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信奉客戶是上帝。其實,客戶未必是上帝,公眾才是上帝。這次“毒奶”事件,讓我們清楚地意識到我們情愿失去一兩個象三鹿這樣的客戶,也不能失去公眾,更不能蒙騙公眾、坑害公眾。我們在考慮客戶利益的同時,首先要考慮公眾利益。公關不是“零和游戲”,不能只讓客戶“甜”,卻讓百姓“苦”。
商業不同于戰爭,商場也不是戰場。戰爭只是競爭的極端表現形式,而非競爭的普遍表現形式;戰爭強調的是你死我活,商業強調的是競合;戰爭的出發點是“零和”,商業的出發點是“多贏”。如果企業完全以指導戰爭的思路經營企業,不顧社會和諧、對百姓欺詐、對市場涸澤而漁、眼光死盯住競爭對手、對人性的弱點大加利用,不顧社會道德和人類美德,甚至不顧國家法律,這必然與建設和諧社會的宗旨相違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企業家不能為了獲取財富,不擇手段,更不能置他人生命健康于不顧。這樣的“企業家”,我們不能稱之為企業家。企業家應該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才獲取財富。他所得到的應該少于他所創造的,更不能一企成名萬骨枯。
作為服務于企業的公關人,我們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是任何企業,我們都可為它服務,尤其是那種“誠信缺失、道德淪喪”的企業。它們所提的一些不道德的要求,我們沒必要協助它們解決。象三鹿這樣的“危機公關”,我們不做也罷。危機公關不是“搞定”政府,也不是“擺平”媒體,更不是欺騙消費者。防民之口,勝于防川。政府搞不定,媒體擺不平,消費者不可欺。“公關”不是不擇手段的息事寧人、瞞天過海。象三鹿這樣的“危機公關”,我們需協助企業開誠布公,積極收回“毒奶”,勇于承擔相應的責任,依靠自己的真誠和信息透明換取社會公眾的理解和信任,盡早消除負面影響才是上上策。任何企圖蓋住消費者的行為,都只能說是“不智”。紙永遠包不住火,更何況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誰若是想蒙蔽公眾,遮住“信息陽光”,誰就會被公眾無情的拋失。
得民心者得天下。作為企業家,作為公關人,我們如何才能得民心?首先,自己要有普世的價值觀,對公眾、對社會有道德、有責任。客戶誠然很重要,但如果要我在客戶和公眾之間做出選擇,兩者只能選其一,我情愿選擇公眾。失去的客戶,也許可以失而復得或者有別的客戶找上門。但若失去民心,將是我們無法承受之重。從當年三株口服液事件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失去民心的后果。當三株口服液在消費者心中定了死罪,品牌信任歸零,市場信心全部崩潰后,它就在市場上消失了。
至于,三鹿是否會成為三株第二,我不敢說,但我李崢可以肯定地說:“天下民心,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誰若是敢違抗民意,必然被輿論淹沒,被公眾拋失。(作者:李崢)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李崢,首席忽悠官、“智慧型”公關創始人、互聯網分析師、博銳管理在線專欄作家、慧聰網專欄作家、騰訊財經名家、焦點中國網特約評論作家、中華品牌管理網專欄作家、融資網專欄作家、首屆價值中國最具影響力百強專家。
作者:李崢 Msn:lz08@msn.com,QQ:970356094,移動電話:13282826918。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