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姚從剛)
王宏偉是萬華公司華中地區經理,11月23日是他休假第一天,當他懶洋洋地站在陽臺上看著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時,突然發現自己的下屬馬鵬。這位本應該在南陽打單的銷售人員,未經請假竟然出現在鄭州的馬路上。王宏偉立刻拿起電話撥通了馬鵬的手機,“王總,我在南陽,馬路上有些吵,聽不清楚,嗯,喂,喂……”還未等王宏偉細問,馬鵬已掛了電話。
假期結束,王宏偉回到公司,簽字的時候,他特地檢查了馬鵬的報銷發票,南陽賓館的住宿憑據竟然開到了26號,事情已再明顯不過。王宏偉火冒三丈,但是不得不壓住了怒氣,這種事情在公司已經是眾所周知的“秘密”。但是由于業績壓力,王宏偉也不得不一次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在業界,銷售人員私下里將虛假報銷差旅住宿費用,形象地稱之為“啃床腿”。這些銷售人員或者將其他支出算入房費中,或者早已回來,卻通過關系虛開當地賓館住宿費用,或者在任務完成后依然在工作地游山玩水。
除了差旅住宿費,招待費,交通費,任何涉及到報銷的環節,都有可能弄虛作假,虛開發票或者假公濟私,企業每年因此的損失就是一筆驚人的數目。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指出,營業額在1億元左右的項目型公司,每年至少因此至少損失一倆奔馳s600。
對此,不少公司都有嚴密的財務制度,制定支出上限,強化預算控制,不過第一管理者還是尷尬地發現,預算2萬元的項目,最后往往報銷19999。規定三天內必須報銷,只不過由“大步慢走”變成了“小步快跑”。貓和老鼠的游戲每天都在財務室內無聲地上演,企業和員工斗智斗勇。
于是企業進一步加大監察密度,由月計劃變成周計劃,由三天內報銷變成當天報銷,不過由于缺乏便捷的手段,報銷行為本身逐漸成為壓在員工身上的負擔,管理的成本也大幅上升。尤其是對于那些在外的員工來說,控制難度更大。
現在,智能手機的出現為徹底杜絕報銷作假提供了可能,通過在智能手機上安裝今目標軟件,員工即可使用手機方便地制定周計劃,并在計劃中標明各項預算,上傳服務器,這樣管理者可以隨時查看,監督。報銷簽字的時候,對照計劃便一目了然,這樣就完全不必項目結束后,看著一大堆的發票,無從核對。
另外,員工在進行每一筆支出的時候,都通過手機上的今目標軟件的實時報銷功能,當場將詳細的情況上傳到服務器上,例如地點、發票號碼等。報銷的時候再對照服務器中的記錄,通過日期、發票號碼的雙重審核,增加了虛開發票的難度。此外,據悉,今目標軟件還即將推出定位功能,這樣就可以進行時間、地點、發票號碼的三重審核了,虛開發票就幾乎就成為不可能。
通過計劃和實時報銷的雙重審核,有效地防止了虛假報銷現象的發生,不僅將資金的損失降低到最小,最關鍵的是維持了團隊的正氣,保證了組織的健康成長。因為,報銷作假最可怕的還不是資金的浪費,而是團隊風氣的破壞,弄虛作假、浮夸浪費的不良之風就像惡性腫瘤,掏空著企業的靈魂,侵蝕著企業的“肌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