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風險最終都會影響到財務,最終也會對利潤和成本造成影響。這本身不算什么新發現。但是,IBM與CFO Research Services通過對十幾家不同企業的風險管理做法進行研究后,總結出一些新觀點:在非財務風險管理方面,財務部門的參與程度越來越高,而且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也越來越科學。
為什么會這樣呢?一方面,財務部門的運作涉及到企業的每個環節,這就允許并鼓勵財務部門以全局的觀點來實施任何風險管理的方法;另一方面,財務部門本身就具有資源和分析能力,可以從財務角度來分析非財務風險。而且,精明的財務主管知道:通過嘗試發現風險、對其進行評估和說明,然后準備應對計劃,可以提高自己部門在企業中的戰略地位和價值。
大多數受訪企業都將“9·11”事件作為他們更深刻地認識各種非財務風險的分水嶺。這些風險包括了丑聞、自然災害、疾病爆發、外包中斷、員工老齡化等,以及企業可能遇到的所有不利情況。那么怎樣才算是最佳的應對措施呢?
雖然這些企業的具體做法各不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共性:它們都嘗試發現這些風險,盡可能地收集定性和定量的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然后形成對應計劃。這種做法本身傾向于消除部門間的條塊分割,建立企業凝聚力,并加強人際關系——業績出色的企業都不僅僅將風險管理視為規避災難性事件的有效方法,而且還將其作為創建和擴展業務的良好機遇。
外部的非財務風險
自“9·11”事件后,企業加大了對災難應急計劃的審核,這些災難包括疾病爆發、自然災害、高危設施(如煉油廠)的突發事件。比如紡織品生產商Brookwood在處理紡織品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化學品,因此環境風險是它最關心的一個主要問題。
財務主管們認識到,無論是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或者市場因素,它們都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危及企業運營。圣迭戈動物協會是一家地處美國西海岸的大型非盈利組織,在20多個國家或地區開展業務,擁有將近3000名雇員,年收入1.9億美元。盡管“9·11”事件發生在美國東海岸,但還是對圣迭戈動物協會產生重要的經濟影響。
針對游客日益減少的情況,圣迭戈動物協會開始在其野生動物園中推出一些新的活動。比如開放野生動物園用于野外露營、動物攝影和科普旅游等,并且頻繁地在互聯網上做廣告;除此之外,為了應對禽流感的威脅,該協會還編制了一份計劃框架,以便使其他組織可以用這份框架來制定自己的計劃。“我們以前都是各自為政,每個風險領域都是單獨處理。強調溝通之后,更注重溝通和協作。”通過積極應對潛在的威脅,該協會提高了運營業績和公眾形象。
內部的非財務風險
在一些企業主管看來,戰略方向、業績、不斷改變的組織結構,這些也是財務部門需要關注的非財務風險。
處于成熟行業或者地處偏遠地區的企業都面臨長期的人力資本風險,因為它們的員工已經步入老齡化,許多人即將退休。美國最大的鐵路運營商BNSF的CFO Thomas Hund認為,由于鐵路在美國被視為夕陽產業,因此這類企業不是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的首選。他說:“我們必須吸引并培養年輕人,以避免目前的大批員工退休使得我們手忙腳亂。”
Intermagnetice是一家研制、生產和銷售磁共振成像產品的企業。在這家企業中,風險過去一直被視為“買份保險就能解決的事情”,尤其是在職工補償、產品開發時遭遇的訴訟、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但是,隨著法規要求日益嚴格,公司收入和市值飛速上升,這家企業及其財務部門必須將財務風險和非財務風險緊密聯系在一起。
對于企業并購和戰略增長的關注,使得Intermagnetice管理層,尤其是CFO、CHO和工程設計研發部門負責人擴大了對風險的定義。該公司CFO Burke認為,產品開發中的人力資本風險也應納入評估范圍,因為最主要的風險集中在產品開發部門的招人、留人和用人上。據Burke所說,他除了執行其傳統職能外,還協助制定了企業并購以及長期發展戰略。CFO充當了董事長和CEO的“戰略合作伙伴”的角色。
業務流程外包的顯著增長也帶來了新的風險,這是因為企業越來越依賴第三方管理其內部數據——工資單、醫療記錄、員工信息、顧客賬戶數據等。一家大型數據存儲公司的財務主管說,包含客戶的顧客個人信息的備份磁帶在公司上鎖的存儲資料保險庫中被盜。這一事件暴露出該公司存在重大的財務風險,并直接損害了與一個重要客戶的關系。
因此,受訪企業的高級財務主管們均表示,他們在考慮對財務業績的各種威脅時,已經開始將更為廣泛的風險因素考慮在內。
防范非財務風險沒有通用技巧
在防范非財務風險方面,IBM能為企業提供哪些幫助?
Stephen Lukens:IBM有一個業務風險咨詢服務,幫助企業了解它的風險到底是什么,按照風險的程度排列哪個風險更重要,哪個風險次要一些,在整個流程中,把所涉及的風險列出來進行總結,如何進行控制和管理,最后還要考慮到突發性的風險。咨詢師要真正深入到業務流程當中去,了解它們業務發展的情況,了解到具體的風險再制定解決的辦法。
在如何確定企業需要防范的非財務風險方面,有沒有一些輔助的工具或者模型?
Stephen Lukens:很多企業在防范非財務風險方面,都有自己的技術和技巧。但是,沒有一個純粹的技術或者技巧,能夠讓每個公司都適用。但如果想知道整個公司風險到底是什么情況的話,我們有著這樣的技術和工具,比如積分卡或者是儀表盤。把整個公司所有的情況放在一起,這樣CEO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公司的風險是什么樣子的,這里有財務風險也有非財務風險。
非財務風險研究的5點結論
1.對于企業的風險規劃,財務部門通常是最理想的“分析引擎”;
2.對于危及業務運營的風險,企業應該進行更為全面的研究;
3.財務主管在考慮企業戰略和運營決策相關的因素的同時,還考慮一些無法控制的災難;
4.風險管理逐漸成為由財務和企業線主管共同參與的工作;
5.財務主管都支持財務和業務部門管理人員進行密切合作,以評估和衡量風險。
(來源:《經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