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 您們好!我是深圳麥金士企業管理咨詢公司的魏曉玲,正置工作繁忙之際寫一些東西供您荼余飯后消遣消遣. 昨天去永旺商業有限公司聽了一次劉大文老師<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課程,今天專門以文字的形式將我自己的課后心得體會,和您共同分享一下,但愿能夠給您帶來有用的信息: 整個課程中老師采用了,理論講解法,案例分析法,分組討論,游戲互動等四種授課方法: 理論講解階段-----老師按照方案講義一一解說,使學員對這個課程有了從不懂到熟悉的深刻認識, 案例分析階段-----老師先將他這么多年累計下來了經典案例給學員作了一個透徹分析,然后是現階段大多公司內部出現的問題,實際困難,有針對性的列舉并給予了一些另辟蹊徑解決方法,讓現場學員醒悟到,原來纏繞了我們那么久的困難,我就怎么沒有想到去嘗試一下老師說的這種方法方法呢(此話是學員親口說的),全場40多個學員一邊聽一邊記筆記,那種集中精力聽課的場景是我,大學畢業之后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本來我是站在最后面拍照的,但是被熏陶的顧不得手頭的工作了,干脆和大伙一起投入其中。。。。 分組討論階段-----他們先前就將人員分成了兩個大塊:人事領導干部層和中高業務人員層。中高層業務人員層又分成了六個小姐,以便游戲互動。 人事層領導干部層經討論之后提出了以下幾個難道:1。人員流失比較嚴重,新成員進來的存活率不高,只有15%--25%左右,在很大層面上增加了他們的管理和培訓費用;2。老員工普遍缺乏主人翁精神,拈輕怕重,對自己分內的工作不能盡職盡責的完成(他們不知道是管理不當,人事制度不全,還是激勵機制不夠);3。每一批進來的新員工,不能快速的走上工作崗位,與老員工不能和諧相處,綜合素質上和很大的差異化,導致整體員工工作激情不足,士氣不夠。4。下屬在完成上級分配的任務時很被動,要么是點一下做一下,要么就是與上級持判逆態度,要么根本就是說不動(他們不了解員工的真實內心想法和需求)5。在激勵機制上,應該考慮哪些問題,才能讓全公司的人員心服口服,并努力的去爭取,因為他們普遍缺乏成就感和歸宿感。6。領導除了按照公司的制度來行事之外,還需了解員工的哪些私下工作,才能讓大伙感覺到上級不偏心,是在公正公開的對待每一個員工。 業務人員層經討論之后提出了以下問題:1。公司的管理制度不明細,很多事情都沒有一個文字的說明,全是靠上級當時的一句話;2。公司部門分工不明確,出現問題之后不知道向哪個部門負責人反應,很多情況下都是推卻責任不給予解決問題的方法。3。沒有一套激勵的程序,加班加點工作之后沒有得到相應的報酬,反而是一大堆埋怨沒有做好的批語4。老員工在帶新員工的時候沒有盡到責任,要么不理不采,要么沒有耐心去教,偶爾還出現勾心斗角的現象,導致人才無故流失;5。領導層代職的人員比較多,空缺的職位長時間沒有人彌補,導致溝通上面經常越崗。6。整個團體不是很團結,同事與同事之間,下屬與領導之間,不是很隨和。。。 當然還有一些其它的問題,我沒有記住那么多,只列舉了一部分,老師在聽取這些問題之后都給他們做了現場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因為有很多當事人都在現場,使其管理和被管理雙方聽后都能廣納善言,揚長避短,將各自的問題最小化。 兩天培訓課程完了之后,學員對老師的評分最低是在85分,絕大多數都是90到95分,多還當面對劉老師說:“我是唯一聽課的時候沒有打瞌睡的,真是奇跡,我參加了那么多的培訓,還是第一次見到既幽默風趣,又傳道解惑的好老師。難得。。。”(這是一個叫田建軍的學員課后攀著劉老師的肩膀親自說的) 各位讀者,我把這些話原本的轉達給您們,并不是炫耀我們老師有多么了不起,更不是向您們夸大吹虛,也不是叫你們也來搞一次這樣的培訓,只是一時激動,寫一些感言與您們保持一個好的聯系,如果后續您們有其它方面的培訓需求,可能告訴我,我可以將手頭一些好的資料和老師發給您參考,至于您信不信任我們,那是另外一回事,畢竟多一個資源就多一個選擇嘛。 我今天寫此文章,主要是提出來看您們公司是不是曾經也出現過類是的情況,如果沒有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就當我是說得一大堆費話罷了,如果的確有部分小問題存在,但愿我能夠協助到您.....
咨詢方式: 0755-61336209 13691661505(魏曉玲) E_mail: info@szmccarthy.com QQ: 270347544 MSN: shuilingling@msn.com http://www.szmccarth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