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原色影院_免费av在线_中文字幕最新精品_久久精品视频99

企業培訓網首頁
免費注冊企業培訓網用戶注冊登陸 - 培訓課程發布發布課程 - 培訓需求培訓需求 - 培訓年卡培訓年卡 - 培訓視頻培訓視頻 - 將企業培訓網設為首頁設為首頁 - 收藏企業培訓網收藏本站
公開課程 企業內訓 培訓講師 管理資訊 工具文檔 培訓專題
企業培訓網--站內搜索 
課程導航:企業戰略  生產運作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生涯  高校研修   熱點區域: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蘇州  青島
企業培訓網位置導航您的位置:首頁>管理文摘>資本財務>正文
關于增值稅收入評價與預測方法的探討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06-11-12 11:58:40

企業培訓網

    >>[精彩推薦]點擊此處,立即獲取數十萬份經典管理資料/工具/范例/文檔!

 

  增值稅收入在我國稅收總收入中占有較大的比重,按分稅制要求,雖然地方財政僅分享增值稅收入的25%,但25%的增值稅收入也是許多城市居于第二或第三位的收入。因此各城市在進行稅收評價預測過程中,都將增值稅作為主要稅種。本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針對增值稅的特點,提出了對增值稅評價和預測方法的初步構想。

  一、主要研究方法的選擇

  眾所周知,增值稅收入是和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基于此,我們在現有數據資料的基礎上,選擇增值稅和與其相關的經濟變量的平均發展速度作為比較分析思路。在面對僅有7年數據的情況下,我們考慮在趨勢分析的基礎上拓展時間序列平滑法,并考慮灰色系統理論中的GM(1.1)方法在較短時間序列時的運用。

  在對7年的各稅種數據進行初步整理分析后,我們看到,增值稅收入的基本趨勢是上升的。下面我們介紹時間序列平滑法的拓展方法。

  (一)拓展線性二次移動平均方法的介紹

  給定的基礎序列為(i=1,2,…,t)t為序列的時間期限(本文中t=7)。在本文中可以為各上升趨勢的稅種或其他的相關經濟變量,對取自然對數(即設xi=lnyi),得序列,之后我們對按線性二次移動平均方法做如下工作:

  定義:(1)St‘=(xt+xt-1+……+xt-n+1)/n

  這里n為所采用的觀測值的個數(n≤t),(本文n=3)。

  定義:(2)St“=( S‘t+S’t-1+……+S‘t-n+1)/n

  定義:(3)A=2 St‘- St“

  定義:(4)B=2(St‘- St“)/(n-1)

  由于線性二次移動平均方法是預測方法,按照該方法要求t年后的第m(m=1,2,3…)年的預測值為:

  (5)  xt+m=A+Bm.

  我們復原有:

  (6)yt+m=EXP(xt+m)=EXP(A+Bm)=EXP(A)EXP(Bm)。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看到,若取觀測值的個數n=3,則基礎序列有5年數據就可以了,基礎序列的平均發展速度就等于EXP(B)-1,利用平均發展速度EXP(B)-1我們就可以對各具體稅種和與其相關的經濟變量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同時運用這個數據還可以測算按平均發展速度計算出來的數據與實際數據之間的誤差,方便了誤差的比較,也基本解決了基礎序列僅有7年數據的問題。這個方法,我們稱之為對數化線性二次移動平均方法。

  (二)灰色系統理論之GM(1.1)方法的運用

  GM(1.1)方法一般適用于有較長數據的基礎序列,但我們在上面對數化線性二次移動平均方法的基礎上,將該方法用于僅有7年數據的基礎序列,可以進行比較研究來說明問題。我們知道,通過對增值稅的發展情況分析,增值稅其發展的態勢一般呈灰指數律的形式。即給定基礎序列(i=1,2,…,m),m為序列的時間期限(本文中m=7),其累加序列:

  (7) yi1=∑iJ=1yj0

  近似地呈指數增長的形式,因此累加序列的發展趨勢滿足一階微分系統:

  (8) dy1/dt-ay1=f

  (這里t為連續時間變量,a、f為待估參數)

  由上述微分系統得出來的時間響應模型是:

  (9) yi+11=(y100+f/a)EXP(ai)-f/a

  (10) yi+10= yi+11- yi1=(y10+f/a)[1-EXP(-a)] EXP(ai)

  上面的模型描述了基礎序列的發展趨勢和狀態,參數a就是我們稱之的發展系數,它刻劃了系統發展的態勢。比較(6)式和(10)式,我們發現,由于(6)式中的EXP(A)是參數A的指數函數,而(10)中的(y10+f/a)[1-EXP(ai)]是參數a、f的函數,二者都與時間變量m、i無關,因此我們認為兩式關于各變量隨時間增長的表達方式是一樣的,因為m、i都為時間變量。這樣我們看到對數化線性二次移動平均方法與GM(1.1)方法有一樣的數學原理,對數化線性二次移動平均方法的參數B與GM(1.1)方法中的參數a有相同含義,這樣我們就可以探索GM(1.1)方法在對較短數據的基礎序列進行預測的運用。

  (三)方法的說明

  我們選擇的上述兩種方法都是對經濟變量關于時間序列進行預測分析的方法,其前提是要正確判斷經濟變量的基本趨勢,而運用這兩種方法建立的模型擬合精度一般是高于其他建模方法的擬合精度,但由于只有7年數據,運用這兩種方法進行預測時,時間不宜過長,以3年為好。

  二、增值稅評價和預測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在著手進行增值稅評價和預測研究時,我們發現這樣幾個問題:

  一是1994年我國實行了分稅制,由于這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內容最深刻的稅制結構改革,而增值稅又是這次改革的重點,這樣我們在整理增值稅資料時發現僅有1994年到2000年7年數據,這為我們系統分析和評價分稅制以來的增值稅作用、預測增值稅的發展趨勢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二是在對增值稅按經濟類型進行評價分析時,缺少與增值稅密切相關的分經濟類型的GDP(或增加值)的統計數據。我們知道,我國稅收統計習慣于按經濟類型對稅收收入進行統計,如《中國稅務年鑒》有增值稅分地區、分經濟類型收入情況表。但是各種統計年鑒都沒有分經濟類型的GDP的統計數據,因此一些研究在進行按經濟類型對增值稅收入評價、分析時只能得到各種經濟類型的增值稅結構及其變動趨勢或比較各種經濟類型增值稅收入的增長速度是快于(或慢于)稅收總量或GDP總量的增長速度,而得不到對各種經濟類型的增值稅征收是否合理的結論。

  三是在對增值稅按行業進行評價分析時,還有一些細節問題。我們知道,按增值稅條例規定,我國增值稅目前主要對工業和批發零售貿易業征收,在《中國統計年鑒》和各城市統計年鑒中的工業統計部分有這樣幾個問題:(1)各類統計年鑒只有各種經濟類型的工業總產值數據,沒有工業增加值數據。(2)一些統計年鑒有近幾年全部國有工業企業的增加值數據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數據,沒有全部非國有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數據,這樣現有的分析只能比較某種經濟類型增值稅收入的增長速度是快于(或慢于)稅收總量或GDP總量的增長速度,而得不到對該行業的增值稅征收是否合理的準確結論。(3)一些統計年鑒有全部國有工業企業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主要財務指標,但沒有全部非國有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數據和本年應交增值稅數據,并且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的企業個數年年有變化,再加上按增值稅條例的規定,本年應交增值稅等于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由于對進項稅額扣除規定的不同,這樣本年應交增值稅就比較難以反映全部非國有工業企業增值稅的征稅情況。批發零售貿易業的增值稅征收也存在上述問題,即數據資料不全面。以1998年全國情況為例,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本年應交增值稅為2827.02億元,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沒有本年應交增值稅的數據,只有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70.62億元和商品銷售利潤950.69億元,取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本年應交增值稅與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之和為2897.64億元,而1998年增值稅全國總收入為3869.36億元,兩者比較差距較大。

  基于以上問題的存在,我們在現有數據資料的情況下,運用主要研究方法和一些輔助研究方法,提出了對增值稅評價和預測的處理手段和方法。

  三、增值稅的評價與預測和輔助方法的選擇

  在選擇了主要評價和預測方法之后,由于缺少一些指標和數據,我們還要根據增值稅和與其相關的經濟變量的具體情況選擇一些輔助方法。

  下面我們以東北某城市數據作為研究的實例,對該城市的增值稅收入情況進行評價和預測分析。

  增值稅作為第一大稅種,工業又是增值稅的納稅大戶,本部分我們重點分析工業分經濟類型增值稅的評價。近幾年各類研究表明,因為國有企業效益不佳,增值稅收入情況不理想,但各類研究都沒有給出對增值稅征收情況的定量說明,主要原因是上面談到的數據、資料的局限,即各種統計年鑒都沒有分經濟類型的GDP(或增加值)的統計數據,只有各種經濟類型的工業總產值數據,沒有工業增加值數據,這樣就增加了我們對分經濟類型的增值稅征收情況分析的難度。基于此,我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

  (一)數據選擇

  按增值稅條例的要求,應分析增值稅與工業增加值的關系,而統計數據只有各年的工業總產值總量、各種經濟類型的工業總產值數據以及工業增加值總量數據,但運用各種經濟類型的工業總產值數據去分析與各經濟類型增值稅收入的關系和實際有一定差距,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選擇1995年~1999年的數據,對工業增加值與工業總產值的關系進行比較分析。(見附表)

  附表表明,工業增加值與工業總產值的關系相當密切,工業增加值率平均為22.04%,極大值、極小值與平均值之差不超過3.61%.因此,我們可以用工業總產值來代替工業增加值去說明一些問題。

  (二)對不同經濟類型企業增值稅收入的分析

  在有全部分經濟類型的增值稅收入數據的情況下,為得出分經濟類型工業增值稅收入數據,我們采用如下方法:用全部分經濟類型的增值稅收入對應減去按經濟類型劃分的大中型批發、零售貿易企業當年應繳增值稅收入,得到的數據大致相當于各經濟類型工業企業的增值稅收入,由于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只有大中型企業數據,沒有全部企業數據,因此我們得到的數據也是近似數據,但可以證明這個近似數據的誤差很小。

  經過上述兩個方法論證之后,我們采用主要分析方法,比較各經濟類型的工業總產值平均增長速度和各經濟類型的工業增值稅收入的平均增長速度,得到如下結論:

  在1994~2000年7年間,(1)該市國有工業總產值的平均增長速度低于增值稅的增長速度,但國有控股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速度比較高。(2)集體經濟、聯營經濟工業總產值的平均增長速度整體呈現下降態勢,這是增值稅增長速度比較低的一個主要原因。(3)私營經濟的增長速度比較快,由于缺少1996年數據,我們分析1998年和1999年兩年的增長速度,分別為15.67%和52.09%,應當是增值稅征稅的重點。(4)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呈現強勁發展態勢,也是增值稅征稅的重點。(5)村及村以下工業總產值發展態勢比較強勁,但從目前得到的信息表明,增值稅在這方面的征收不到位,這也是未來增值稅征收的重點。

  進一步的結論還有:(1)國有經濟工業總產值的平均增速為0.253%,國有經濟的增值稅收入增速為負的0.84%,國有經濟的增值稅收入的增速慢于國有經濟工業總產值的平均增速,說明國有經濟增值稅的征稅還有一定空間。(2)集體經濟工業總產值的平均增速為負的15.89%,集體經濟的增值稅收入增速為負的11.90%,集體經濟的增值稅收入的增速快于集體經濟工業總產值的平均增速,說明對集體經濟增值稅的征收情況比較好。(3)私營經濟工業總產值1998年和1999年兩年的增長速度分別為15.67%和52.09%,私營經濟的增值稅收入增速為47.99%,從增長速度看,該市對私營經濟的增值稅征收情況比較好,但1999年私營經濟工業總產值為176.17億元,占當年國有經濟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4.82%,而1999年私營經濟的增值稅收入僅占當年國有經濟增值稅收入的6.53%,差距相當大,這可以說明對私營經濟的稅收征管有一定進步,尚需努力。(4)聯營經濟工業總產值的平均增速為負的13.93%,聯營經濟的增值稅收入增速為負的27.38%,聯營經濟的增值稅收入的下降速度遠快于聯營經濟工業總產值的平均增速,可以判斷,聯營經濟的增值稅收入還有一定潛力。(5)股份制經濟工業總產值的平均增速為52.20%,股份制經濟的增值稅收入增速為48.44%,二者比較,股份制經濟增值稅的征收還有一定空間。(6)外商經濟工業總產值的平均增速為19.24%,外商經濟的增值稅收入增速為44.29%,二者比較,外商經濟增值稅的貢獻較大,但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1999年兩年外商經濟(含港、澳、臺經濟)工業總產值占國有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為108.1%、123.96%,而相應的增值稅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8.81%、81.06%,差距比較大。(7)港、澳、臺經濟工業總產值包含在外商經濟之中,港、澳、臺經濟的增值稅收入增速為20.92%,比較而言,港、澳、臺經濟的增值稅征收比較好。

  (三)增值稅收入的預測

  在對該市的增值稅收入情況進行基本評價之后,我們運用對數移動平均方法的拓展方法和灰色系統理論GM(1.1)方法分別對增值稅1999年后3年的收入情況進行預測,得出如下結果:

  利用對數移動平均方法的拓展方法對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增值稅預測結果分別是:681210萬元、788770萬元和913310萬元。

  利用GM(1.1)方法對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增值稅預測結果分別是:741341萬元、863063萬元和1004717萬元。

  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2001年實際增值稅的收入為723908萬元,與對數移動平均方法的拓展方法預測值比較誤差為5.90%,與灰色系統理論GM(1.1)方法預測值比較誤差為2.41%,說明以上兩種方法對增值稅進行短期預測有一定的作用。

  主要參考資料:

  (1)徐國祥《統計預測和決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

  (2)李 麗《宏觀稅收負擔的數量分析模型》(中國稅務出版社1997年出版)。

(作者:寇鐵軍 金雙華)

添加到收藏夾】  【查看培訓課程】  【瀏覽更多文章】  【返回網站首頁
 相關推薦:
·三元擒鹿之后的四大挑戰
·中小企業管理中執行力不佳的幾點建議
·從漢高祖劉邦的成功看企業的管理之道
·國企改革若干問題探索
·會計賬簿中常見的10種虛假情況
·公允價值在國有股權轉讓定價中的應用
·2008年后新企業所得稅減免稅條件及報送資料
·恒源祥:沒有廠房沒有門店也能發大財
3E薪資體系設計與薪酬管理技巧高級研修班 3E薪資體系設計與薪酬管理技巧高級研修班
關鍵績效指標與平衡計分卡(KPI/BSC)實戰培訓 關鍵績效指標與平衡計分卡(KPI/BSC)實戰培訓
 版權聲明:

1.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 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余世維博士全年培訓計劃匯總
·企業招聘、面試技巧實戰培訓
·薪資體系設計與薪酬管理技巧
·外貿操作與海關政策關務技巧
·新《勞動合同法》解讀與應對
·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實戰培訓
·庫存控制、倉儲物流管理培訓
·供應商管理與供應商談判技巧
·行政助理、高級文秘職業訓練
·電話營銷、銷售溝通技巧訓練
·Project 應用  項目管理培訓
·制造企業管理  車間規范管理
·企業融資技巧  金融危機應對
·清華大學研修  北京大學研修
·人力經理寶典  營銷經理寶典
·財務經理寶典  品質經理寶典
·名企內部資料  咨詢報告大全
余世維博士2009年培訓計劃
中層經理人管理技能提升
培訓視頻(培訓光盤)
高級文秘職業化訓練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研修班
2009年度最受關注的十大培訓

網站首頁 | 培訓指南 | 培訓公司 | 廣告服務 | 關于網站 | 免責聲明 | 站點地圖 | 友情連接 | 聯系我們
 歡迎廣大企業、咨詢公司、培訓公司與企業培訓網(www.www.porno-x69.com)合作,互利共贏!
客戶服務電話:010-62278113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