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并購IBM PC業務兩年有余,回顧聯想集團并購整合之路,這兩年無疑是聯想在國際化道路上披荊斬棘的兩年,是聯想國際化經營水平逐漸提高的兩年,更是聯想自身逐步覺醒、走向更加成熟的兩年。盡管中間幾多風雨、頗多辛酸,甚或遺憾,但我們有理由相信處在“高處不勝寒”之“險峰”的聯想,在未來的征途中,憑藉永不褪色的創新學習活力和拼搏進取精神,克服暫時的困難后,“敢叫日月換新天”!
誠然,正如文中所述,聯想在并購IBM PC業務后,在整合的道路上頗多周折,甚至“令人刻骨銘心”。也許這在某種程度上應了郎咸平當初的那句“聯想轉型及收購是目光短淺”的評價,也許我們可以根據作者所述而判定聯想集團的決策者們缺乏國際化管理經驗特別是如何做好并購整合的戰略性思考,也許我們還可以干脆的說“蛇吞象”終究是難成大氣候。
或者,在探尋到底是“誰動了聯想國際化整合的奶酪”的問題根源上,我不否認把“根植在聯想基因中的企業家文化”看作是問題的根源。但我更看重的是如何區分文化中的優秀因子?什么才是構成這種文化氛圍的消極因子?是聯想的MBO體制?是因為某一個人的意志還是因為決策機制等等?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養成并維持這種文化的“土壤”如果“不破”,那么新世界新聯想的新文化就“不立”。
但我們更應看到,甚至稱得上是“可喜”的是:聯想集團的決策者們和經營層高管已經意識到整合過程中暴露的各種危機,在不遺余力學習創新、努力探索解決這些危機的辦法的同時,付諸實際行動。至于有沒有比這些更好的辦法,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了持續變革的勇氣、意識和創新的行動,畢竟只有實踐才是檢驗這些解決辦法有效性的“唯一真理”。
“幸福的家庭個個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其實,聯想集團或者中國其它企業在國際化發展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難只是一個暫時的“冬天”,冬既至春亦不遠!相信聯想的開路者能夠勵精圖治、創新進取,探索出一條適合聯想并對中國其它企業極具啟示意義的成功的國際化發展道路。因此,聯想的國際化道路,其意義和特色絕不限于聯想本身!而是在強手如林的國際市場上,將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敢叫日月換新天”!
北大縱橫是國內本土管理咨詢業的先行者和領導者。公司創始人王璞先生等50位合伙人領導數百名由名校MBA和大中企業高層管理者組成的精英咨詢團隊,為中國各級政府和大中企業提供區域經濟、戰略、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解決方案。作為中國知識服務業的一面旗幟,北大縱橫把《成為中國企業的成長與變革的一種重要推動力量》作為自己的使命,公司愿景是《做中國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詢企業》。公司曾榮獲2002年度中關村最具發展潛力企業最佳團隊獎、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組織評選的中國21家最具成長性企業、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獎、首屆中國管理學院院長獎等多項榮譽。 作者: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顧問 王波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