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感謝吳炯先生給我們帶來的精彩演講,現在我們將用掌聲有請華聲在線總編輯孫虹鋼先生,給我們帶來的話題是中國民族品牌的國際化,掌聲有請。
孫虹鋼:其實今天下午我的題目已經改了,現在我的題目就是中國智慧與品牌創新。中國智慧都和易有關,對于易我也不是很精深,只是喜歡。清華大學跟易關系特深,不要就認為清華大學是特國際化的學校,清華大學的起因就是易經,像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什么里的?就是易經里面的。日新之謂盛德,也是易經里面的話。我覺得易經里面是哲學的思維,是研究人的思想,而且對我們現在有很多的幫助,比如說他講生生之為易也,什么叫易,就是不斷的出新的東西,就叫易。最大的道德是什么,就是日新之謂盛德,幾千年以前我們就這么想了。
我們把創新當成一個很奇怪的東西,非要從國外引進,跟國外去學,跟蘋果去學,跟Google去學,我們學來學去,學了很多的術語,學了很多的故事,可能忘了一點,其實創新就是玩兒思維,就是你想到那兒了,你可能就做到那兒了。過去有一個相聲講,只要路線到了頭,沒有棉猴也就棉猴,可能年紀大一點的知道。現在說跟韓國去學,跟美國去學,其實要學也是需要的,但是創新其實是什么,如果說我們現在缺創新,我們缺的不是創新的思維,不是讓我們創新,我們要用新的方法想問題,改革用新思維,用新思維來看,不需要,各位。只是需要那種能夠支持創新的思維,也就是說我們自己不要把自己打死。思維有一句話,叫做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就是說差異化,尤其創新這個事,有一本書巨火,兩個美國教授合著的,《藍海戰略》。如果在商圈里面誰不讀藍海戰略這本書,就沒法做生意了。但我想為什么這本書叫藍海戰略,有人說紅海戰斗太多了,血流成河,需要藍海。其實我覺得藍海戰略可能是從這傳來的,中間這太極圖,據說韓國要把太極圖注冊了,弄成他們那的,這是正宗的韓國國旗。從紅海到藍海,他不斷的宣揚自己的品牌,從紅到藍還有個講究,如果你要玩易就知道了,上紅下藍是一卦,這叫火風頂卦。其實有很多詞都是從周易來的,像格頂,格就是去掉什么東西,頂就是增加什么東西,上紅下藍就是頂字,所以它用這個圖形是宣揚自己的品牌。我看過很多韓國人寫東西,里面到處都在提易、卦,這些中國思維的東西,包括有時候他們吹噓三星的老板出了一本書,最后有說三星老板英明神武,帶領三星地天泰,地天泰就是一個易的東西。
所以這種思維方式,我們看很多很多的創新的東西,都跟我們的這種很古老的,看起來很玄妙,其實很簡單的一種東西相關。太極是很簡單的東西,你可以把它看成一個能量的東西,伏羲氏說有天就有地,有前就有后,一陰一陽,凡是都是相對的。這種思維方式,我們可能很久以來都不知道它是干什么,但是有一些老外挺明白這些事,把這些事弄的很好,一個叫李約瑟,但是關于他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很有爭論。李約瑟博士不僅研究了中國的科學技術史,還研究發現了中國有史以來原創型的,本來沒有,第一次有的科技發明當中5000項,這種科技發明當中,中國人居然占了3500多種,當然其中包括我們很熟悉,造紙術、印刷術,還有車。還包括大家伙每天都在用的電腦、筆記本,什么DV。不管怎么樣,他記述了很多的中國歷史的東西。那這些東西都是誰干的,都是那些道士干的,煉丹的那些人干的。都是玩兒易的這些人。包括我們現在知道的拿撒有一個很大的中國河圖,大家都認為那是看星星最好的圖。這種東西我們不明白的地方,就說是封建迷信,五四以后就屏蔽掉了。但是在歷史上這種思想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技術創新。
昨天新聞的溫總理在漢堡跟德國總理說了一句話,說德國有一個著名的哲學家,萊布尼茲說過一句話,兩個國家用知識和技術建起了橋梁,為什么呢?1703年4月1日,萊布尼茲看到了伏羲易圖,幾天后他完成了遞交給沒有科學院的《關于僅用0與1兩個符號的二進制算術的說明,并附其應用以及據此解釋古代中國伏羲圖的探討》。就是說萊布尼茲發明了二進制,而萊布尼茲是看到了伏羲氏才明白了二進制。后來據傳說,此人還向當時中國的政府,甚至加入中國國際,被大清皇帝駁回了。據說此人郁悶之下,在德國成立了中國科學院院長,所以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是萊布尼茲。
再看下面這個人,黑格爾,大家知道吧。黑格爾在他的自傳中承認,他所創造的正反合辯證邏輯定律,正是得自中國《易經》的啟發。并且在《哲學史講演錄》上,贊嘆《易經》說:“《易經》包含著中國人的智慧。馬克思的思想有一部分是講辯證法的,那一部分的思想是跟黑格爾學的,而黑格爾的思想是跟中國人學的。后來我一查資料,果不其然,資料上果然寫著這些內容,他說他此生最大的遺憾之一,是沒把中國的易經琢磨透。一個沒有把易經琢磨透的人,已經做出這么大的成果,而且影響到馬克思,影響到很多很多的中國人。這是一些思維方式,我們是不是要一種去創新的思維,還是要一種創新的思維。我再說一個,就是重新讀毛主席的東西,世界論,你就發現里面,一點馬克思的思想都沒有,都是自己的思想,所以這也就舒服了一些。
那思維對創新有什么用呢?其實創新這個東西,按照中國的太極思維來看,非常之簡單,就是三種思維方法,按老子講,老子是道家,他講道一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無極中認為,萬物要分成兩部分,分成陰陽,光是一個角度看不行,再加一個角度,就變成四象了,老陰老陽,少陰少陽。兩個緯度看對應,看出四個角度夠不夠?還不夠,就是出現了現在的八卦。這個復雜嗎?只不過是有些符號,代表什么?天、火、雷、風、水等等,中國人認為這種模型是能量的符號,每種符號都代表一種東西,代表一種顏色,代表一個數字,代表一個動物等等等等,它是一個符號,這些能量組合起來,構成了復雜的世界萬物,創新就從這來的。三種創新,第一種叫做無中生有,就是原創型的,據說伏羲氏在樹林里樹葉風一吹地上滾,然后兩個樹葉中間插一個棍,就出現了車,就這樣,無中生有的發明。
咱們講的這種創新很多很多都是這樣的,第二種發明是比較有創意的,與時偕行。一生二,這是一種自然變化,比如說有些女孩子頭發從長變成短,從短變成長,就是這種創新。這種創新有什么特點呢,第一它應該跟你自然的屬性相適應,我們要判定,你有什么樣的屬性,最經典的這樣一個一生二的案例,創新例子是什么呢?就是一個曲別針的用法,一個曲別針到底有多少用途,簡單講能別書怎么樣,因為它可以由30萬種用途,從物理上來講它是一個金屬,金屬可以有很多很多種用途,化學屬性上看,還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就是從一個東西,我們來分析,它都具有哪些天然自然的屬性,而這些屬性有什么變化,從小到老,這是一種變化,基因的突變是一個變化。作為人的屬性,還可以把腳當手用,當腦袋當屁股用。這是自然屬性。第二個創新是看什么,時機,我們講易經當中有很多次講時機的問題。易經中的“與時偕行”這個詞被陳立夫改造了一下變成與時俱進,一直沿用到現在。
第三種就是組合式創新,二生三,三生萬物,剛才路老師談了一個案例,就是利郎的案例,我們現在最多的這種創新,其實都是來自于這種組合,組合這種思維,有人講,這個組合不能瞎來,有的可以組合,有的不可以組合。是這樣嗎?不是,在易經當中認為什么都可以任意組合的,我們看任何東西都是一種能量。天加地,天地否,雷跟風行不行?也可以。現在我們用的周易,能不能說64卦不夠使,再加點,能可以,你可以隨意組合。那么組合創新,包括做加法,包括做減法,不都是嗎?
大家看看創新有沒有更高深,更奧妙的思維方法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看過很多很多種思維方法,真的,無非就這三種,無中生有型、與時偕行型,組合創新型。
中國人把化能分成五種,而且覺得他們相互作用,很多管理大師講的,像彼得的五項修煉等等,很多都是用五行這個東西。創新在五行當中,咱也在屬性上簡單化一點,怎么簡單化,因為創新很復雜,創新從五行當中來講數木,因為它發,生新東西。什么對創新很重要,創新第一個基本條件就是空中樓閣是不行的,換句話說,你要創新,一定要有更多的積累,否則你玩不轉。那什么樣的東西對創新不利呢,金克木,金就是故步自封,我已經業界第一了,你誰也跟我怎么樣,那就不行了。你有足夠的積累和開放的心態,就方便你創新,如果你要很封閉,覺得自己很棒,就不能創新了。
再往下,玩創新的思維方法,現在關于創新的思維訓練,最牛的這種東西就叫6頂思考帽,很貴,這個課程我不知道咱們有沒有聽這個課,大概6萬塊錢,聽說這個課程對人的思維方式有促進。但是后來我發現,他6種思維方式,跟我們剛才講的易經的八卦,跟六個卦顯示出來的思維方式太相似了,高度的這種相似,特別的一致。但你看他給你弄的很花哨,很熱鬧。這種思維方式用這個重新解釋一下怎么樣,我發現挺好。其實按照咱們的思維方法,我們是講究一個整體的配合,把它那種六個種思維拆成我們基本的八種,用八種卦來拆解。六種思考帽跟我們八卦里面的卦可以一一對應。最后還應該思維的統一,就是空卦的方法。
我這段簡單的分享就到這兒,你們看易經博大精深,其實也沒那么復雜,就是一種能量的符號代表而已。這個卦就是看對立統一,看關鍵點,看變化,就是這樣。我們可能現在有些地方,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但是有一點我們行,如果我們愿意的話,我們可以有超脫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是支持我們的創新,關鍵是看我們愿不愿意把這種思維方式撿起來,原來我們有很好的思維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