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則故事: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只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
另一只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只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將老板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人奇怪了:那為什么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板。
這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于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那個老鸚鵡,那就是“EQ高”。
EQ是EmotionQuotient的簡稱,譯成漢語便是“情感智商”。因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在他的《情感智商》一書中介紹給大眾而名聞天下。EQ由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和社交技能四個基本要素構成。具體見表一:
表一:
情商是指有效管理自我及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它由四個基本要素構成: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和社交技能,每種素質又由一系列具體的技能組成。
自我意識
自我管理
社會意識
社交能力
情感的自我意識:覺察與理解自己的情感并認識它們對工作績效、人際關系等產生的影響。
自信:對自身價值極強的正面認識。
準確的自我評價:客觀評價自己的優勢與不足。
自我控制:能控制破壞性情感與沖動。
可信賴性:一貫表現出誠實與正直。
盡職:管理自己,恪盡職守及職責。
適應能力:適應環境變化,能克服困難。
成就導向:具有追求卓越的內驅力。
主動性:時刻準備抓住機遇。
同理心:能覺察他人情感,理解他人的觀點并關心他人的利益。
組織意識:能洞察組織動態,建立決策網絡并駕馭內部權力斗爭。
服務意識:了解和滿足客戶需求。
遠見:能用遠景目標激勵他人。
影響力:熟練使用說服技巧。
培養他人:不斷給他人提供反饋與指導,支持他們進步。
溝通:聆聽他人,傳遞明確、可信、恰當的信息。
變革動力:擅長實施新思想、領導他人朝著新方向前進。
沖突管理:能減少爭執以及協調不同解決方案。
建立紐帶:熟練的建立與維護關系網。
團隊協作:能建立團隊并促進合作。
前段時間浙江個體私營經濟大會把浙江商人們的出身、年齡以及文化程度等資料公之與眾。數據表明,浙江商人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近80%出身于農民。領導這些非公企業的人,具有某些共同的個人特征——這就是他們的出身都很卑微:萬向集團魯冠球——打鐵匠;正泰集團南存輝——修鞋匠;橫店集團徐文榮——農民;廣廈集團樓忠福——建筑工人;德力西集團胡成中——裁縫;
奧克斯集團鄭堅江——汽車理工;奧康集團王振滔——木匠;華力集團汪力成——絲廠臨時工;浙江001電子集團項青松——農機工;娃哈哈集團宗慶后——打工仔;正大青春寶集團馮根生——胡慶余堂學徒;均瑤集團王均瑤——農民,打工仔;星星集團葉仙玉——農民;榮盛化纖集團李水容——木匠。這些出身不高的人如何能成為呼風喚雨的著名企業的領導人呢?應該說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他們具有很高的情商。
卓越企業的背后,必有卓越的領導,而情商是決定企業老總領導力的高低重要個體因素。領導者應該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采用不同的領導模式,而不同的領導模式要求領導者培養相應的情商要素以便提高自身領導力。
一個企業,它從出生、成長,做到優秀,直至走向卓越,一般要經過四個不同的階段,領導模式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第一階段對應的領導模式,稱之為第一代領導模式,概括為“帶動式”領導,他的職能是業務承擔者;基本的領導方式是身體力行;典型的口號叫做“領導就是榜樣”。
第二階段所對應的領導模式可以歸納為“管控式”領導,他的職能變成了組織管理者;基本領導方式為全面管控;典型口號叫做“從人治走向法治”。
第三個階段,領導模式發展到第三代,即“教練式”領導,領導者身份變成了教練;他的職能作為一個團隊訓練者,主要是培養素能;典型口號包括“領導是教練”、“不善教導就不能領導”。
目前領導模式已經升級到了第四代,即“顧問式”領導。領導者身份轉換為顧問;他的職能由一個團隊訓練者轉變為團隊引導者,主要是提供咨詢,典型口號是“領導是顧問”。
隨著企業領導模式的轉變,要求企業老總通過培養的不同的情商要素來適應領導模式變化,在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社交技能四大情商要素中因時制宜培養多種領導能力,從而對企業、部門或者團隊的工作氛圍產生直接、獨特的影響,并最終影響其財務業績。百事可樂公司和歐萊雅公司這些世界級企業在進行內部研究時發現,公司情商運用能力的差異,使得運營利潤產生20-30%的差異。
在現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領導者需要在適當的時刻培養自己的情商要素,提升自身的領導力,以便配合采用適當的領導模式最終適應企業發展需要。而領導者想要提升自己的領導力,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缺乏的領導力是由哪些情商能力組成。一個人的情商是通過學習、實踐與持之以恒而得到提高的。要掌握一種新的行為,大腦的情感中樞,需要不斷的重復與練習。負責承載領導習慣的大腦神經需要忘記舊的習慣,用新的習慣取而代之。
一般而言,領導力概括為八種行為:指引方向;知人善任;激勵組織;發展組織;多謀善斷;促進協作;貫徹執行;嚴愛結合。國外的研究表明:職位越高,情商在績效中起的作用越大。也就是說,領導力比管理力更依賴情商。戈爾曼總結了六種領導風格:遠見型、關系型、民主型、教練型、示范型和命令型,每種側重運用不同的情商能力。比如關系型側重移情能力、溝通和建立人際網絡,命令型則側重成就導向、開創精神和自我控制。在一般情形下,示范型和命令型是無效的,其他四種風格是有效的,但是都有各自適合的場合,好的領導者不止采用一種風格。
實踐證明,只有領導者的情商能力不斷提高,企業才能越辦越紅火。因此,當領導者思考情商問題時,并不會一無所獲,它能使你明白通過學習這些技能,同樣能完善自我。現實生活中的成功者,往往都具備“極佳的人際關系、極強的工作能力”這兩個重要的特點。
現在的領導者不僅要面對不可預測而又多變的經營環境,同時還要身處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如果僅靠過人的知識、聰明的頭腦,卻沒有足夠的情商來應對各種挑戰和壓力,對企業、對自己都是不利的。
作者: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顧問 王峻 北大縱橫是國內本土管理咨詢業的先行者和領導者。公司創始人王璞先生等50位合伙人領導數百名由名校MBA和大中企業高層管理者組成的精英咨詢團隊,為中國各級政府和大中企業提供區域經濟、戰略、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解決方案。作為中國知識服務業的一面旗幟,北大縱橫把《成為中國企業的成長與變革的一種重要推動力量》作為自己的使命,公司愿景是《做中國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詢企業》。
公司曾榮獲2002年度中關村最具發展潛力企業最佳團隊獎、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組織評選的中國21家最具成長性企業、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獎、首屆中國管理學院院長獎等多項榮譽。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