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營銷是營銷實戰專家鄭錦輝原創提出,在破壁營銷理論下,不管是外來經,還是本土元素,應在“立”中見“破”,在模仿同行成功者的同時,還得力爭不同,來接近顧客需求和市場競爭的變化,這里的“接近”是低成本營銷的資源整合,另有詳文闡述。
“破”在于“變”,在于打破束縛性的總結,來做強自己,有人說,這個時代沒有模式,不錯,理論永遠沒有完美,因為市場唯一不變就是變,優勢競爭對手與時俱進,你就不能抱殘守缺,變在于超過競爭對手,打破同質化的格局,為自己找到留存的活路。《孫子兵法》有說,“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對企業來說,對內是破“短板”,對外是破競爭“壁壘”,包括國內的競爭者及國際壁壘等。
企業的原先優勢雖然是阻擋競爭者的“壁壘”,成為企業品牌發展的基礎,但一般的企業是無法建立強大的“壁壘”式營銷,更多的是過于模仿跟風,創新不夠,一遇到強烈競爭,企業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優勢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會一文不值,優勢就會變成弱勢,因此,在此消彼長的競爭中,企業更需要“破壁”以求品牌的持續發展了。
力爭不同是破壁營銷理論中的其中關鍵因素之一,有些企業雖然知道了行業性的差別或對立因素,但沒有去力爭,從這個角度而言,力爭是一個企業內在的活力因素,是企業在競爭中轉化勢能的動力,企業將會由此改變競爭的態勢,甚至改變未來的命運!力爭不同并非簡單的差異營銷手段,是一個企業做強自己的文化心態,其實企業首先的競爭對手是自己,力爭不同首先認識自己。一個行業微利的到來,一些企業的自我迷失是造成企業不景氣的根源,企業要做強自己,首先是做好自己,樹立不同,進而力爭做強自己。
伊索曾經講過一個故事,說的是爺孫倆趕集去賣驢,人們看著他們,說他們為什么讓自己走得那么辛苦,為什么不讓驢了載著走,爺爺聽了也對,于是就爺孫兩人坐上驢背繼續走,又一群人說,這兩個懶人,那頭驢了多可憐啊,于是爺爺只讓孫兒騎驢,不久后又有人說,這小孩子多不孝順,讓爺爺走得那么辛苦,這時爺爺就自己騎驢,讓孫兒走路,再過不久,又有人說,這個老人多殘忍啊,讓一個小孩賣力地行走,這時爺倆困惑了,就先讓筋疲力盡的驢子休息了一陣后,他們倆用一根扁擔,中間綁著驢子,一路扛進城來。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做企業,不要活在別人的模式里,要按自己企業的愿景,做對自己,做強自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有自己,才能更好地與競爭對手區隔,才能樹立不容易被對手模仿的企業優勢。
近年來,福建、溫州的一些服飾企業,之所以能夠破壁成功,關鍵是把握了自己,走自己的特色之路,通過真我本色,彰顯了不尋常的成功。
力爭不同并非不融合行業趨勢,不同為了壯大自己,不同不是你死我活式的對抗,而是能夠在新的游戲規劃里成為有生存能力的一分子,當模仿不能為企業提供發展的機會的時候,這時,力爭不同就成為企業破壁發展的關鍵路子。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力爭不同是為了更好地與行業共處,是為了更好地與行業的發展趨勢和諧共進,所以力爭不同與和諧共處并不矛盾!
作者簡介:鄭錦輝,資深營銷實戰專家,2006年中國杰出創新型職業經理人,“品牌A型理論”、“破壁營銷理論”原創提出者,“鞋業專題”營銷策劃自由職業第一人”,從事市場營銷十年之久,在品牌戰略、企業策劃、市場推廣、創新營銷、通路建設、產品物流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擅長“中小型企業低成本創新快速成長”的策劃,認為:中小型企業要成長,必須要突破,而小成本策劃,創新成長,加速度發展,大市場運作,是中小企業的成長捷徑.歡迎交流:cn3steps@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