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顏倫琴
我們的企業家普遍沒有財務預測能力。不要說站在今年看明年,就是站在這個季度看下一個季度有時候都會看走眼。財務預測能否準確,反映的其實不是公司財務預測的能力,而是精細化管理的能力。
很多企業財務極其不規范。比如,他們住著洋房開著名車卻拿著區區一兩萬塊錢甚至幾千塊錢的工資,就是因為他們習慣了把公司鍋里的和自己碗里的混為一談、沒有在企業和個人之間建立一個財務屏障。這種狀態下的企業,報表外交易和關聯交易有多少,是一件用腳趾頭想都能猜到的事。結果呢?企業真正經得起審計的盈利能力往往連企業家自己都不清楚。比較靠譜的估計是企業真實的盈利水平大都介于稅務局看到的數字和企業家頭腦中的數字之間。
缺乏財務預測能力,就很難健全財務預警機制。而可持續財務預警機制,作為衡量企業價值實現、運行狀況的晴雨表,具有監測、信息反饋和預警的功能。當在企業價值實現過程中出現潛在危機時,預警機制能及時找到導致企業可持續發展狀況惡化的主要原因,以使經營者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保證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因此,企業家需要培養財務預測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制定理性的、科學的企業戰略,也才能保障業務發展和轉型的順利進行。 |