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和經過:11月26日,有網友向新民網反映五糧液集團2005年6月27日生產的“王者風范”豪華52度白酒瓶身上的篆刻形章印為“王者風缺”。
26日下午記者致電五糧液“王者風范”總經銷商、集團設計部門和質檢部門,得到了一堆非常外行、叫人啼笑皆非目瞪口呆的說法。
經銷商說法:
“王者風缺”可能是設計或某個環節出現錯誤造成的。
經銷商說法評價:及格,按照(association聯合、believe信任、communicate溝通、driving推動)四原則,做到了信任和溝通,坦誠回答問題,但是沒有很好的聯合和推動,使自己的回答很無力,而且沒有產生積極作用。
總之,這是一個合格的經銷商,但是對王者風范的品牌認識度不足。
設計部門說法:
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這批包裝06年已經停止生產了,今年全部換了包裝。
篆體有這種寫法,可以左右換過來用。錯別字的現象到處都有,對產品質量沒有什么影響,而且消費者并不會去注意這個字體。
這對消費者有什么影響么?造成精神傷害了么?如果消費者認為買到的是假酒,可以拿到廠里來鑒定。
我們印的就是‘王者風缺’可以么?上面印的是什么字就是什么字。這件事也上升不到文化事件的高度,現在錯版的包裝可能變成絕版,可以收藏等著升值。
不用去管上面印的是什么,印的就是個圖案,只是一個裝飾性的印章,不表示任何意義。
設計部門說法評價:立即開除、下崗此人,并且要賠償五糧液品牌損失費。這樣的設計對品牌的理解度幾乎為零,只能為品牌減分,屬于操作工層面,不能注入感情的設計王者風范將一文不值。
如果僅僅是字體錯誤可以原諒的話,該設計人員的回答絕對不可原諒,而且已經成為了品牌的殺手。
質檢部門說法:
05年生產的酒市面上基本上都已消化了,怎么召回呢?
并不存在印錯的問題,印的就是“王者風缺”,而不是“王者風范”。
質檢部門:同設計部門,這已經不是工作失誤,面對媒體的回答已經嚴重傷害到品牌。
可悲的五糧液,可悲的中國酒文化,把“王者風缺”僅僅當作一次“印刷事故”,這是五糧液企業管理層的重大失職,當危機發生的時候,既沒有高層出面澄清,更沒有相關的更正信息,五糧液可以說錯得離譜。
酒不僅是快消產品,也是文化產品,高檔酒存在的意義就是濃縮中國文化,講述歷史源頭,無論是歷史名酒的“厚重感”,還是洋酒的“貴族氣息”,還是新興品牌的“融入時代”,都從不同角度闡述“人生”和“情感”,或者“價值”。在文化環境和市場環境的多重作用下,高檔白酒更成為文化的代名詞,誰能圓通于文化產業,獲得某類人群的認可,誰就能成為市場的佼佼者。五糧液(中庸和諧的五糧境界)、茅臺(國酒,中國魂、中國精神)、劍南春(盛唐文化、中國華章)、水井坊(中國白酒第一坊、高尚生活)等品牌無一不在傳遞價值,脫胎于五糧液的王者風范更以“大氣磅礴仁智信”理念成為高端白酒的代表品牌,走出了品牌建設的重要階段。按照王者風范官方網站的說法:
“酒的消費從本質上講是文化的輸出,白酒也不例外,國際化的白酒消費,更深意義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化消費。縱觀世界酒類市場,酒的競爭最終都會演繹為文化的競爭,一個酒的市場版圖大小,也就意味著其所代表的文化影響力大小。因此,中國白酒能否走向世界,擴大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其背后的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世界知名企業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偏差和錯誤,無論可口可樂還是海爾,無論芝華士還是五糧液,出現一些失誤都是非常正常的,很多時候,曝光就是機遇,關鍵看企業態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看五糧液:問題被網絡曝光以后,企業從上到下,都在推諉責任,自以為是,這直接暴露了五糧液品牌授權中的很多問題,五糧液的品牌已經到了很危險的時候,是該警惕了!
筆者的解決建議:既然社會上都在盛傳錯版“王者風范”具有升值意義,那王者風范應該將錯就錯,除了積極道歉認錯以外,還應該聲明:
“由于工作失誤,王者風范某些包裝出現印刷錯誤,在廣大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企業深表遺憾,并且在此向長期購買王者風范、并熱愛五糧液品牌的顧客致以深切的歉意。但是企業跟蹤發現,某些收藏者處于各種目的,開始高價炒賣錯版王者風范,有些職業炒家甚至開出天價收購錯版王者風范。因此企業鄭重聲明:錯版王者風范其產品、酒質和出廠價格和正常包裝王者風范并無差別,所以希望炒家和收藏者注意市場風險,避免盲目收藏帶來的相關經濟損失”。所謂“妙語動人心”,既認錯,又附帶對錯版白酒給以正名,還體現了企業的責任,何樂而不為呢?
還是將管理娛樂化吧,按照筆者ABCD的總結方法,企業的公關管理應該還有如下的四大原則:
A(黯然)對事情的發生表示抱歉,情緒低落,很遺憾,很難過,很抱歉。
B(閉嘴)堅決不亂說話,不輕易發表任何有立場的觀點,做到防意如城,尤其面對不熟悉的專業問題和領域,倍加黯然(B+A聯合使用效果更好),但是不發表具體意見。
C(錯誤)承認錯誤,先自打耳光,獲取理解和同情,不躲避、不爭辯,態度良好。
D(大家)有大家風范,愿意聽取來自各方面的意見,虛心接受監督和批評,并且配合相關部門調整或者整改,我們一直在努力,我們也在學習,也在進步。
以上四點,也算是中國企業危機公關的一些心得,很老土,但是簡單易懂,容易記憶,希望各企業和組織多多交流和指正。
文興國,近20年廣告公關經歷,本土公關見證者,思想者,實踐者。公關SOS(聲音SOUND、系統OMNIRANGE、銷售SALES,SOS時刻緊急)理論倡導者,公關PR“預先機制”(Prior)和“決斷機制”(Resolve)實踐者。現任某大型公關集團資深顧問,負責策略、企業公關、品牌咨詢。聯系:prking9@hotmail.com.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