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來,市場中充斥著各種類型的題材,像奧巴馬題材、物聯網題材、低碳題材等等,均成為市場各方資金用來炒作相關股票的籌碼,也正是有了各種各樣的題材,市場才會出現熱點頻繁轉換的現象。而很多題材股在資金的追捧下相繼走高,出現翻番甚至翻幾番的大級別上漲行情。滬深股市自10月初探底反彈以來,個股全面上漲,其中尤以小盤股、題材股、垃圾股為甚,而大盤藍籌股漲幅普遍較小。在相關個股估值水平居于高位,市場流動性十分寬松的背景下,市場對小市值股票的爆炒極為突出,與2007年“5·30”之前十分類似。當市場出現較大幅度調整時,前期部分經過爆炒的小盤題材股由于缺乏基本面支撐,普遍成為下跌的重災區。指數大幅走低引發的恐慌情緒,使得投機性資金紛紛從題材股撤出,但另一方面,市場正在經歷類似2007年"5·30"的投資風格的重要轉換:之前是小盤股群魔亂舞,之后為藍籌股大象跳舞。
近幾日市場的大幅調整,其實是市場炒作風格的轉變信號。之前在題材股領漲的市場中,“八二現象”較為明顯,即八成股票賺錢,兩成股票賠錢。如果今后藍籌股領漲市場的話,僅兩成股票賺錢的現象將成為主流。
政策面上,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會議強調,明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做好經濟工作,對于進一步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鞏固經濟回升基礎,為“十二五”規劃啟動實施創造良好條件至關重要。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特別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增強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望未來,調結構、促轉型將被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從中國經濟運行的現實看,結構問題十分突出,增長方式轉型愈加迫切。這次金融危機后,有些深層次的結構問題非但沒有緩解,反而由于大力保增長而進一步深化。比較突出的是產能過剩問題,以及能耗高、資源消耗大、對環境破壞嚴重的產業畸形發展問題。新的政策導向,顯然會更注重在產業選擇上的優勝劣汰。同時,政策將大力鼓勵積極開發新產業、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胡錦濤的講話為即將到來的12月的中央經濟會議定調。
經濟面上,應該看到兩點:一方面,在戰勝2008年世界金融大海嘯的困難上,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成果。中國經濟處于企穩向好的狀態,而且企穩向好的基礎也在不斷地鞏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盡管從環比上看,我國的出口出現了增長,但從同比來看,1-9月,我國進出口總額還是負增長20.9%。雖然現在發達國家的經濟處在復蘇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好的跡象,但總的來看,這場復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外部需求萎縮的狀況還在持續,對我們的影響仍然存在。這樣的經濟現實和困境將倒逼中央下決心要把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點放到擴大內需上,而不能放在指望世界經濟更早更快復蘇。
具體的經濟數字,預計四季度GDP肯定還是一個繼續回升的趨勢,全年保八沒有懸念。CPI雖然已經連續兩月環比增長,但總體來看仍處于低位。依本文的作者看,現在的情況是無通脹、有預期。而且社會上對通脹的預期很強,需要穩定預期。當前中國經濟有幾個因素在抑制通脹,一方面是糧食持續豐收,糧價穩則百價穩,農業的穩定為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奠定了一個重要的基礎。另一方面,工業品產能過剩,價格漲不上去。所以即使發生了通脹,問題也不大。
當危機帶來的困境還沒有完全消除,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還在不斷擴大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保住增長,把經濟穩住。如果穩不住,造成大量的失業,整個經濟大幅的衰退,就不單純是一個經濟的問題了。所以把經濟穩住,把下行的趨勢遏制住是第一位的。在這種狀況下,不得不付出一定代價。比如說有人對現在批評我們貨幣投放量過大,但是必須這么做。這就像人生病一樣,一個人有病要吃藥,任何藥品都有副作用,但不能因為有副作用就有病不吃藥,治病就得認了這個副作用,就得付出這個代價。經濟學最重要的一個原理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保增長有保增長的成本,所以信貸的投放也好,一列措施也好,都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要處理好三個關系: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管理好通脹預期,這表明黨中央、國務院牢牢把握整個經濟運行的主動權,按照這個思路,第四季度乃至明年經濟,首要的還是要保證經濟較快增長,沒有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什么都解決不了。經濟有了平穩較快增長,就能夠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經濟有了平穩較快增長,結構調整又能夠持續優化了,通脹自然就下來了。所謂的優化結構,就是要轉變以往過度依賴投資的增長模式,使得消費成為國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拉動力,要千方百計拓展新的經濟增長空間。
鑒于上述,我還是堅定看多,在投資上選取優質個股,耐心等待來年二季度前春季行情的進一步展示。雖然目前持續暴跌,但不會改變市場向上的運行節奏。相反,階段性的高換手調整透漏出了市場主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新的市場信息:從小市值向大市值轉換。大盤大幅震蕩的結果不是改變市場的趨勢,而是市場風格的改變。
投資策略上,關注低市盈率的銀行、地產、煤炭、有色等板塊。看好中央經濟結構大轉換的消費行業,主要包括食品,飲料,零售,汽車,家電等子行業。另外,產能過剩的一些行業經過政府的宏觀調控、行業內的兼并重組以及產品結構調整后,將有較好的表現,鋼鐵等都存在較大的投資機會。另外,在通脹預期和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資源和資產價格上揚甚至出現一定的泡沫,都是大概率事件,相關行業將為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機會。
下一周將是大陽的一周,也是新一輪藍籌回歸價值投資的一個轉捩點,這個情況和2007年“5.30”大調整的情勢一樣:在大肆投機炒作之后迎來了中國大藍籌的大行情!
作者:程超澤 來源:價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