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中國商業(yè)評論》)
施耐德合資德力西
類型 產業(yè)資本通過合資設廠的橫向并購
運營路徑
2006年12月17日,法國施耐德集團宣布與德力西按照1∶1的比例等額出資,在溫州建立一個新合資公司。
根據(jù)簽署的戰(zhàn)略協(xié)定,施耐德將為新公司提供技術,德力西則提供廠房和工人。雙方各占50%股份,均分董事會席位,但董事長仍由中方擔任。另外,新公司仍將使用德力西的品牌進行生產和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前的談判過程中,施耐德很好地利用了“胡蘿卜+大棒”的策略:一旦潛在合作對象拒絕合作,立刻起訴其侵犯自己知識產權,但只要潛在合作對象坐回談判桌,又會立刻撤銷訴訟。
通過與德力西的合資,專注于低壓電器高端市場的施耐德,從而得以大舉進軍低壓電器的中低端市場。可以預見的是,施耐德挾資本以令諸候的一幕即將上演,即施耐德不惜自身虧損,也要用價格戰(zhàn)的方式淘汰掉一些微利競爭對手,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點 評
在一樁看似普通的合資案中,處處彰顯了施耐德高超的財技:先用“胡蘿卜+大棒”的方式逼迫國內企業(yè)不得不與其合資,甚至可能接著會用“虧損”的方式逼迫國內企業(yè)將合資公司股權轉讓給自己,使合資變?yōu)楠氋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