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的一段話: 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后寡,備后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者也。
不確定性急速增加,也已經成為當代商業世界的基本特征。美國前財長魯賓說了一句話:“關于市場,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這句話所以成為“名言”,說明它說出了大多數人的切身感受:節奏越來越快,情況越來越復雜,前景也越來越難以預料。
商業世界不確定性增強源自顧客(Customer)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之間競爭(Competition)日益加劇,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Change),也就是所謂“3C”,而“3C”則根源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
技術進步加快了商業世界變化的節拍,并給經濟全球化創造了條件。全球化又極大的增強了商業世界的復雜性,更多更廣泛的力量進入商業世界,形成了更為復雜的經濟體系。技術進步帶來生產力的極大提高,使供給和需求關系發生了根本的逆轉,顧客有了更多的選擇,也有了更多的主動權,需求的個性化隨之凸現。
不確定性的增強給長期以來一直在穩定的環境下追求效率的企業組織帶來不適,多數人對不確定性是持敵視態度的。
薩繆爾·強生的另一句名言可以代表大多數人的心態:“再睿智的人,也不會放棄確定性,而追求不確定性。”量子基金的董事長索羅斯感慨:“我什么也不害怕,我只害怕不確定性”。
在多數企業經理人的詞典中,不確定性是需要規避的風險,是破壞秩序的罪魁,所以要努力的就是消除不確定性、忽略不確定性、感知不確定性、降低不確定性、遠離不確定性。
“算命”這個行業之所以幾千年長盛不衰,就是因為它能夠滿足人們在這個不確定性的世界上祈求確定性的心理。而在充滿不確定性的資本市場上,人們情愿把大把的資金押在收益較低但相對確定的標底上。
然而,不確定性很有可能并不是人們的認識水平和控制能力不足的結果,而是從本質上不可消除的。1927年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提出不確定性原理,認為不確定性是微觀粒子運動的本質性規律,遭到愛因斯坦的反對,并作了一個判決性思想試驗,最終也沒能推翻海森堡的論斷。
西方哲學史上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傳統。一種認為世界是確定的,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種追求秩序、必然、統一等思維,可稱之為“確定性思維”。另一種則認為世界是不確定的,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種強調差異、矛盾、無序等的思維,可以稱之為“不確定性思維”。
隨著后現代哲學對確定性思維的解構,人們逐漸認識到,世界并非是完全確定的,不確定性是世界的另一本真面目。而確定性實際上是不確定性世界的一個相對穩定的片斷,或者說當變化速率緩慢時給人的假象。
當我們認識到不確定性作為世界的本質而不能消除,作為當代商業世界的特征而不能忽略的時候,我們就只能直面不確定性,學會怎樣更好的面對不確定性。也許,不確定性不應該是企業經營者的敵人,而且可以成為企業經營者的朋友。
因為在一個確定性的、充分競爭的商業世界里,從長期來說,所有的行業其總利潤將無限趨近于零,只有不確定性存在,才給企業經營者施展智慧才華,贏得超額利潤以空間。
商業世界的不確定性如同自然世界的臺風,也不是只有危害,也會帶來好處,譬如臺風可以帶來大量降水,緩解干旱,驅走高溫。
以上文字是前一陣我一位網站負責人朋友分享給我的;我稍有整理變動,今日拿出來分享. 也正好與前面一篇我的文章有所呼應. 并且近日正與受邀咨詢的企業在探討如何應對企業發展中的"不確定性".
(營銷系統排毒專家袁良將全力以赴以一個真正職業培訓師的專業體現和一個能深度與企業對接,深層次鏈接的戰略營銷系統方案咨詢者二元聚焦的方式與你的企業共營,共贏。歡迎交流:oudeyua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