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塹,長一志”,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就聽爸爸的爸爸說過這句話。長大了,處于學習型社會的我們,也再不停地學習著,畢竟,人就是活到老學到老的高等動物!其實,就是不處在學習型社會的人們照樣還是得要學習、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嘛!與時俱進是時代的進步,與時俱進才能得以生存、發展,與時俱進才能適應社會,適者生存哦!不學習是很難生存的,學習少也是生存不下去的。最近幾則消息大家也或多或少的聽到、看到或者經歷到了:一則就是1300多名碩士生應聘賣肉職位;一則就是重慶萬縣千元月薪招聘本科以上學歷腌泡菜。筆者說這些好像已經瞎扯爛扯了,的確也有些扯遠了!但是,用意就僅僅是“學習”。
學習有很多途徑、很多方式,獲得學習也有很多途徑、很多方式,一個人學習、獲得學習同樣運用著很多途徑與方式。在此,筆者講一個故事,來闡述一個小小的道理來分享分享。
以前,一個賣草帽的商人,日復一日地在賣草帽,工作很艱辛,有一天因為特別累,在一個林子里的一棵大樹下小坐休息,不知不覺間打了個盹。
他醒過來,發現自己的草帽不見了,他四處查找,看到原來所有的帽子都被樹上的猴子拿去玩耍了。他突然想起,猴子喜歡模仿人的動作,于是并把自己頭上的帽子扔到地上,果然,眾猴們都把草帽扔到了地上,他輕而易舉地就拿回了本屬于自己的草帽。
他回家后把這件事講給了自己的兒子,等兒子有了兒子,他又把自己這個有趣的事講給了孫子。
他的孫子,繼承了祖業。有一天,由于太累,同樣,在林子的大樹下睡著了。等醒來的時候,猴子也是把草帽拿去了。他想起了爺爺給他講的事,就把自己頭上的帽子丟到了地上,可效果卻完全不一樣,在他把帽子丟在地上后,猴子們卻沒有丟下草帽,而是一只大猴子從樹上跳下來把他的帽子檢起來了。那只大猴子還說:就你有爺爺嗎?
上面的故事,也許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故事也很簡單。故事本是無中生有,故事就是純屬虛構……但生活中的很多故事隱含著生活的哲理。本故事,筆者想分享:把別人的教訓用做自己的經驗這樣一個道理。
總結經驗,學習經驗固然很好。但善于把別人的教訓用成自己的經驗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也是使自己進步的一種技巧!“失敗是成功之母”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也是我們獲得學習的最佳途徑。
作者:張春富 來源:價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