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棵已在深山老林中生長十年樹木,常常渴望著有朝一日能成為有用之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古訓,給予大家很大的希望,在憧憬著美好未來的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一系列未來命運的價值聯(lián)想:
一、暢想一
假如有一天能被一個識材的東家所看中,根據(jù)我的材質(zhì)和身段,將我設計為精美絕輪的藝術品,并能選擇到世界一流的大師對我進行精雕細刻,把我打造為世界獨一無二的藝術精品,此時的我肯定身價猛增,或許會價值連城,索思比拍賣行可能請我去壓軸;什么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請我去做客,還得看我愿不愿意移步,到那時,人們見到我就象佛教徒見到觀音像,基督徒見到耶穌像一樣,不崇拜不行,說不定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會因我而起。
二、暢想二
或許有一天我被一個木匠看上,將我拉成板、鋸成條,照貓畫虎地加工一通,將我打造成普普通通的桌椅、門窗什么的,不是擺在室內(nèi)任人拍、任人踩,就是鑲在墻上憑風吹、任雨打,到那時,也只能默默忍受這一切了,還得慶幸自己沒有被加工為馬桷,天天呆在陰暗的角落,裝臭聞臊。
三、暢想三
但愿自己不是被樵夫相中,將我欄腰砍成幾斷,劈成無數(shù)塊碎片,丟在陽光下暴曬幾日,再放入爐場或生火做飯或供人取暖,自己風吹、雨打、日曬,飽經(jīng)霜雪十多年所積聚的能量,短則三五分鐘,長也就十余分鐘就被消耗殆盡,到此時,自己十多年艱辛,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也就隨著一縷青煙傾刻間則灰飛煙滅。
其實,我與我的同仁一樣只不過是一棵歷經(jīng)十年風雨成長起來,較為普通的樹木,自己身上也就從土地與陽光中汲取了一些營養(yǎng)成份,積聚了一些能量,能符合以上幾方面的需求擺了,如果一定要按照市場經(jīng)濟對自己估個價的話,也就值個百來塊錢吧!之所以會產(chǎn)生這么多不同的暢想,完全是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人們用不同的方式來對待我們所造成的:即使能被打造成價值連城的藝術精品,也不能說明我的自身價值有多高,而是設計人員通過我反映其奇巧的構想,加工者用心并完美地將這些構想變?yōu)楝F(xiàn)實,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而已,說到價值,我的價值永遠只不過是百十來塊,而且加工過程中還左切右磨的,除去了大部分,剩下的其實也了了無幾,其他都得歸功于設計者和制造者了;能打造成桌椅、門窗,雖然也是量身打造,且將我的大部分材料用上,但從價值上說,我的價值還是百十來塊,即使利用率比加工為藝術品高出很多,但其增值也就是這么幾十塊,不過好甭還總有一點增值,能體現(xiàn)木匠的勞動價值;若被樵夫選中,劈成柴燒,我的身價值也不因樵夫的胡劈亂砍而減少,雖然此時我的利用率最高,只是對購我的樵夫來說,不合理的使用不但不能為其產(chǎn)生增值,而且減值不少啊。
合格的材料只不過是勞動者一個作用對象,其價值在購買時就基本確定,至于其后為什么會產(chǎn)生三種不同的增值結果,關健不在材料的本身,利用率的高低也不能成為決定因素,雖然與加工器具關系很大,但也不是根本,勞動者對其使用過程中的設計與合乎設計的加工,才是其增值的根本源泉。因此,作為材料的使用者們,應當從戰(zhàn)略、技術上來挖掘增值源,一旦方向性錯誤,再大的努力也是徒勞。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