會出現,而最頭疼的是利益多重化,這是最需要調和的矛盾,同樣環境的復雜動態化影響者執行力的效率。
對比一下不難看出,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統一性,高的統一性(命令的服從性)這是高執行力的基本要求。利益的多重化是兩者的分水嶺。那么企業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了,其實在精益生產一書中的精益企業群中已經告訴我么“戰略導向的同質性”和“利益的共享程度”是精益企業群的前提。“目標統一性”“利益共享化”是企業執行力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討論什么都沒有太多意義。可以這么說黑心窯某種意義上是強制性的高執行力的組織,為了獲取養活自己的報酬,優秀的企業是柔性的高執行力組織,為了共同的發展(利益共享)。兩者的共同指出還是“目標的統一性”和“利益共享”,致使統一性和共享的內涵不同而已。
對于企業員工的劃分,我采用體-面-點或者面-體-點的方式。體層面,從整體考慮企業經營,對應于高層,面層面,從某個層面考慮部門經營,點就是員工個體了從崗位角度考慮。之所以還用面-體-點,主要向強調一下中小企業。需要形成的統一是體、面、點上的綜合統一,整體發展方向,圍繞這個方面部門該作什么。崗位該作什么。這樣做到的統一停留在表象,內在的統一需要利益的共享。無論使面和點,他們的差異造成的影響都是不可忽視的。
每個層面都有每個層面的各自的目標,盡管是圍繞整體目標的,但總存在一定的偏差,從矢量的角度分析,矢量和的大小取決于分矢量的方向和大小,各何況企業的合矢量是在某種定向,分矢量的方向就更顯重要了!調整實現帕累托效應,呵呵,筆者并不贊同帕累托效應,有調整就勢必有人利益受損,如何補償是關鍵,盡管共同利益得以保障,但那畢竟是共同利益。矢量和的大小同樣是力的大小影響,方向再一致,都沒有使力,都沒有努力,合力還是有限,這就需要另一個層面上的利益分享,如何讓企業、部門、員工一起成長,共同分享利益,這才是動力的源泉。
企業要有高的執行力,就要有目標統一性,要有內在高執行力就需要利益的共享及企業、部門、員工的共同成長,沒有必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究領導風格、員工素質、企業文化等等,統一思想、擺正方向;利益共享、共同成長。
對于優秀的組織而言,在于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優化目標統一和利益共享。
作者:王金武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