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是合理還是不合理?從事物的兩面性來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合理還是不合理看站在什么角度,在一個利益存在對立的群體中,老板認為合理的,員工可能認為不合理。
就存在是合理還是不合理的論點而言,折射出不同的思想及處世哲學。首先,從思想上而言,“不合理”是一種完美主義思想,而“合理”是對現實的客觀反映;從態度上而言,“不合理”是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而“合理”是一種對現實不合理的默認或茍同,是一種消極的工作態度;從精神上而言,“不合理”是一種不斷創新的進取精神,而“合理”是一種安于現狀、不求進取的自我安慰;從管理的角度而言,“不合理”是老板對下屬的工作要求,“合理”是下屬對老板匯報工作的借口。
單就管理而論存在合理與不合理,在一個企業、團隊中,員工有員工的利益,領導有領導的利益,而者是處于對立與一致的動態交換中。當利益對立時,管理者站在“存在就是不合理”的一邊,員工站在“存在就是合理”的一邊。管理者以此為標準,要求員工積極創新,挑戰工作極限,引導團隊向更高的目標沖刺,再者從資本的角度而言還包括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價值;員工以此為借口,推卸工作中存在的失誤,拒絕工作改革的實施,固守穩定、輕松的利益,甚至以此保護自身地位的穩固。有一個故事,每年黃河治沙工程國家都要投入一大筆錢,而黃河治沙也沒能徹底好轉,黃河治沙難啊!而聽內部人士說,不是黃河治沙有多難,而是要他們失去國家大筆撥款難,一旦黃河治沙卓有成效,那國家的撥款自然就將大幅減少或者停止,那圍繞治沙工程的所有利益團體就會失去他們的利益。黃河問題幾千年來一直存在,現在有問題也沒什么值得質疑的,“存在就是合理”被當成了一種保護自身利益及地位的理由,只要黃河問題不惡化,他們的工作就是有業績的。
在一個行業、整個社會中,領導也是員工,員工也是領導,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原則,存在既時合理,也是不合理。
作者:胡松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