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李克夫做客51766暢談《關于大力發展旅游業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頒布
就在北京奧運會成功而圓滿結束,北京殘奧會欲續精彩之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旅游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大力發展旅游業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指出到2015年,我國要形成就業與產業協調發展的機制,旅游就業規模從目前的6000萬人增加到1億人左右。《意見》的頒布立即引起眾多媒體的刊發,吸引了旅游界及民眾熱烈關注。

(上圖左三為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王軍先生、右二為國際休閑產業協會執行副主席李克夫先生、左二為51766總經理倪學軍先生、右一為51766網商管理總監侯旭召先生、左一為51766主持人于冰先生)
今天有幸請到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原國家旅游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王軍先生親臨中國通用旅游網(www.51766.com),就《意見》中的相關問題與旅游界展開解讀和交流。同時受邀請并接收采訪的還有國際休閑產業協會執行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經會旅游發展機構執行主席、原國家旅游局正局級巡視員李克夫先生。
既是改革開放的產物 又是改革開放的新航標
51766主持人:非常歡迎王會長與李主席坐客51766,接受我們的采訪。 王軍:謝謝。對于《意見》內容的詮釋,由國家旅游局和六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來談,會更有權威性和嚴謹性。從我個人來說,今天主要是談認識與感受。 李克夫:很高興受中國通用旅游網邀請,并隨同王會長來51766接受采訪,針對《意見》頒布談談我個人的看法。我們交流的目的就是想讓《意見》的出臺能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并參與到這項事務建設中來。
51766主持人:如何看待《意見》的頒布? 王軍:其實,旅游就業問題是國家一直很重視的問題。2004年時,還曾在沈陽召開過旅游就業的專門會議,參會的大部分人員除旅游局長還有勞動部門的人。這次把旅游就業問題專門以文件形式頒布指導《意見》,其本身向我們傳遞了最少三個方面的涵義:
一是只有當旅游產業的發展達到一定規模、效應之后,從國家,行業角度才會把就業問題專門拿來關注,這是一個發展規律。反過來說,《意見》的頒布,反應了我國旅游業達到一定的發展規模和程度,就業問題做為專門事務提上了規劃實施的日程。
二是《意見》中提到的“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這句話,有利于我們正確認識現階段旅游業發展的定位。
李克夫:是的,這種定義是對現在發展階段的客觀而準確的定位。過去我們說是支柱產業,但現階段還沒達到那個程度。
王軍:溫家寶總理在全國人大會議也講過,要把旅游產業發展成為成為重要產業。而此次《意見》的出臺,反映政府對旅游業的高度重視。也反應了旅游產業發展已具備了作為國家重要產業的雛形。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并影響到國計民生。
三是《意見》的出臺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重要產物。引起大家對旅游業的思考展開重新認識。從二十年前的“接待旅游”特征,少數人消費、奢侈型消費一直到現在旅游普及,周邊游,度假游,自駕游等。旅游業發展的實質已在經濟運行方式,行業經營模式上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此引發的旅游就業專項規劃及《意見》的頒發,充分折射了幾十年的改革開放的成果。
李克夫:當我看到這個《意見》發布后,可以說第一個反應就是歡欣鼓舞。眾所周知,解決就業工作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個重要工作,這不僅是六部門的工作任務,而是一個全局性的任務。就旅游就業而言,不僅涉及到就業工作本身,而且事關旅游產業的同步發展。從《意見》的指導精神來看,應該說是更深一步地涉及到旅游就業與旅游產業協調同步發展的機制建設問題。預示著旅游業要吹起一個推進新臺階的號角。在就業形勢長期嚴峻的背景下,旅游產業與旅游就業的長足發展,實際上是事關國計民生,事關和諧社會建設,事關全局的一件大事。所以說它不僅是一項事關國計民生的經濟任務,同時也是一項事關社會發展全局的政治任務。我們應從這種高度來看待《意見》的頒布,提高責任意識。
另外,在學習文件的過程中,讓我深切感受到文件中體現的科學發展觀和創新意識。比如剛才王會長也談到的,關于文件中提到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這個提法,這一點實際上是我們再次明確了旅游產業在國民經濟的定位。過去,我們強調部門利益的時候有時會夸大了產業地位,曾經就有26個省市過早提出旅游做為“支柱產業”的定位,這對產業的發展并沒有太多好處。在國民經濟全局的考量下,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做評斷,用科學適宜的思維求發展,把現階段旅游業定位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有利于旅游部門明晰自已的功能職責與管理服務思路,找準位子,邁好步子。既是對旅游業發展幾十年改革成果的客觀評價,也是有利于旅游產業未來發展的準確起跳點。
創新-不歸路 和諧-恒美歌
51766主持人:如何認識、把握《意見》中提出的新任務?
王軍:《意見》中提出的六項主要任務包括的內容很多。首先我們要意識到旅游就業工作與其它行業就業不同的自有特點,最突出的就是旅游就業多層次的特點。既有高層次的就業人員如大型旅游企業的CEO;中層次的如經濟連鎖酒店的中層管理人員;也有低層次的,如在黃山、峨嵋山上看到的幾百名的衛生維護人員,他們只要做好服務,撿好垃圾就能就業。他們分工不同,貢獻價值的角度不同,但都是旅游就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從這個角度,旅游就業可以吸納很大層面的就業人群。再者,旅游產業發展又有一定的脆弱性,比如今年年初的雪災,512川地震等,這些變化因素會直接影響到旅游產業的變化,同時影響就業人數的增減。換言之,旅游產業規模、效益的推動與發展、變化,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到旅游就業的推動與發展、變化。二者是同步聯動的,也同時依托于和諧的人文環境,和諧的政治局面。所以我們要充會意識到,沒有旅游產業的發展就沒有旅游就業的發展。這是基本前提。
第二個認識方面,就是充分意識到在旅游產業規模不斷發展,經營層次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對旅游就業者層次水平與就業素質也會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比如你們51766網站的就業人員,不僅要懂網絡及電子商務,而且要了解旅游,是高科技人才,也是復合型人才,諸如此類的人才需要及時補充 及時培訓,這方面的工作要加強和重視起來。
還一個方面,就是特別要重視旅游新業態的發展。這在國家新的五年規劃中也是非常重視的。比如,在我國,隨著技術裝備的提高,人民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已開始著手海上旅游新業態的推進工作。再如美國發展的航天旅游產業。前不久,一家國際旅行社與美國航天部門意向合作航天旅游項目,讓游客體驗宇航員的旅游生活。這些就是新業態。一類是高科技層面全新的業態內容,另一類是不同旅游部門重新結合,聯手產生的業態形式。51766將信息技術與旅游營銷服務相結合,直接利用網絡服務于游客和企業。這種新業態都是新任務中應予重視,加強引導培育發展的。
第四個方面,就是要多方面認識旅游產業轉型與升級的涵義。例如大家經常認為的觀光型向休閑度假等個性化旅游轉型的看法,僅僅是轉型與升級的其中一個方面。我認為旅游轉型還包括上面說的,在旅游新業態的發展過程中,人們對旅游活動的新認識,新看法,新體驗以及隨之發生的參與旅游生活方式的轉變。目前最典型的如攜程網,再有你們中國通用旅游網,都是將旅游服務方式通過信息技術發生了改變。而攜程網還被人告過。發生這種情形實質上是新業態的以新形式介入旅游,但又被傳統標準來界定發生的現象。對于這種情況,國家旅游局一直采取謹慎處理的方式來支持新業態的興起與成長。用創新與發展的理念,積極而穩妥的態度面對新業態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現象,對于相關精神的貫徹落實尤為重要。
李克夫:對于《意見》提出的指導方針與六大任務,在認識和理解上,我非常贊同王會長的看法。另外,讓我感到特別要強調與欣賞的就是文件中提到的“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這個亮點。
王軍:這點很重要,旅游產業在啟動階段以政府為主導是必要的,但隨著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必須讓市場來主導了,政府應發揮調節,指導,服務的功能。
李克夫:對此,我很有感觸。據我所知,旅游界的長期口徑,有的到目前為止,仍然提出的是以政府為主導的思想。大部分地方的旅游主管部門長期的工作狀態,客觀說來,他們是不敢稱之為非政府主導的。但最近以來,有些地區發生了突破與改變。最近在天津召開的旅游局長工作會上,國家旅游局領導在講話中提出“充分發揮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積極作用,堅持以市場經濟為導向”,這讓我特別感到高興。長期以來我都很困惑,為什么別的行業早已摒棄的計劃經濟,政府主導的現象在旅游行業長期存在。真要是政府主導,那又由誰來主導政府呢?這次文件特別重申市場導向的方針,是符合行業經濟發展規律的,是我們應該特別要堅持、堅持再堅持的方針。只有這樣才能把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在旅游業界得到真正的貫徹和落實。
同樣讓我重點關注的,就是針對六大任務提出的四項措施。這四項措施都是從政府指導服務角度出發的,分別從財政、設施建設、金融、就業等方面給政府服務提出了實施要求,這次力度是比較大的,體現了政府權力的合理、科學、有效的運用。同時也讓大家進一步認識到如何充分利用政府部門的服務職能促進行業發展。《意見》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堅持因地制宜和分類指導、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改革和創新的四個“堅持”原則與四項措施的服務色彩,將創新,和諧的元素體現的很鮮明。
山高人為峰
51766主持人:我們該做什么,能做什么?又能看到哪些變化?找幾個角度我們漫游一下“下一步”?
王軍:變化會發生在很多方面。其中有一點,會象前面說的,旅游業的發展與升級會同旅游就業的變化形成映射關系。這方面的變化應該是比較多的。前不久我去了內蒙的一個草原,那個草原在94年左右時我也去過,主要是看看蒙古包啊,騎大馬呀,還有內蒙文化展示演出等等。這次一看,現在發展了,引進了兩架滑翔機供游客盡興,反應很好,經常排著長隊。技術水平發展了,旅游人數與相配套的就業人數都提高了。再如響沙灣,現在推出一種新的項目,用沙子來養生,做沙療。據說可以治皮膚病、關節炎等慢病。現在正進行第二期工程建設,把游客的沙療項目擴建成養生休閑度假。因為這個項目的運營,周邊酒店規模要擴大,服務項目要增加。沙療場所還要有一些配套設施和技師、醫師。這些技術、裝備和項目變化,增加了不同層次的服務人員。所以景區裝備的改善,項目的增加,業態的改變都會增加就業人員數量,同時也提高了就業人員的質量。還有很多帶有專門技術的旅游項目,給離退休有特長的人員提供了再為國家作貢獻的機會。這些人員進入了旅游業之后直接提升了旅游業的服務質量,我覺得這些方面會大大受益的。隨著《意見》的頒布、實施,我相信,類似于這樣利國、利民、利行業發展的喜人景象會越來越多。
李克夫:對于行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包括上面說的旅游項目的新建與升級,我認為有兩大類是值得重點抓的。一類是多抓高效投入高效收益的,也就是抓一些“發大財”的項目。這是經濟工作必不可少。但同時還要抓好高就業的項目,就是抓“大飯碗”,這兩條都抓好了才能給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保障。因為旅游業目前來看還不是一個高效益產業,還是一個高就業產業,升級的空間很大。此外,我很欣喜看到《意見》中提到“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加大對旅游業的投入”,對此我想強調要真正落實這一點,還會涉及到市場主導、權力下放以及如何正確處理相關企業經營所有權等問題,只有堅持改革與創新不動搖,解放思想,我們才能真正貫徹落實好這些關鍵性問題的解決措施。
今天,我還想澄清一個事實,很多人認為現在旅游就業對于行業發展的關系是滯后的,我很不贊同。事實上從有關數據統計上看應該是同步的。也正是因為旅游產業的發展對旅游就業產生了巨大的同步拉動作用,近幾十年發展顯出了它的功效,國家才會把產業與就業發展問題專門拿出來給予重視。但目前確實存在部分旅游從業人員收入相對較低,進入門檻低,整體素質不高,就業人員社保落實制度不健全,就業人員不穩定等現象。這些,將來都應予重點關注,并針對就業人員的素質提升搞好各項培訓工作都將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王軍:這次《意見》把旅游就業人員明確定位為旅游業發展的主體,確定了旅游業與旅游就業人員之間的關系。明確了就業人員的法律地位。并要求相關部門進一步拿出實施細則與辦法,隨著相關方案的落地實施。這些會逐步解決包括導游在內的從業人員在社會保障,就業權益,職業角色不明確等一系列問題。
李克夫:對于將來如何擴大增長旅游就業,我覺得有四方面可以做為重要途徑:
一是傳統產品精品化;如黃山、峨嵋山在環保形象提升上的投入與精品塑造上,增加了成百上千的環衛工作,擴大了旅游就業。
二是新建擴建的旅游項目:如北京歡樂谷,上海要建的迪士尼樂園都會大量增加就業人員。
三是許多旅游項目及產品轉型升級項目。如從觀光到休閑旅游產品的轉型,不但會增加就業數量,還會提升就業層次
四是上面王會長提到的關聯產業的重新組合與新業態的創建發展,同樣需要大量的就業人員。
王軍:旅游業的關聯特點很強,比如印象劉三姐項目及其演出,還有一些工農業旅游示范點,采摘園興起,把大量原來的船工,農民,工人變成了旅游從業人員。這些人員同時又時多重角色身份,這就是旅游就業的獨特性。
李克夫:是啊,有人統計發現旅游業關聯到109個行業。而新業態的產生除了上面說的外,還包括網絡,傳媒,文化影視等等更多層面的領域人士會參與到旅游中來,這個量也是巨大的。將來對國計民生影響也會是巨大的。
王軍:這些就業增加,也對人才儲備與培訓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比如說旅游院校的課程設置要緊緊圍繞市場導向,不宜再發生有些專業供不應求,有些專業沒人要的現象。比如最近有種情況,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就是要學開飛機的人競然越來越多,報名的人排著隊等名額。所以說,按市場需求導向來儲備、培育、交流就業人員,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配套建設。
51766主持人:感謝王會長與李主席在百忙之中接受51766的采訪并提出了寶貴的個人看法。最后,請兩位專家給未來2015年的中國旅游業發展與就業前景寄語一句祝福的話。
王軍:《意見》的頒布實施,為旅游產業發展與旅游就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我期盼也堅信中國旅游業及就業的未來會更加美好,更加燦爛,為國民經濟發展,為和諧社會建設做出應有而巨大貢獻。
李克夫:只要我們找準定位,堅定正確方針,堅持市場化導向,肩負起重大責任感,理清思路,創新觀念,堅決落實《意見》精神,一個以人為本,人文和諧、健康發展、民生滿意的中國旅游就業與產業發展格局一定能會呈現一個嶄新的未來。
附:《關于大力發展旅游業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主要內容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08])5號)精神,進一步發展旅游業促進就業,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旅游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大力發展旅游業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指出,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是擴大就業的重要渠道。大力發展旅游業促進就業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堅持因地制宜和分類指導、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改革和創新的原則,加快旅游經濟發展,支持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到2015年,形成就業與產業協調發展的機制,旅游就業規模從目前的6000萬人增加到1億人左右。
《意見》提出了發展旅游業促進就業的六項主要任務和四條主要措施。六項主要任務包括:加快發展旅游產業,擴大旅游就業規模;拓展旅游產業鏈條,優化旅游就業結構;培育規范旅游市場,挖掘旅游就業潛力;加強人力資源開發,提高旅游就業能力;完善相關配套措施,改善旅游就業環境;實施就業行動計劃,開展旅游就業試點。
四條主要措施:一是加大財稅政策支持。積極研究完善旅游相關稅收政策,就業專項資金可按規定用于旅游從業人員的職業介紹補貼、職業培訓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小額貸款貼息等。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扶持中西部地區、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和欠發達地區加強旅游就業信息網絡、培訓基地、服務場所以及旅游景點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一批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就業潛力大的旅游項目和旅游綜合服務設施。三是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或項目提供信貸支持,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加大對旅游業的投入,拓寬旅游企業融資渠道,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四是積極提供旅游就業援助。除采取措施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從事旅游業外,對因資源枯竭或經濟結構調整等原因造成就業困難人員較集中的地區,有條件發展旅游業的,有關部門應給予必要的扶持和幫助。
發展旅游業促進就業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把發展旅游業和促進就業結合起來,既是就業工作的創新,也是旅游工作的突破,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精神的具體體現。
《意見》要求,國家旅游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對發展旅游業促進就業工作的組織實施。各地要進一步強化工作職責,統籌產業政策和就業政策,建立和完善相應制度和工作機制,抓緊研究制定貫徹《意見》的具體辦法和實施細則,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扎實推進,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