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債權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貨款、其他應收款等。應收賬款幾乎是經營中的“第一風險”,應收賬款是企業債權的主要構成部分,其數額大、業務頻繁、管理任務重,企業管理層應特別關注。因為在應收賬款中潛伏著壞帳損失的風險。
應收賬款對企業來說是不可回避的,是因為商業競爭的需要,往往是一種合法的競爭手段;或者因結算方式的原因使企業發貨后不能及時收到貨款引成。過多的應收賬款導致其壞賬損失的概率增加,資金占用量增大,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對應收賬款的管理,需要在擴大銷售、多實現利潤與為其付出的代價之間進行權衡,以實現更多利潤。加強應收賬款管理,主要對客戶實施有效的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的首要要素是確立信用條件,信用條件包括信用期限、信用標準和現金折扣。這種信用條件的制定,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市場競爭,企業必須認真制定信用條件。一般來說,對于一般性的客戶可給予相同的信用條件,如果要給予某客戶特殊的優惠,必須充分了解該客戶歷史和現實的財務狀況;對于某些信用額度很大的客戶,必須進一步做調查分析,如果對方財務情況不佳,較明顯地表明可能會發生壞賬損失,但應同時分析客戶的盈利水平,不要簡單地拒絕其賒銷要求,不然會使客戶去另一企業購貨。對有明顯風險的客戶,可減少信用額度或停止交易。
企業應當制定合理的信用標準。信用標準就是指客戶獲得企業交易信用具備的條件,如果客戶達不到信用標準,便不能享受企業信用或者只能享受較低的信用優惠。
信用標準的特點是指企業的信譽,即履行償債義務的可能性,可以通過客戶過去的付款記錄,看其是否一直按期如數付款,如果能做到這一點,說明客戶的信用好。信譽特點是評價客戶信用品質的首要因素;信用標準的能力,是指客戶的償債能力,可以通過其流動資產的數量與質量、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確定;考察客戶的資本實力,就是客戶的財務實力,考核時要注意該客戶是否是虧損企業;如果你的客戶可以在取得信用時用某些資產作為抵押品。這樣做對于不知底細或信用狀況具有爭議的客戶尤為重要。
企業在經營期制定切實可行的信用政策,在最大限度內規避應收賬款的風險。企業對客戶的信用政策要求高,其結果是應收賬款減少,壞賬損失相應減少,但是銷售收入也會下降;反之,對客戶信用政策寬,銷售收入增加,應收賬款也增多,相應的壞賬損失也增大。企業的最終目標是增加利潤,企業應選擇最佳的信用政策。
(來源:價值中國;作者:王震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