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總是不期而至,防不勝防。面對商場超市等渠道挑起的突如其來的價格戰,很多處于相對弱勢的企業亂了陣腳,結果被的價格砍刀砍得傷痕累累。商場超市拿特價向企業開刀,應該怎么辦?
首選,企業可以通過建立預警體系進行預警。
價格戰的發生總會有一些征兆的。根據價格戰的前期征兆預測價格戰的發生,這樣可以為企業預留足夠的反應時間,能有效降低價格戰給企業帶來的沖擊。這就需要企業內部市場部(或企劃部)、銷售部密切配合,建立市場競爭情報系統,形成嚴密的市場監測、反饋體系,有利于增強企業在市場重的反應能力,并把價格戰對企業的沖擊降到最低點。比如節假日或競爭企業慶典日,容易出現特價優惠舉措;或者某些企業在賣場超常規大量囤貨,而又沒有贈品或其他促銷舉措,很可能要出現低價銷售;另外就是商場超市換帥,而新帥就是打價格戰的老手等。這些都是為價格戰埋下了伏筆,應該引起企業的關注,并及時做好應戰準備。
其次,要了解價格戰的行為主體和發動價格戰的根本目的。
一般而言,價格戰的發起主體有三個:生產商、經銷商和零售商。我們主要討論的是零售商發起的價格戰。一般商場超市打價格戰,目的是利用價格戰可以形成廣告效應,聚集人氣,以價格為噱頭吸引消費者的關注。而且,商家通過低價可以打造其“價格殺手”形象,實現“親民”的目的。同時,這也是商家挑戰競爭對手,以成本、規模等優勢直擊競爭對手的軟肋。因此企業有必要研究商場超市降價是全線降價格還是局部降價,是長期降價格還是短期降價,降價同時是否還有其他措施,以及是戰略性的還是策略性的,這對于企業把握市場趨勢,應對價格戰大有裨益。同時,這也是企業應對價格戰的基礎前提,如果商家的降價是局部的、短期的,企業自可不必過于理會,擺正自己的位置,以長遠為目標,繼續走自己的營銷之路。
第三,面對零售商的價格砍刀企業可以聯合應戰。
面對商場超市的價格砍刀,企業應對的方式從組織形式上來講有兩種可能:一是企業依靠自身實力單獨飛行,采取切合自身能力的策略來應對價格戰;另一種形式就是與同業企業聯合起來,組建聯盟抱團還擊,打破了大難來時各自飛完全競爭意識,而是利用競合的理念應對價格戰,諸如電器供應商成立中永通泰公司抗擊國美、蘇寧等大型連鎖專營店。企業不管采取何種形式應對,堅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這樣迎戰有利無弊。必須明確的是,無論企業采取何種方式應對價格戰,都必須考慮到下述因素:一是考慮到品牌形象;二是考慮企業盈利能力;三是考慮到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四是考慮企業參與價格戰屬于良性競價還是惡性競價;五是考慮企業與競爭對手價格長跑的能力。否則,草率迎戰恰恰中了競爭對手的圈套,使企業步入價格戰的誤區。
總之,價格戰對于企業來說未必可怕,可怕的是面對價格戰盲目跟風和慌亂應對,可怕的是企業歷經價格戰后不總結、不反思、不長智慧,因此企業應該也有必要對價格戰做一下評估、總結和反思。價格戰是一場消耗戰,企業若沒有長期的承受能力、沒有長期的思想準備、沒有足夠的資源就不要融入價格戰的洪流中去,而是要考慮通過其他方式接招價格戰,諸如價值戰、服務戰等。企業必須把營銷重心放在構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包括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并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打造自己各異的競爭優勢,或者說打造競爭力上的差異。企業要學會愛惜并保護自己的品牌,品牌需要價格、品質等多方面要素支撐,如果為迎接價格戰而一味地削價、降質,就會有損品牌形象,對企業的損失遠遠超過價格戰的本身。競爭對手之間也需要溝通,也完全可以溝通,而非不擇手段地進行競爭,這也是營銷的本質與真諦,否則“戰”到最后都是“輸家”。
黃繼毅,顛覆傳統原的創性實戰營銷專家與管理顧問,北大、清華EMBA市場營銷與管理課程特聘講師。曾在知名企業擔任營銷總監、常務副總,總經理等職,長期從事與企業管理、營銷策略、品牌戰略規劃等相關的實踐、研究及培訓工作。成功案例遍及建材、廚具、房地產、汽車、家電、食品、電子文具、煙酒、賓館酒店、醫藥保健品等領域。《管理學家》、《中國企業家》、《銷售與市場》、《銷售與管理》、《經理人》、《商業評論》、《中國經營報》、《糖煙酒周刊》等特約撰稿人。著有營銷管理暢銷書《管理七劍:簡單而高效的管理利器》及中國首部情景式企業教練寶典《拯救》。
歡迎與作者交流看法,E-Mail:hzx0808@sohu.comMSN:hzx0808@sohu.commob:13671529767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