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給我們一個閉著的嘴巴,但卻給了我們兩個24小時開著的耳朵,他的意思是要我們多聽少說……
喬.吉拉德被譽為當今世界最偉大的推銷員,回憶往事時,他常念叨如下一則令他終身難忘的事。在一次推銷中,喬.吉拉德與客戶洽談順利,就在快簽約成交時,對方卻突然變了卦。
當天晚上,按照顧客留下的地址,喬.吉拉德找上門去求教。客戶見他滿臉真誠,就實話實說:“你的失敗是由于你沒有自始至終聽我講的話。就在我準備簽約前,我提到我的獨生子即將上大學,而且還提到他的運動成績和他將來的抱負。我是以他為榮的,但是你當時卻沒有任何反應, 甚至還轉過頭去用手機和別人通電話,我一怒就改變主意了!”此番話重重提醒了喬.吉拉德,使他領悟到“聽”的重要性,讓他認識到如果不能自始至終傾聽對方講話的內容,了解并認同顧客的心理感受,就有可能會失去自己的顧客。
這個故事雖然被很多人在很多場合反復提及,但最多只是引用來印證“聽”非常重要。而今天,我們卻要從心理學的角度對其進行逐層剖析——
一個聆聽游戲的調查結果
我在北京主持的一個主題為“認識你自己——個人成長發展心理互動工作坊”的直銷心理培訓中,有這樣一個聆聽游戲:兩人一組,一個人連續說三分鐘,另外一個人只許聽,不許發聲,更不許插話,可以有身體語言,之后換過來。結束以后每人輪流先談一談聽到對方說了些什么,然后由對方談一談聽者所描述的所聽到的信息是不是自己想表達的。
最后顯示的結果與其它培訓課上的情況相近,有90%的人存在一般溝通信息的丟失現象,有75%的人存在重要溝通信息的丟失現象,35%的聽者和說者之間對溝通的信息有嚴重分歧,比如:其中有一位想表達的意思是“婚姻是需要經營的”,而對方卻聽成了“在婚姻中不必過于勉強自己”,這是一種對溝通信息的完全曲解。
為什么我們不能成為更好的聽眾
在生活中,人們都有一種希望別人傾聽的需要,這是人類行為的本質。當人們感到別人在聽他們講話時,他們就會做出對聽者有利的反應。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研究發現,下面是不能成為好聽眾的四個主要原因:
我們沒有學習如何做一個聽眾
我們在上學之前,父母就開始教我們寫作、閱讀和談話這些用于交流的技巧,然后,在我們所接受的全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通過一門一門的專業學習來加強這些技巧。然而,傾聽這一門課程通常是交流和心理學中的高級課程,普通人很少接觸得到。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研究人員才開始研究傾聽技巧的重要性以及有效傾聽技巧的特點。即使是現在,傾聽這一人際關系中的重要因素,仍經常被忽視。
認為銷售就是不停地說
在傳統的銷售模式中,成功的基本原則就是一個好的營銷人員必須口齒伶俐,而且能在談話中占主動權。傳統的銷售培訓是培訓銷售說什么和怎么說。培訓的重點在于順利地推銷出產品,戰勝客戶抵制情緒的邏輯方式以及完成銷售的能力。
不能全神貫注于對方的談話內容
在傳統的銷售模式中,大多數營銷人員經常是帶有策略地去傾聽。他們有選擇地去聽取他們為了達成銷售想要聽取的信息。如果客戶沒有表現出購買的信息,他們就向客戶詢問一些試探性的問題來得到他們想要的信息,整個談話過程,營銷人員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他們的策略上,所以他一次一次錯過了理解客戶的機會。
營銷員也會把注意力集中于下一步要說什么來控制與客戶的談話,或者注意對客戶所說的話做好反駁的準備。他們具考慮哪些問題將會引出使他們戰略成功所需要的信息,對他們而言,與客戶之間的關系就如同下棋。當同客戶交談時,他們幾乎總是在計劃著下一步,或者不斷地更改他們的戰略措施。
我們以往的舊模式歪曲了我們所聽的內容
過去的模式就好像是我們生活經歷的過濾器,我們總是把過去的經歷帶到每一次談話中。即使我們是第一次和一個人交談,我們也會把我們的歷史帶到一些與之相似的內容中去。這樣,就給我們在聽取別人談話時預先制作了一套過濾器,這套過濾器經常曲解別人所傳達的信息。我們對過去經歷的回味淹沒了我們當前所聽到的內容。
同樣,在你與客戶的每一次交往中,你與客戶以往所有的經歷都將影響你們的交流。你對客戶的性別、種族、穿著,甚至對他們的職位的看法都會影響你如何聽她們與你的交談。所以,現在,問題的關鍵就是你要意識到你過去的經歷是如何影響目前的情況,這種認識會幫助你擺脫以往經歷的束縛。
在傾聽中了解客戶的真正需要
有一個寓言故事是這樣的: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鐵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它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那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鐵桿奇怪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作為營銷員,這把開啟客戶心靈之門的鑰匙就是“傾聽”,營銷員最需要了解的應該是客戶心里真正的需要。
在傳統的銷售模式中,營銷人員通常會問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滿足營銷人員的需要,從而引導客戶達到營銷人員的預想結果。在這種模式中,如果客戶感到被引導、被控制或被操縱,他可能會拒絕或者抵制營銷人員。
而在新興的顧問式銷售中,營銷人員鼓勵客戶說,聽取他們的意見直至理解他們的觀點,包括他們的需求和顧慮。這就意味著不帶主觀意志和預期結果地去聽取客戶意見。只有這樣,營銷人員才能真正擔當客戶的顧問。因為,固然營銷人員給客戶帶來了專業的知識和經驗,但是,除非客戶需要,否則這些專業知識和經驗一文不值。只有在完全徹底地理解了客戶的需要和問題之后,營銷人員才能確定,他的產品和服務對于他的客戶是否是最好的選擇。
一個直銷案例及銷售心理分析
2004年7月,我在北京的一位直銷經理人肖華家里親眼目睹了她的一次銷售過程。這次來肖華家取貨的是她的一個老客戶瑞雪,從他們的交流中得知,瑞雪是一名醫生。這次,當肖華不停地對瑞雪進行產品介紹,不停地對肖華說產品如何如何好、對什么疾病的康復和治療有一定的輔助營養效果時,瑞雪毫不客氣地打斷了她的介紹,她說:“這些我都知道了,要不我也不會一直買這里的產品。而且我是一個醫生,營養和療效我比你懂得要多!”緊接著瑞雪稍稍嘆了一口氣,又繼續說道:“這些產品其實是買給我父親的,他現在得了癌癥,住在醫院,我現在買了這么多,還不知道他老人家能不能享用完。”這個時候肖華腦子里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多銷售產品,而對瑞雪后面的話幾乎沒有留意到。她還是繼續她的介紹,介紹產品與醫院的藥品之間的區別,以及自己所屬保健公司的科研實力有多么雄厚等等,同時又繼續推薦其它的一些小產品。結果可想而知,瑞雪很不愉快地隨便拿了一樣東西就告辭了。
后來,肖華參加了一次我所主持的直銷心理輔導培訓,在這次培訓中,我把上面這個銷售案例同肖華一起與大家進行了分析。我們現在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其實,如果肖華在這次銷售中能夠稍稍放下一些急于多銷售產品的念頭,更加認真地傾聽瑞雪的話,是不難從中發現: 瑞雪買這些保健品的目的已不僅僅是滿足父親健康的需要了(因為得了癌癥,這些保健食品是沒有太大直接用途的),她在敘述的過程中其實是在表達自己的“孝心”。她想通過這樣的表達來獲取肖華的同情與理解,更重要的是讓肖華知道“瑞雪是個多孝順的人啊,在父親得了癌癥時還買這么多保健品給他”——其實,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論”把人的基本需要歸納為五類,他們按層次從低級向高級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來分析,很容易看出,瑞雪買這些東西以及表達自己的“孝心”的目的是想滿足“被人尊重的需要”。如果肖華能及時把握住這個核心需要,那么瑞雪必定會在以后繼續找肖華買更多更昂貴的產品。這樣一來,瑞雪的需要滿足了,肖華的業績上去了,兩個人的關系也拉近了,這就是一種多贏的銷售局面。
肖華特別善于學習和運用所學的知識,一個星期后,她給我打電話報喜:在瑞雪又一次來取貨時,她不急于介紹產品,而是先主動詢問瑞雪父親的病情,靜靜地傾聽瑞雪的訴說,中間不經意地多次表示同情之后稱贊瑞雪醫生的孝心。結果肖華沒想到自己還沒來得及介紹產品,瑞雪就開始問她公司的哪樣產品最貴,她今天要多買幾盒。
如何學會更有效的傾聽
有效的傾聽是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的技巧。認識自己的傾聽行為將有助于你成為一名高效率的傾聽者。按照影響傾聽效率的行為特征,傾聽可以分為三種層次。一個人從層次一成為層次三傾聽者的過程,就是其溝通能力、交流效率不斷提高的過程。
“傾聽”的三個層次
1.在這個層次上,聽者完全沒有注意說話人所說的話,假裝在聽其實卻在考慮其他毫無關聯的事情,或內心想著辯駁。他更感興趣的不是聽,而是說。這種層次上的傾聽,導致的是關系的破裂、沖突的出現和拙劣決策的制定。
2.人際溝通實現的關鍵是對字詞意義的理解。在第二層次上,聽者主要傾聽所說的字詞和內容,但很多時候,還是錯過了講話者通過語調、身體姿勢、手勢、臉部表情和眼神所表達的意思。這將導致誤解、錯誤的舉動、時間的浪費和對消極情感的忽略。另外,因為聽者是通過點頭同意來表示正在傾聽,而不用詢問澄清問題,所以說話人可能誤以為所說的話被完全聽懂理解了。
3.處于這一層次的人表現出一個優秀傾聽者的特征。這種傾聽者在說話者的信息中尋找感興趣的部分,他們認為這是獲取新的有用信息的契機。高效率的傾聽者清楚自己的個人喜好和態度,能夠更好地避免對說話者做出武斷的評價或是受過激言語的影響。好的傾聽者不急于做出判斷,而是感同身受對方的情感。他們能夠設身處地看待事物,詢問而不是辯解某種形式。
學會高層次的傾聽
據統計,約有80%的人只能做到層次一和層次二的傾聽,在層次三上的傾聽只有20%的人能做到。如何實現高層次的傾聽呢?以下是學習高層次傾聽的一些方法:
1.專心:通過非語言行為,如眼睛接觸、某個放松的姿勢、某種友好的臉部表情和宜人的語調,你將建立一種積極的氛圍。如果你表現得留意、專心和放松,對方會感到重視和更安全。
2.對對方的需要表示出興趣:你帶著理解和相互尊重進行傾聽,才能表現出對對方需要的興趣來。
3.以關心的態度傾聽:像是一塊共鳴板,讓說話者能夠試探你的意見和情感,同時覺得你是以一種非裁決的、非評判的姿態出現的。不要馬上就問許多問題,不停地提問給人的印象往往是聽者在受“拷問”。
4.表現得像一面鏡子:反饋你認為對方當時正在考慮的內容。總結說話者的內容以確認你完全理解了他所說的話。
5.避免先入為主:這發生在你以個人態度投入時。以個人態度投入一個問題時往往導致憤怒和受傷的情感,或者使你過早地下結論,顯得武斷。
6.使用口語:使用簡單的語句,如“呃”、“噢”、“我明白”、“是的”或者“有意思”等,來認同對方的陳述。通過說“說來聽聽”、“我們討論討論”、“我想聽聽你的想法”或者“我對你所說的很感興趣”等,來鼓勵說話者談論更多內容。
遵循這些原則將幫助你成為一名成功的傾聽者。養成每天運用這些原則的習慣,將它內化為你的傾聽能力,你會對由此帶來的結果感到驚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