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金融業中,一艘巨型的“金融航母”正漸漸成型。知情人士昨日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上海市將以原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國際集團”)為母體組建一家金融控股集團,該集團將整合上海所有國資控股的金融類資產,形成“上海新國際集團”。現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吉曉輝很可能在出任浦發銀行董事長的同時,在上海新國際集團兼任要職。
據悉,按照市政府部署,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國資公司”)旗下資產和人員將全部并入上海新國際集團;與此同時,上海大盛資產有限公司(下稱“大盛”)和上海盛融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盛融”)將合并組建成一家新的資產公司。在上述兩家新公司的組建過程中將進行一次資產的歸類合并,上海新國際集團將成為上海金融資產的控股平臺,而后者將純粹運作金融資產之外的產業類股權資產,從而形成上海國有資產運營的“雙平臺”格局。
上述知情人士還表示,目前上海市政府已經正式下達了關于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批文,但具體人事任命應該在市九次黨代會后確定。
相關人士表示:“這意味著上海拉開了金融資產整合的序幕。今后上海銀行、申銀萬國、國泰君安等絕大部分的上海市屬金融機構都會納入金融控股集團的統領之下,這就解決了市政府對于金融資產的控股問題,大大有助于日后通過收購兼并、業務改革等方式在本市范圍內最大限度地調控金融類資產。”
上海組建金融控股集團醞釀已久。在2006年初公布的上海“十一五”規劃草案中就曾提到,未來五年上海將探索金融業綜合經營的有效方式,優化整合地方金融機構,引進和組建新興金融機構。
負責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一五”發展作課題專項規劃的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潘英麗曾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從國際趨勢來看,金融業綜合經營已成趨勢,上海要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接軌已是共識。組建起有規模、有實力、資信好的金融控股集團,將更加有利于上海獲得國際金融資源,并在國際金融競爭中贏得優勢。”
而上海市金融服務辦也早在2006年初就開始為組建一家“在未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控股公司進行協調,以期整合和壯大上海的金融資源,為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作貢獻。
在此次重組完成之后,上海新國際集團作為一家龐大的金融控股集團,旗下將涵蓋信托業、證券業、銀行和基金等幾大行業。
(作者:于婷婷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