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33年寫成的一部長篇小說。1942年梅益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從1952年至1995年的44年間,一共印刷出版57次,發行250萬冊,在國內塑造了廣泛的知名度與美譽度,保爾·柯察金在中國幾代人心目中都以堅強的勇士形象而存在。
各行業中第一品牌的煉成,與鋼鐵煉就之路,殊途同歸,所有的第一品牌大多經歷了保爾·柯察金這樣的艱苦奮斗、以啟山林的歷程,而終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社會存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學習、工作與生活。
或許很多處于寡頭競爭或完全市場競爭狀態的行業里還沒有壟斷性的第一品牌,往往是多強并列,或者是一超多強。比如家電業里的海爾、長虹、TCL,PC業里的聯想、方正,管理軟件里的用友、金蝶、新中大,教育培訓業里的新東方、文都,考研輔導領域的文都、海文,管理咨詢業里的北大縱橫、和君創業、新華信(正略鈞策),涂料業里的華潤、美涂士、嘉寶莉等,網絡媒體方面的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
觀這些巍然而立的知名品牌,他們都經歷了什么樣的保爾·柯察金式道路了呢?又走了怎樣的歷程,采用了哪些宏大的戰略、付諸了怎樣的魔鬼式執行呢,在消費者層面又做了哪些系統化的細致入微式服務呢?這一切都值得我們去探究,或許由于才學淺薄、志識鄙陋,而不能總結出第一品牌成就之道,但這個工作做下去,無疑是非常有意思,而且有價值的。本文淺談產品與營銷這兩點。
產品鑄造根基
能夠長期處于領先地位,這不是鬧著玩的,也不是忽悠就能行的。一般而言,這些企業在產品方面做得相當到位,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推出、銷售、售后等,各環節的監控與檢測都是很嚴格的。當然,很多企業在創業初期,產品的根基還并不牢固,甚至存在很多BUG(紕漏),但一方面這種產品迎合了當時人們的需求,或者說激發了人們的某種消費需求,形成了購買熱潮,另一方面這種產品在當時算得上比較好的,在其他同類企業推出的同類產品中排在前面。
家電、建材、通訊產品等傳統制造業如是,管理咨詢、教育培訓、軟件等第三產業亦如是。教育培訓業可細分為外語、計算機、考研、司法統考、公務員等多個領域。其中,外語、計算機、考研輔導是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的幾大領域,早期陸續崛起的教育培訓機構在產品方面做足了文章,從零散的排列到系統的規劃,從薄弱的師資到名師匯集,經歷了一個從草莽到精英的提升過程。
擁有十二年辦學歷程的文都教育集團是中國知名的教育品牌,在考研公共課、考研專業課、考研圖書、司法統考、公務員考試、大學數學、大學英語四六級等考試輔導方面享有廣泛的聲譽,尤其是在考研輔導方面,文都已牢牢占據著第一品牌的地位,從政治、英語、數學三門公開課的設立,到歷史學、心理學、教育學、農學、西醫、法碩等統考專業課輔導項目的推出,再到武漢大學、華中師大、華中科大、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理工大、人大、北大、清華等多個211院校非統考專業課項目的推出,產品線的合理延伸一直有序地展開。
在面向學員的會員體系與整合服務方面,基礎班、強化班、沖刺班、一卡通、全程VIP輔導等多種輔導方式,應對不同學生的需求,形成全面覆蓋、精準服務、強化輔導效果的格局。
營銷為王
各種不同的新聞報道與評論中有一段流傳很廣的說法,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的潛在規模達3000億元,并保持著迅猛的發展速度。教育支出已經超過其他生活費用成為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支出。就考研、司法統考、公務員、大學英語四六級輔導方面,雖然還不及IT培訓、少兒教育與整個的英語培訓,但市場規模也不低于10億。如果再算上圖書這塊,估計市場空間在20億左右。
現在搶食這塊蛋糕的輔導機構以萬計,但全國性的知名品牌卻也只有文都等十多家。文都的十二年成長歷程基本上就是整個中國大學生考試輔導行業成長最經典的縮影。在練就寡頭品牌、第一品牌的征程上,為什么有的能取得勝利,有的機構卻早已折戟沉沙,對這點,營銷做了最好的注解。
文都在輔導班方面大量采用了連鎖加盟形式,在各地發展加盟機構,享受文都品牌、全國師資與課程、圖書、推廣等多種資源,其中也有部分采用了直營的形式。目前,文都已在全國發展了180多個加盟機構,覆蓋了北京、湖北、呼和浩特、太原、石家莊、邯鄲、大連、西安、漢中、云南、福建、重慶、江西、成都等省市縣。
5月底,文都集團“新標識發布暨全國2008夏季工作會議”將在京召開,以此為契機,這家公司發布未來的品牌經營、業務經營、服務經營等全方位戰略,將全面發力繼續鞏固中國知名教育品牌的地位與持續建設,奠定中國大學生考試輔導領域的遙遙領先地位,拉開中國教育培訓市場洗牌與整合大幕,用文都的力量刷新中國教育培訓業的新篇章。
同時,為幫助5·12地震災區重災,文都將在組織發動總部全員與各地加盟機構捐款的基礎上,針對四川、陜西、甘肅等地啟動一系列教育培訓援助計劃,做到一個企業公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在完成寡頭競爭格局的布點后,下一步將跨入行業力量洗牌與整合期,在現有的一、二線教育培訓品牌之間,從英語培訓到IT培訓,從少兒教育到大學生考試輔導,激烈的競爭將在更廣的泛圍、更深的層次與更寬的領域展開,包括師資開發與爭奪、渠道資源開發與壟斷、市場推廣的多樣化、引進資本力量助跑等。鄧超明認為,在這一輪競爭中,資本的力量或許能夠加快一個企業的發展,但并不一定就能成就一個企業的長遠前途,同時,該品牌在學生群體與社會大眾中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將決定誰能主導、誰能決勝各個細分的教育培訓市場。而在更遙遠的時間,覆蓋各個培訓領域的教育航母也可能誕生。
作者:skyouth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