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談的很多問題其實不是管理,有點像談金融。比如說有國家的戰略問題,行業戰略問題和企業戰略問題,戰略本身更多是面向對外的。比如說國家未來怎么做,包括行業剛才也提到了怎么在世界上發展。甚至有一個披露轉移的問題,從發達國家轉移到中國,中國變成生產制造中心,中國摔不出去已經變成這樣一個定位了,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是不是永遠的能力所在就是做這個產品的,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國家戰略問題。
我覺得這個問題,比如說能不能從東部轉移到西部,能不能從中國轉移到越南去,這都是從戰略上解決的問題。從管理的角度來說,我覺得管理應該是人和事務的效率化和目標化,一定要把管理給一個清晰的界定,管理是什么呢?比如說在經營戰略確定的情況下,我們人力資源怎么操作,這是管理的問題,應該把這個確定下來。當然這里面也牽扯到國家管理、行業管理、企業管理先把這個概念確定下來。
再說一下未來的管理,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大家也提到了,比如說這本書定位的問題。從管理的角度來說,也牽扯到管理思想的問題,比如說中國可能更多的會強調人情,美國更多的強調法,日本更多的強調理這都是一種管理思想。從中國的角度來說,其實中國后來一直學習中國哲學,我覺得它的問題在哪里呢?中國有史以來它缺乏理性思維的一個體系,也就是說比如說缺乏西方人整體的邏輯體系。這樣造成中國人更多的,比如說以人為本,這個人在,企業在。包括企業家的群體也是這樣一個狀態,這個是問題。
從日本的角度來說,因為我研究了日本的文化和日本的企業,日本過去是學中國的儒家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但是后來它發展到脫亞用歐,它學習西方和歐洲的思想。后來它變成什么呢?把歐洲摔下了學習美國的先進思想,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技術東西。但是實際上就它的本質來說,從中國的角度來說它需要從未來的管理角度來說,需要借鑒美國、日本,包括中國本身的傳統管理思想和理論。但是現在還沒有人真正系統的整理這些思想,形成一種體系的架構出來來指導企業。但是從發展方向來說,應該說世界肯定是各種管理思想的交融。除了沖突以外最后的融合肯定是方向,關鍵是怎么引導的問題。
從這本書的定位來說,如果是未來的管理的話,我更傾向于把它的范圍縮小一點。比如說給它縮小到管理思想或者是管理思維方式,這些的話可能更有直指問題和企業的方向感。如果叫未來管理可能更多的是走向未來,更寬泛。但是聚焦點會更小一點,也不太容易把握?赡軙且环N大而無道的體系,所以我覺得一定要控制好我們的目標消費者,我們把這些弄清楚給一個清晰的定位。同時要看到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我們把它準確的描述出來,這樣我們可能在于真正做成功。
作者:邵洪波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